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摩托车产销数据分析(2006).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222216
  • 上传时间:2016-1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送凤副总经理阅 确认:黄经雨 编辑:郑巍 行 业 动 态二○○○年第六期战 略 研 究 中 心二○○○年七月三十一日1全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数据分析2000 年 1资料来源: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以下分析的依据是中汽协会摩托车分会统计的全国 35 家主要的摩托车生产制造企业的产销量报表一、 全 国 产 销 总 量 表一 各车型产销量同比增长情况表(2000 年 1) 单位:辆业 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5028,240 470,754 431,517 500,074 03,944 51,210 24,629 59,925 05,916 147,003 82,391 139,414 02,665 60,676 42,099 81,035 064,738 376,011 266,120 405,270 00,214,398 1,181,427 1,158,897 1,136,617 25,361,616 1,315,501 1,356,818 1,256,465 506,447 93,525 74,307 90,831 507,314 12,312 16,989 13,273 50,948 2,630 5,258 4,075 量 3,480,226 3,711,049 3,459,025 3,686,979 析: 2000 年 1,全国 35 家主要摩托车生产厂家的总产量为 348 万辆,比去年同期的 3719 万辆减少 总销售量为 346 万辆,比去年同期的369 万辆减少  全国 35 家主要企业的产销量之和约占全行业总产销量的 70%,可以推算出1份全行业的总产销量分别均约为 500 万辆左右,说明到年底全国产销量可达 1000 万; 从行业看,大型国有企业的库存量一直居高不下; 全国目前已有近 60 个大中城市对摩托车消费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制约了2摩托车在城市的消费; 农村的摩托车市场潜力较大,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购习能力; 小排量车型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而 100上车型除 150 以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市场对不同排量车型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表二 各车型销量分布(2000 年 1) 单位:辆 业 业 业 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1 5031,517 500,074 6049,139 280,374 9066,120 405,270 100,158,897 1,136,617 125,356,818 1,256,465 1504,307 90,831 >1502,274 17,348 析: 市场构成=车型销量/总销 量,也即各 车型所占的 实际市场份额; 100 125种排量的市场从额最大,共占 市场份额,表明该两种车型是市场的绝对主流;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高排量车型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低排量车型的市场份额有较大的萎缩90以下排量的市场份额为则从比去年同期的 31%左右减少到今年的 24%左右,减少 7 个百分点; 虽然 50量车型也有 1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绝大部分可能是踏板车的市场份额,表明 50 踏板车目前依然是市场热点之一; 应特别今注意的是 100 125种档次车型(尤其是 125) ,其市场需求量明显比其他车型要大,增长率也比其他车型大。

      说明,一方面市场对这两档车有较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各厂家经营重点也在此 从各车型产销对比来看,90 以下小排量车型的销量都要稍大于产量,而100 和 125 两种主流产品的产量却大于其销量(见下图) ,说明各摩托车生产制造企业针对市场主流车型加大产量3各车型 1份产销量对比图:单位:万辆二、主要企业经营情况1.销售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单位:辆业 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1 轻 骑 集 团 572503 660721 575441 672742 钱 江 367450 283758 364625 281165 嘉 陵 345700 460768 343649 460468 建 设 214458 197723 231926 227931 金 城 218794 271412 208125 275045 长 铃 174036 204669 189963 209959 北 方 177293 159827 165142 143147 捷 达 132459 220046 137607 221127 力 帆 129428 39219 126805 39733 0 广 州 摩 托 115063 170160 121374 173347 :按本月销售量排序;“轻骑集团”含新大洲;“北方”是指北方企业集团,其中含北方易初;“广州摩托”含五羊本田。

      分析: 上半年,整个嘉陵集团的销售量为 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5%,但下降幅度较前几个月比有所放缓,0000002550产 量销 量4况最好的月份; 轻骑集团的销售量若除去新大洲的 18 万台,则为 39 万台,依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今年前几个月中,轻骑保持连续增长之势,到 5 月份则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到 6 月分,其累计销量已不如上年; 今年以来,钱江厂的销量增长很快,几乎每个月都有近 30%的增长率; 从销量来看,排名前 10 位的企业的销售量之和为 247 万台,约占全国总销量的 49%,说明行业的集中度较降低; 从行业整体来看,各企业的增长情况差别较大,说明摩托车行业正在进行行业内调整,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综合素质好的企业将在行业领先; 从前十家企业的表现来看,全行业整体市场销量下滑 6%,前十位的企业中,嘉陵、金城、捷达、广州摩托等主要厂家下滑幅度较大,均超过 20%,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2.主要企业经济指标情况(2000 年 1)单位:万元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 业 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237841 241230 1752 81 29463 55214 148815 012 3131 124178 119771 887 961 9172 业 142129 127542 3513 12538 3965 业 124115 117219 316 5436 2525 业 101897 95871 1200 1767 4968 业 96554 109285 7245 5140 业 88927 78722 0205 2911 2300 业 76784 72352 551 5401 7226 业 74764 76489 0515 1831 4240 位成本=总成本/销售收入分析: 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按销售收入排名时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

      “广州摩托”和“力帆”的销售量排名最后,而其销售收入排名却很靠前,而“钱江”和“金城”销量排名靠前,但其销售收入排名却相对较靠后,说明各企业单车价值不同; 从“单位成本” (总成本与销售收入之比,即每实现 1 元的销售收入所需的5总成本费用)指标来看,嘉陵排名较靠后,说明在降低成本方面还应该加强力度; 各企业的“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不成正比,普遍来看,国有企业“利税总额”相对较大,而“利润总额”相对较小,而民营企业则正好相反; 从“人均利税”指标来看,嘉陵的人均利税额较小,说明人员冗余情况较为严重,这也是国有企业的共同特点; 同为国有企业, “钱江”的销售收入比“嘉陵”高出不多,但其“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却比“嘉陵”高很多,值得研究; 轻骑集团销售量虽大,但经济效益并一好,1利润总额为 81 万元,其中新大洲为 113 万元,实际轻骑本部亏损 31 万元三、重 点 企 业 销 售 情 况 分 析以下着重对嘉陵集团、轻骑集团和钱江摩托三家企业进行分析1、2000 年 1每月销售量变化情况 单位:万辆从该图中可以看出: 一季度,特别是 3 月份,轻骑集团的销量明显高出嘉陵和钱江; 嘉陵在 2 月份和 4 月份处于低谷,5 月和 6 月明显好转,销量已与轻骑集团基本持平; 钱江除 5 月份外,每个月销售量比较均衡,保持在 6的销售量; 6 月份三家企业的销售量均为 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6 月 3月 4月 5月 6月嘉 陵钱 江轻 骑62、2000 年 1累计销售量车型构成情况(一)各车型销售量绝对值 单位:万辆(二)各车型销售量所占比例 单位:%从上二图中可以得出: 与轻骑和钱江相比,嘉陵的优势在于 70 和 90 两档次车,而在市场主流车型100 和 125 两档方面劣势比较明显; 轻骑的优势在于 50 和 125 两档车,钱江则在于 100 档; 嘉陵、轻骑、钱江的 125 系列车在本单位所占份额为:35%、37%、44%该数据较去年比,嘉陵减少而轻骑和钱江增加,说明轻骑和钱江在今年的市场重点为 125 档方面略胜一筹; 去年同期,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