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国佛教文学对现代文学史重构的价值分析.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20142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0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国佛教文学对现代文学史重构的价值分析 民国佛教文学对现代文学史重构的价值分析前言:中国现代文学融入了民主、科学、人本主义的思想理念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佛教文学、基督教文学等一直被专家学者们所排斥,否定其对现代文学史重构的价值作用然而,笔者认为,现代文学史的重构,必须由多维度的文学以架构,思想性维度、时间维度都在研究范围内,包括佛教文学、基督教文学等,正视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我国现代文学史的转型是全方位的,民国时期的佛教文学对现代文学史的重构有一定的价值  一、民国佛教文学是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数十年期间,佛教文学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着,一些以佛教人士和喜爱佛学为主的人士,在佛教掀起了复兴运动佛教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较高,而在民国时期却经历了脱变过程,一方面大力宣传佛教文化,弘扬佛法理念和精神,另一方面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科学理念对传统的佛教思想观念进行改革然而,对于掀起的佛教复兴运动,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和阻碍,使得佛教改革运动发展之路举步维艰民国时期的佛教文学经历了转型的过程,伴随“人间佛教”运动的开展,佛教文学逐渐苏醒和得以快速发展,与新文化运动相同的是,改文言为白话文,佛教文学得到快速发展,其思想观念、艺术境界越趋多元化、开放化。

      由此可见,我国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佛教文学正在由古代形态向着现代形态过渡,其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处于转型时期的佛教文学,其成果有可取和不可取之处,但是从佛教文学的整体转型情况来看,其现代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学的思想,是我国现代文学史重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作用[1]  二、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快速发展  纵观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民国时期的佛教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成为研究民国佛教文学对现代文学史重构价值的新视角首先,民国佛教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有着互动关系一方面,佛教文学家对一些新文学作品、作家进行强烈的批判和责难;另一方面,佛教文学家自觉向新文学作品、作家进行学习和借鉴从历史角度看,民国时期,多数佛教文学家对五四新文学比较赞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其创作所体现的精神理念都深刻反映出五四新文学的精神理念,并且从五四新文学的发展中获得较大启示一些文学家的感悟、作品等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无不蕴含着对古代的批判,且对佛教文学有着客观描述,与新文化运动作品、文学家观点如出一辙其次,受到佛教文学的深刻影响,一些五四新文学的学者对佛学持亲近态度。

      在民国佛教文学的影响下,许多学者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到佛教文化改革中,使佛教文学的影响更加深远在民国佛教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交织下,佛教思想观念发生着重大变化,佛学发展越趋成熟,融入了较多的现代气息,催促了现代文学史的重构[2]  三、民国佛教文学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宝贵经验  经历成功转型的佛教文学,其思想越趋成熟,积累丰富的经验,为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和重构发挥着重大作用佛教文学本身就是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人本主义思想、科学民主思想更具现代化气息,具有较大的现代文学史重构价值首先,自佛教文学传入我国以来,经过不断发展与儒学、道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却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儒学在我国历史上曾占据统治地位,具有明显的官方形态,道学次之,只有佛学一直保留自由其次,维新运动致使佛学复兴热潮来袭,是我国佛教文学向着中心化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最后,五四新文学后,科学和民主思想广泛融入佛教文学中,使得民国佛教文学越趋现代化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佛教思想和佛学具有深远影响,对现代文学史的重构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由此,民国时期的佛教文学,具有优良传统和宝贵的资源,值得当代专家学者引以为荣,继承和发扬佛学,不仅可以加强我国佛学文化建设,而且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好发展[3]。

        结论:总而言之,我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而民国佛教文学对其重构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使得现代文学史重构更为全面和完整民国佛教文学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促进了新文学的快速发展,还为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