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故宫总布局及前朝三大殿[共65页].ppt
65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 (旧称紫禁城)(旧称紫禁城)12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34 故宫是明、清两代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无与伦比的古代建建筑筑杰作,杰作,中国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5 故宫始建于公元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年基本竣工,是竣工,是明朝明朝皇帝皇帝朱棣朱棣始建故宫南始建故宫南北长北长961米,东西宽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间,实际据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落90多座,房屋有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座,共计8704间(间(而此而此“间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此处“间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米,长3400米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有52米宽的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严壁垒的城堡6 故宫南北长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米,东西宽753米,米,环绕着高环绕着高12米,长米,长3400米的宫墙,米的宫墙,墙外有墙外有52米宽的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环绕7 故宫故宫宫殿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琉璃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煌的彩画8故宫有故宫有4个门:个门:正门名正门名午门午门,,东门名东门名东华门东华门,,西门名西门名西华门西华门,,北门名北门名神武门神武门9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10景山公园11修建故宫的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于公元1368年开基建国,年开基建国,定都南定都南京京开立开立267年基业;一天几个小皇子在殿上玩耍,太祖年基业;一天几个小皇子在殿上玩耍,太祖朱元璋随口问刘伯温:朱元璋随口问刘伯温:“那一个将来可继大统?那一个将来可继大统?”刘刘伯温笑答:伯温笑答:“金龙盘玉柱者金龙盘玉柱者”。
只见一个皇子双手抱只见一个皇子双手抱着殿中柱子在转圈子,这个皇子就是燕王,他后来真着殿中柱子在转圈子,这个皇子就是燕王,他后来真的做了皇帝的做了皇帝 公元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年朱元璋去世,1399年朱允炆继位是年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宗年号建文公元为惠宗年号建文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靖难之役役”,,1402年占领南京,年占领南京,1403年改年号为永乐,年改年号为永乐,朱棣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登基是为明成祖 朱棣即位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把宫殿修盖朱棣即位打算在北方重建一座京城,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就准备与足知多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就准备与足知多谋能掐会算文韬武略大臣军师刘基刘伯温商议谋能掐会算文韬武略大臣军师刘基刘伯温商议12修建故宫的传说 皇上这天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皇上这天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
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13修建故宫的传说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
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14修建故宫的传说 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即传旨,给刘怕温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即传旨,给刘怕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七十二条地沟 15故宫有四个故宫有四个角楼161718故宫角楼的传说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北京有这么个传说北京有这么个传说-- 明朝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
朱棣告诉这个大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朱棣告诉这个大臣臣:要在皇宫外墙要在皇宫外墙--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样子特别美丽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七十二条脊并且说:“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你就做这个管工大臣吧,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如果修盖的不好是要杀头的!”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管工大臣领了皇帝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的谕旨后,心里非常发愁,不知如何盖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19故宫角楼的传说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后,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叫来,跟他们说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的旨意,限期三个月,叫他们一定要按期盖成这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四座怪样子的角楼,并且说:“如果盖不成,皇帝如果盖不成,皇帝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自然要杀我的头,可是在没杀我的头之前,我就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
先把你们的头砍了,所以当心你们的脑袋工工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头和木匠们对这样的工程都没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块琢磨法子一块琢磨法子 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三个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转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眼就是一个月了,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头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绪、一点办法来,他们做了许多样型,都不合适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热得人都喘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不上气来,加上心里烦闷,工头和木匠们真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20故宫角楼的传说 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大街闲遛去了 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蝈蝈的吵叫声,接着、又听见一声吆喝:“买蝈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走近一看,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是一个老头儿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在沿街叫卖。
其中有一个笼子,在沿街叫卖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蝈蝈笼子,精巧得跟画里的一座楼阁一样,里,里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头装着几只蝈蝈,木匠师傅想:反正是烦心的事,反正是烦心的事,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该死的活不了,买个好看的笼子,看着也有趣儿,于是就买下了儿,于是就买下了 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这个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回到了工地回到了工地21故宫角楼的传说 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大伙儿一看就吵嚷起来了:“人们都心里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成心吵人是怎么着人是怎么着?”木匠笑着说木匠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就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他急忙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他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被他这一数,也吸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引得留了神,静静地直着眼睛看着,一点声音也没有。
声音也没有22故宫角楼的传说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蹦起来一拍大腿说大腿说:“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么脊么?”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大伙一听都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说:“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楼阁啊,阁啊,” 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大伙儿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烫出纸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浆做出样型,最后修成了到现在还存在的角搂在的角搂 23中路:午门中路:午门→→太和门三大太和门三大殿殿→→乾清门乾清门→→乾清宫乾清宫→→交交泰殿泰殿→→坤宁宫坤宁宫→→御花园御花园→→神武门神武门 东路:午门东路:午门→→太和门三大太和门三大殿殿→→乾清门乾清门→→东六宫东六宫→→宁宁寿宫寿宫→→珍妃井珍妃井 西路:午门西路:午门→→太和门三大太和门三大殿殿→→乾清门乾清门→→西六宫西六宫→→慈慈宁宫宁宫→→养心殿养心殿→→漱芳斋漱芳斋 游览路线24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
东西北三面以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方形广场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按文东武西由两侧门出入文武大臣按文东武西由两侧门出入252627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中的银河 金水河金水河28太和门为外朝正门,宽七间,占地面积太和门为外朝正门,宽七间,占地面积1371.4平方米,也是紫禁平方米,也是紫禁城中最高大的一座宫门城中最高大的一座宫门 门前左右,设有一对高大精美的铜狮,威武地踞守在那里 门前左右,设有一对高大精美的铜狮,威武地踞守在那里在太和门两侧,还有昭德、贞度两座门三门并列,主次分明,在太和门两侧,还有昭德、贞度两座门三门并列,主次分明,气势不凡气势不凡293031故宫三大殿3233太和殿34 太和殿:太和殿:俗称俗称金銮殿金銮殿。
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故宫三大殿之一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年)建,初名奉天殿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年)改名皇极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今名现存建筑为康年)始称今名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约年)重建,建在高约2米的汉白玉台基上米的汉白玉台基上35 台基四周矗立成排云龙凤望柱,前后各有三座石阶,台基四周矗立成排云龙凤望柱,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云的“御路御路”3637太和殿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太和殿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浪和流云的“御路御路”38 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高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高35.05米宽约63米,面积米,面积2,,377平方米39重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40太和殿内景41建极绥猷建极绥猷 (suí yóu )4243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金龙戏珠金龙戏珠大藻井,藻井中心倒垂圆球轩辕宝镜)大藻井,藻井中心倒垂圆球轩辕宝镜),富丽堂皇。
富丽堂皇44 明、清两代封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重大建统治者的重大典礼,如皇帝即典礼,如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节日节、冬至等节日庆典和出兵征讨庆典和出兵征讨等活动都是在此等活动都是在此举行殿中的金举行殿中的金漆雕龙宝座是封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建皇权的象征45建极绥猷建极绥猷 (suí yóu )• 建:建立、创设建:建立、创设• 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 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最高准则• 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 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顺应之意• 猷:道,法则 猷:道,法则•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民而顺应大道•“建极绥猷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46 太和殿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太和殿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国最大的木构殿宇474849角兽角兽十二只十二只50铜龟铜龟 太和殿前东、西两端各置一仙鹤和龟,其背太和殿前东、西两端各置一仙鹤和龟,其背有盖,可燃檀香,烟从嘴逸鹤龟喻示长寿有盖,可燃檀香,烟从嘴逸鹤龟喻示长寿51铜龟铜龟 太和殿前东、西两端各置一仙鹤和龟,其背太和殿前东、西两端各置一仙鹤和龟,其背有盖,可燃檀香,烟从嘴逸鹤龟喻示长寿有盖,可燃檀香,烟从嘴逸鹤龟喻示长寿5253 中和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后在太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十八年(1420年)建,年)建,初名初名华盖殿华盖殿,嘉靖时改名,嘉靖时改名中极殿中极殿,清顺治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今名年)始称今名54中和殿中和殿 平面呈方形,黄琉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执内阁礼部及侍卫执事人员等朝拜每事人员等朝拜每逢加皇太后徽号和逢加皇太后徽号和各种大礼前一天,各种大礼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章和祝辞55允执厥中,成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56肩舆肩舆 俗称轿俗称轿子,现存于中子,现存于中和殿它是清和殿它是清代皇帝在宫内代皇帝在宫内使用的交通工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57保和殿保和殿在中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故宫三大殿之一58保和殿保和殿59 明永乐十八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年)建,初名谨身殿谨身殿,,明嘉靖时改名明嘉靖时改名建极殿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今名乾清顺治时始称今名乾隆时重修清时每年除隆时重修清时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京中的文请王公贵族和京中的文武大臣乾隆后期乾隆后期(十(十八世纪末),成为八世纪末),成为殿试殿试的场所60 所谓皇建有极,极是指所谓皇建有极,极是指中道中道,,法则法则,意思是,意思是君王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中庸庸之意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有强调皇权之意 61保和殿后面保和殿后面62石雕石雕 即云龙阶石御道,嵌于保和殿后基座上这是一块即云龙阶石御道,嵌于保和殿后基座上这是一块重重250吨的整石巨雕,上刻山崖、海水、祥云和吨的整石巨雕,上刻山崖、海水、祥云和9条游龙,条游龙,刻工精细生动。
它是明代宫内最大的石雕刻工精细生动它是明代宫内最大的石雕6364谢谢!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