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桩检测方案.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1158635
  • 上传时间:2019-06-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8.57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桩检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 ”试桩基桩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检测工程 致:铜陵鑫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检测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 ”试桩基桩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检测工程检测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桩基检测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铜陵有色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奥炉改造工程”试桩测试方案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十二月一十六日检测方案*************项目“*******工程”试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检测方案编 写: 审 核:批 准:**********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十二月一十六日目 录l 文字部分1. 前 言2. 测试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3. 方案编制依据4. 测试目的和工作量5. 拟投入的仪器设备6. 试验原理与方法技术7. 测试报告编写主要内容8. 检测工期安排与人员组织9. 检测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体系10. 检测安全保证措施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12. 施工现场安全救援应急措施1. 前 言1.1 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西侧为****公司,南侧为*****厂区,北侧为*****基地,西北方向为*****项目。

      本工程建构筑物有多高层钢框架结构*****系统、单层门式刚架重型钢结构厂房及大型设备基础等,对差异沉降敏感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及天然基础相结合,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规定,本工程在桩基施工图设计前必须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供设计和业主采用1.2 试桩参数见下表:本工程试桩数为4根试验桩平面位置详见试桩桩位平面布置图中桩身配筋详见桩身详图,桩基施工参数详见下表:分项试桩号桩径(mm)持力层入持力层深度(m)桩长(m)桩身砼强度等级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桩底沉渣(mm)数量SZH1D=1000粉质粘土卵石土3.014.3C304200≤501SZH2D=1000粉质粘土卵石土3.014.5C304200≤501SZH3D=1000圆砾夹中粗砂土3.024.5C3010000≤501SZH4D=1000圆砾夹中粗砂土3.024.3C3010000≤501注:表中桩长根据勘察报告计算得出,可供参考,实际桩长应以进入持力层深度为准。

      2. 测试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2.1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的评述在勘探区域及深度范围内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覆盖层和基岩风化层基岩为泥质砂岩,为第三系(R)红层,工程性质良好将各岩土层分布详细情况分述如下:第(1)层:素填土(Q4ml),层厚0.10~11.00米,层底标高9.34~20.77米灰黄色、土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夹卵砾石及中粗砂构成,含少量植物根茎第(2)层:粘土(Q2+3al+pl),层厚0.40~1.10米,层顶埋深0.00~11.00米,层底标高8.85~19.45米灰褐色,硬塑,稍湿,干强度高,中~低等压缩性,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第(3)层:含粉质粘土卵石(Q2al),层厚10.10~22.70米,层顶埋深0.10~11.50米,层底标高-2.57~2.59米黄褐色、灰白色,中密,稍湿,含粉质粘土,低~中等压缩性卵石含量52~80%不等,粒径20mm~120mm为主,呈亚圆状,卵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粉砂岩为主胶结物为粉质粘土混杂中粗砂第(4)层:圆砾夹中粗砂(Q1al),层厚1.70~28.10米,层顶埋深20.40~22.90米,层底标高-28.51~-2.98米。

      灰黄、土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夹中粗砂,低~中等压缩性砾石含量55~80%不等,粒径2mm~100mm为主,呈亚圆状,卵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粉砂岩及燧石为主中粗砂含量20~45%第(5)层:全风化泥质砂岩(R),层厚0.30~1.20米,层顶埋深47.20~48.90米,层底标高-29.17~-27.51米褐黄、褐红色,全风化,可塑状,中等压缩性风化较为彻底,结构面大部分破坏,呈土夹中细砂状第(6)层:强风化泥质砂岩(R),层厚0.20~1.30米,层顶埋深47.80~49.50米,层底标高-29.97~-27.71米棕红、砖红色,强风化,中密状,中等压缩性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细粒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夹砾岩薄层,遇水易软化第(7)层:中风化泥质砂岩(R),该层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揭露层厚3.80~8.80米,层顶埋深48.10~50.30米棕红、砖红色,中风化,属极软岩,岩芯呈柱状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细粒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地段砂岩与泥岩互层,节理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 桩基础设计参数建议值 土层编号土层名称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 / 旋挖桩抗拔系数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1素填土///2粘土85/0.703含粉质粘土卵石14220000.604圆砾夹中粗砂14031000.605全风化泥质砂岩72/0.606强风化泥质砂岩120/0.607中风化泥质砂岩2204500/3. 方案编制依据3.1 桩基相关图纸、施工参数。

      3.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3.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13.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3.8 勘察资料4. 测试目的和工作量4.1 测试的目的桩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实际性状是非常复杂的,这是因为受到众多的施工因素和土质的影响目前还未确立一种适合桩基需要的工程勘察方法,也还没有能充分考虑土层条件和施工因素的桩基设计方法在桩基理论、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本次静载试验的目的是采用接近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方法,确定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为设计单位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4.2 工作量安排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试验4根,低应变4根5. 拟投入的仪器设备5.1 现场测试系统5.1.1 静载荷试验设备:静载荷自动加载仪一套、钢梁一套、千斤顶、百分表、压力表、油管、加压油泵5.2 室内分析系统5.2.1 自动加载仪主机;设备详见附表16. 试验原理与方法技术6.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6.1.1 试验目的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检测地基基础在预估(设计)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者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虽然试验中也能得到与承载力相对应的沉降,但必须指出的是,静载试验中的沉降量s与建(构)筑物的后期沉降量s1是不一样的影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的桩顶沉降量s的因素主要是桩(包括桩型、桩长、桩径、成桩工艺等)的桩周、桩端岩土性状,而对建筑(构)物的后期沉降量s1的影响,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群桩效应、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等诸多因素试桩静载——本次试桩非破坏性试验,为确定承载力设计值提供依据工程桩静载——为检测工程桩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6.1.2 试验仪器设备:本静载试验设备主要由反力装置、加载装置、荷载测量装置、位移测量装置和自动采集装置组成6.1.3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俗称堆载法)由重物、工字钢(次梁)、主梁、承压版、支墩等构成图1本试验堆重重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压重大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且压重宜在试验开始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之上① 混凝土预制块的选用:本试验选用预制块规格主要为长×宽×高=2000mm×1000mm×800mm;其密度为:25*10-9kN/mm3(见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每块预制块重量为2000mm×1000mm×800mm×25*10-9kN/mm3=40kN(实际重量为39kN),荷载平台的荷载为试桩极限荷载的1.2倍。

      ②主梁选用:规格为长×宽×高=9000mm×400mm×1300mm,此规格钢梁经计算最大载荷8000kN,为满足试验要求选用2根③次梁选用:长为12米的“Q630”型钢梁,此规格钢梁经计算最大载荷1100kN, 为满足试验要求选用12根④承压板选用:直径1000mm,厚度为50mm的圆形铁板注意:a.规范要求压重施加于地基土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当压重平台支墩尺寸较小时,压重平台支墩施加于地基土的压应力可能会大于地基土承载力,造成地基土破坏或明显下沉,导致堆载平台倾斜甚至坍塌b.当压重在试验前一次加足可能会造成支墩下地基土破坏时,少部分压重可在试验过程中加上,试验过程中应保证压重不小于试验荷载的1.2倍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在较高荷载下桩身脆性破坏,全部压重作用于支墩下的地基土,使地基土破坏,极有可能造成整个压重平台坍塌c.压重平台总重量计算;1000吨压重平台①从次梁计第1层至5层,每层50块,第6层35块,第7层17块,共计5*50+35+17=302块;配重总重=302块*3.9吨/块=1177.8吨;②主梁单根重9吨,两根计18吨③次梁单根重3.1吨,12根次梁,计3.1吨/根*12根=37.2吨④压重平台总重=37.2吨+18吨+1177.8吨=1233吨>1.2*1000吨;满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5000kN的试桩试验要求。

      420吨压重平台从次梁计第1层至2层,每层50块,第3层24块,共计2*50+24=124块;配重总重=124块*3.9吨/块=483.6吨;压重平台总重=483.6吨+18吨+37.2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