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docx
11页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 摘 要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1994-2013年来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样本数据,通过一定的趋势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改善以及农民的消费结构进入了转型期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灰色关联度;贵州省1、引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整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继续较快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农村消费扩张是拉动内需、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消费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拉动和导向作用同时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稳定的动力,消费增长也是刺激投资增长的直接动力,而且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原动力[1]但如今农村市场需求远远没有饱和,农村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潜力,扩大内需的政策仍需要向农村地区进一步辐射。
而要进一步开启农村市场,必须先要了解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近年来贵州经济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相对于全国,尤其是对比东部沿海城市而言,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转型升级比较缓慢有研究表明,贵州省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可以有效促进贵州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且从长远看,城镇居民收入会转向第三产业消费,促使产业升级因此,研究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对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对消费支出中的各个项目与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2、指标选取、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指标选取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主要受消费者收入的影响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的指标分类,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人均消费支出(Y)及恩格尔系数(EC)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Y)共分为:食品支出(Y1)、衣着支出(Y2)、居住支出(Y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Y4)、交通和通讯支出(Y5)、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Y6)、医疗保健支出(Y7)、其他支出等8项(Y8)本文数据主要来自《贵州省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局另外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贵州省居民消费结构中各项目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变进行研究。
根据对贵州省消费项目的分析,得到各消费项目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见图1、图2比重及变化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食品支出在农民消费支出中仍然占有主要地位,但其比重一直呈平稳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的72.52%下降到2013年的42.96%;在农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同样呈下降趋势的还有衣着支出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其中衣着支出从1994年的6.40%下降到2013年的5.36%,尽管中间先呈一个下降趋势,再有一定的上升,但是总体上是呈一个下降趋势;而在农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的有居住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其他支出5项等3、研究方法影响贵州省影响农民居民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而由诸多影响因素构成的系统是一个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或不完全明确的灰色系统,系统中各要素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还无法找到对应的特定对象,只能凭经验得到一定的定性的认识通过分析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关联度,从而得出这些消费各项目分别同纯收入的定量关系在客观事物之间及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非常的复杂,为了更好地明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为系统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该方法适用于对灰色系统有限数据序列进行分析,通过确定参考数列和若干比较数列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判断灰色过程发展态势的关联程度有助于研究系统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关系,寻求影响目标值的主要因素具体方法的有关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为构造“参考序列”所谓参考序列,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标准值所构成的一个序列,是作为判断被评价对象价值水平的一个参照系,可以视为一个虚拟的被评价单位参考序列通常是由样本指标中的极值构成参考序列若第i单位p项指标的实际值序列为:第二步是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有关灰色系统评价方法文献中较多的采用“极值化”和“均值化”每一个评价对象与“参考序列”之间存在着偏差,于是可计算如下的序列差:记 ( ),它是样本单位实际价值水平离参考水平(通常是最优水平)的绝对距离序列即:第三步是计算第i单位第k指标与参考序列相比较的关联系数ξi(k)灰色关联系数ξi(k)是灰色综合评价技术的关键根据邓聚龙教授的最初定义,也是目前人们应用最多的一个定义:上式中, 与 分别为所有单位的所有指标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绝对差距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为第i单位第k指标与参考序列之间的绝对差; 为分辨系数, ,一般取 。
第四步是根据关联系数序列,计算关联度 ,并根据其进行综合评价排序通常的关联度定义是采用算术平均方式,即4、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按照上述灰度关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求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的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运输有点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关联度 Ri分别为R1=0.967,R2=0.973,R3=0.922,R4=0.982,R5=0.765,R6=0.966,R7=0.851,R8=0.977对上述关联度进行排序,得出 R4>R8>R2>R1>R6>R3>R7>R5排序结果对比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的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中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关系,关系最紧密的是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其后依次是其他消费支出、衣着及食品支出、文教支出、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支出5、结论与建议5.1、结论分析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关联度来看,家庭设备及服务排序第1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电配套在贵州省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解决吃、穿等基本需求后,第1位的消费方向就是家庭设备以及服务问题,电视机、冰箱、这些所谓的家庭必备电器的拥有在贵州省农村居民看来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特征。
有关调查表明,如果有余钱,大部分的农民选择改善家里环境由于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其他支出所占比重上升,排名第二另外衣着支出与食品支出分别排在第三、第四位农村居民的文娱教育支出主要是子女的教育支出,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对教育的重视,教育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排序第五而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支出排在后三位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消费需求层依次为生存型、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构可以划分为多种,按消费满足居民生活消费的层次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通常将吃、穿、住等方面的消费定义为生存型消费,将教育、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的定义为发展型消费,将娱乐文化服务、家庭设备用品、耐用消费品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定义为享受型消费,用来大致反映消费层次的变化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关联度排序,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正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过渡,最终向享受型消费发展说明我国农村目前正在由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农村整体消费结构正处入转型期,消费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从三种消费资料的发展趋势来看,生存资料的消费总量虽然会有所增长,但它在消费结构中的相对比重会呈下降趋势,相应的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不仅总量会上升,而且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会逐步上升。
其主要原因是,生存资料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而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需求弹性比较大5.2、政策建议因此,根据上述实证研究及其结论,要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启农村消费市场5.2.1、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是当前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它已成为制约在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若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启动将难以实现一方面,要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技术、融资、培训等组织引导措施采取综合措施,着力夯实农民收入基础,尤其是要通过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提升其消费能力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2.2、优化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通过对商业场所的分布选址、配套设施、周围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使居民潜在的消费意愿被充分发掘,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购物环境及消费空间政府直接对消费环境投资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对民间商业投融资活动的引导和调整城乡商业网点的选择既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还要加强对乡镇及农村地区消费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避免消费需求受到消费硬件环境不足的制约。
与城镇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地区水、电、路、通信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促进交通通讯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的增长5.2.3、开展农村居民消费教育,倡导合理的消费观要根据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发适应其需求的产品,并通过消费教育与宣传,使农村居民掌握更多的现代消费知识和技能,进而通过对新型消费品和服务知识的及时了解和高效应用,改变既有消费观念,推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注释:[1] 洪名勇.贵州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参考文献:[1]李燕桥,臧旭恒.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检验[J].经济学动态,2011(5):31~36.[2]洪名勇.贵州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3]李翔.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统计研究.2013(20):76-78[4]温涛,孟兆亮.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2,07:4-14.[5]肖立.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2,11:91-99.[6]李翔,朱玉春.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 统计研究,2013,01: 76-7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