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97368858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过关检测试卷B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年级至高中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3、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4、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C、寻求认可取向D、社会契约取向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A.责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6、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A、动作思维B、直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7、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8、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叫作(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9、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10、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B.家庭背景C.社会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11、认为新的知识经验是从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来的理论流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建构主义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12、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B、杜威C、赫钦斯D、泰勒1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14、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5、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飞机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7、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8、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19、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20、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21、奥苏伯尔提出能够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升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 )A.学习动机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学习迁移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2、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4、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燥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经常因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适方法。

      2、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B2、C3、C4、C5、答案:B脱离社会生产6、D7、D8、C9、A10、【答案】D解析: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11、C12、答案:B13、C14、B15、C16、D17、答案:A18、C19、C20、答案:D21、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2、【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 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3、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所谓艺术性,即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4、【参考答案】(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四、材料分析(本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