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与细胞.ppt

9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37408
  • 上传时间:2017-11-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52MB
  • / 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组织与细胞 第一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分类 1.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 熟的场所 包括:胸腺和骨髓 (人和哺乳动物 ) 法式囊 (禽类 ) 2.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 —T、 B细胞定居的场所; 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等 二、中枢免疫器官 (一 ) 骨髓 造血组织,各类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1.组成及分化 ( 1)骨髓基质细胞( stromal cell) ( 2)造血干细胞( hematopietic stem cells) Develop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 ery pl mye neu mφ lym nk thy CD8+ CD4+ CTL TH2 TH1 2.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 ( 1)发育过程:(从邻近骨内表面的骨髓膜下区向骨髓腔中心移行并逐渐发育) 淋巴样前体细胞 祖 B细胞( pro-B ) 前 B细胞 (pre-B) 未成熟 B细胞  成熟 B细胞 (在外周免疫器官 ) 重链重排 轻链重排 ( 2) 骨髓基质细胞在 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① 粘附性接触 ② 提供生长因子 ( 3) B细胞不同发育阶段区别 ① 免疫球蛋白的轻、重链基因重排及表达 ② B细胞的特征性蛋白分子的表达 ( 4) 未成熟 B细胞自身耐受性的四种命运选择 ①通过受体编辑 (receptor-editing)产生新受体; ②导致 B细胞克隆程序死亡,即克隆消除( clonal deletion); ③诱导永久性的对抗原无反应状态和克隆忽视( clonal ignorance); ④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发育为成熟 B细胞。

      (二)胸腺 1.胸腺为 T细胞分化提供微环境 — 影响胸腺内 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 性发育 微环境构成 胸腺基质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成分 胸腺上皮细胞 — 影响胸腺细胞分化的两种方式 ① 细胞 —细胞间相互接触 ② 分泌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 较集中存在于皮质 -髓质交界 处,表达高水平的 MHC-Ⅱ 类分 子 巨噬细胞 — 散在表达低水平的 MHC-Ⅱ 类分子 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组成:胶原蛋白、网状蛋白纤维、 葡萄糖胺聚糖和糖蛋白 功能: a.维持胸腺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b.促进细胞 —细胞间的相互接触; c.胸腺细胞移行成熟 2.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发育过程 胸腺细胞(来自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  被膜下区  皮质区  髓质的移行成熟过程 ( 1)细胞表面分子的变化 “ 双阴性 ” (CD4- CD8-)胸腺细胞 — 胸腺被膜下区和皮质边缘区 “ 双阳性 ” ( CD4+ CD8+)胸腺细胞 — 主要存在于皮质深区 “ 单阳性 ” (CD4+或 CD8+ )TCRαβ T细胞 — 皮质和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 (2)TCR基因的重排 基因片段 TCR基因 V D J C TCRα 46 0 50~70 1 TCRβ 64 2 13 2 TCRγ 8 0 2 2 TCRδ 4 3 3 1 人 TCR基因片段 ( 3)阳性选择与阴性选择 ① 阳性选择( positive selection) 指发育中的双阳性 (CD4+CD8+)胸腺细胞表达的 TCR同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 MHC分子相互作用,导致大部分胸腺细胞死亡,少部分胸腺细胞存活继续发育为 CD4+或 CD8+的单阳性细胞的过程。

      决定 T细胞对抗原应答的MHC限制性 ② 阴性选择 经过阳性选择的胸腺细胞表达的 TCR与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 -MHCⅡ 或 Ⅰ 类分子复合物结合,导致自身反应性 T细胞克隆清除或形成克隆不应答状态决定 T细胞自身耐受性 发育部位 表面标志 细胞类型 被膜下区 CD4- CD8- “双阴性 ” 皮质区 CD4+ CD8+ “双阳性 ” 皮质、 髓质 CD4+或 CD8+ “单阳性 ” 交界处 髓质区 成熟 T细胞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细胞主要表面 标志的变化 阳性选择 阴性选择 二、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 T、 B细胞定居的场所; 组织抗原 血液抗原 粘膜抗原 APC处理提呈抗原  T淋巴细胞  T 细胞活化分化成效应 T细胞 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  活化分化成浆细胞  特异性抗体 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淋巴结 脾 MALT (一)淋巴结 T细胞约占 75%, B细胞约占 25% 1.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被膜 皮质:浅皮质区 — 主要由淋巴滤泡构成, B细胞区 深皮质区 (副皮质区 )— 主要含 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T细胞区 髓质:主要由髓索构成 (二)脾 T细胞:占 45%; B细胞:占 55% 被膜 白髓: T细胞分布:动脉周围淋巴鞘( PALS ) — 白髓内靠近中央动脉 B细胞分布: PALS的外周构成的滤泡 红髓 收集来自血液的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发生 破坏衰老红细胞的场所 1. 组成 2.功能 (三)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MALT) 指存在于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下 的散在淋巴组织和一些带有淋巴滤泡的器官化的淋巴组 织。

      鼻相关淋巴组织 ( NALT)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BALT) 肠伴随淋巴组织( GALT) 包括:扁桃体、增殖腺、阑尾和派氏集合 淋巴结( Peyer patches) Antigen enters node in afferent lymphatic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B cells leave blood & enter lymph node via high endothelial venules B cells proliferate rapidly GERMINAL CENTRE Transient structure of Intense proliferation Germinal centre releases B cells that differentiate into plasma cells Recirculating B cells are trapped by foreign antigens in lymphoid organs 三、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1.归巢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2.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 T淋巴细胞( T细胞)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 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外周血: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 65%~ 75% 胸导管:高达 95%以上 (一) TCR-CD3复合物 TCR: T细胞抗原受体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 CD3: 传递 T细胞活化信号 ζ链 : 同质二聚体,帮助活化信号的传导 1.TCR ( 1)分类 TCRαβ 主要分布于外周血 TCRγδ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粘膜 膜外区 —V区和 C区 跨膜区 胞浆区 ( 2)肽链构成 2.CD3分子 ( 1)组成 γ 链 (1条 )、 δ 链 (1条 )、 ε 链 (2条 ) 均含 Ig样功能区和免疫受体 酪 氨酸激活基序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s, ITAM) ( 2)功能 ① 参与 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 TCR的膜表面 表达; ② 介导 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 号的传递; ③ 成熟 T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 熟 T细胞的检测。

      3.ζ 链 ( 1)组成特点 每条 ζ 链含有三个 ITAM序列; 胞外区较短( 9个氨基酸残基), 胞浆区较长( 113氨基酸残基) ( 2)功 能 有助于 TCR-CD3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 1.CD4分子 和 CD8分子 (1)CD4: CD4+ T细胞约占 65% 组成:由单体肽链组成,胞外部分含有 4个 Ig样 的功能区 (二 )T细胞其它主要表面膜分子 功能 协同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的受体 鉴定 T细胞亚群( CD4)的标志 (2)CD8: CD8+ T细胞约占 35% CD8分子与 MHC-Ⅰ 类分子的 α2 功能区结合,可增加 TCRαβ 对 MHC-Ⅰ 类分子递呈的抗原的敏感性; 促进 TCR识别抗原后的 TCR-CD3复合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 组成:由 α 链和 β 链或 α 链和 α 链组成,每 条链的胞外部分均含有一个 IgV区样的 功能区 功能 协同受体 鉴定 T细胞亚群( CD8)的标志 2.CD2分子 又称 LFA-2 (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2,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2)和E受体 (绵羊红细胞受体 )。

      ( 1)组成:单一肽链 ( 2)分布:成熟 T细胞、双阳性胸腺细胞、部分双 阴性胸腺细胞及 NK细胞活化 T细胞 表达水平升高 ( 3)配体: LFA-3(CD58分子 ) ( 4)功能:介导 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间的粘附作 用,刺激 T细胞非特异性活化;介导胸 腺细胞的发育成熟 3.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 — 整合素家族成员 ( 1)组成: α 链 1条, β 链 1条 ( 2)分布:全部白细胞,活化 T细胞增加表达 ( 3)配体: ICAM-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细胞间粘附分子 1, CD54) ( 4)功能:介导 T细胞的移行;在 T细胞同 APC或 靶细胞间起粘附作用 4.CD28分子和 CTLA-4 (cytotoxic lymphocyte antigen- 4, CD152) ( 1)组成:同质二聚体,每条链含一个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