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题报告: 生活经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oc
7页结题报告: 生活经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课题主持人 贾芝英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改变生物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会做人” 、 “学会生活”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并且注意材料的积累,然后把生活中的经验、发现与问题反馈到课堂中来,再结合教材,搞活生物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里所说的“生活经验”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自己的生活习惯,周围生活环境观察,生活中卫生小常识积累,宠物训养与花草种植经历等通过研究生活经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以下问题:1.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养成良好的生物学习习惯4.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在落实生物课程标准过程中,要求在方法上应注重“四强调”中指出:“强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强调学生对生物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强调学生利用生物学考虑择业方向 ”要求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生物学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2.郭元祥教授从整合的角度,吸取历史上各种课程观的合理成分,联系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新生活教育”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包括: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引导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中介;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1. 课题研究的内容:依据新课标要求,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把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把生活经验渗透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完成教育教学目的2. 研究方法:⑴调查法: 在课堂内外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饮食习惯,社区环境污染,卫生常识积累情况⑵实验法:鼓励学生驯养小宠物,种植花草,探究生物奥秘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⑶对比法:检测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学生生物素养,得出结论⑷个案法:对学生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总结:1. 准备阶段:(2008 年 11 月——2008 年 12 月)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生物课学习情况,了解非本人执教班级学生生物课学习情况,确定研究对象,拟定课题研究计划,查找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查找支持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为课题研究做准备2. 研究实施阶段:(2009 年 1 月——2009 年 12 月)首先,我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阅读了郭元祥教授编著的《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和胡明、李少毅主编的《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并对这两本书籍中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做了简要的摘抄,同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增长教育教学知识,让自己成为经验更丰富的教师更新并提升自我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最终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授之以鱼”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摸索大自然的奥秘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让学生做个人生活经验“小口袋” 在“小口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生物现象不论该现象是否与生物课堂教学相关,都要把第一手材料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并在班级内进行评比,看谁收集的资料多,看谁收集的资料准确,谁收集的资料能与课本知识紧密衔接,以此推动学生主动地把生活经验搬到生物课堂中进行交流2)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记的形式不限,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标注,也可以与经验“小口袋”结合起来做比较,也可以使用记事本记录做笔记的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和生活小常识,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记事的方法,认识到做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组建兴趣小组各小组组长由教师指定学生担任,组员由小组长选择,并编组编号每次活动由教师依据教材内容指定小组任务,并对各小组长进行任务前指导,以利于小组活动有序地、顺利地进行。
各小组任务内容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要求各组必须做好计划、记录、报告,如实记下自己观察到的生物现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体验生物课堂的魅力4)组织学生做社会小调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整理调查报告,有利于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加深理解生物知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调查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传染病情况、调查校园生态系统,必须由教师带队,主要考虑到学生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组织学生调查生活小区的环保情况、参与小区绿化工作,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也可以有教师带队,共同参与5)自己动手又动脑鼓励学生种植花草、饲养宠物尤其我们农村的学生,远离市区,接近大自然,常与农作物、家禽、家畜打交到,在种植和饲养方面比城市学生有着更优越的条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动起手来,按照课本是提供的知识和网络上查找的资料进行培养动、植物,同时做好种植与饲养记录,把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拿到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享受劳动的快乐、实践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这样,就把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课堂生活化,让生活知识化。
在以上工作做好的基础上,我会有条理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同时,结合课题研究写出相关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其中论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获县“双成杯”二等奖,案例《是该回头看看了》获市“科研杯”三等奖,教案八年级年级《生物》上册第 20 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 2 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第 1 课时) 》曾在市教案评比中获市三等奖3. 结题阶段:(2009 年 12 月)对研究结果进行交流,整理材料,分类并分析,同时撰写论文,完成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五、课题研究成果:(一)教学成果:1.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和日常生活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生物现象的观察、调查、记录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课上积极思考,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树立了严谨的科学观,能够辩证地看问题2.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的组建,特别是在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能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树立起团队精神,通力合作,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探究力3.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活经验“小口袋” 、课堂笔记、小调查、小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生物世界从课堂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课堂,把生物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将来的生物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学会生活、学会自我保护做好铺垫同时,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人类唯一的生活家园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二)形成书面材料成果:1.案例:(1)八年级年级生物上册 第 20 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 1 节 《 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 1 课时) 》(2)八年级年级生物上册 第 20 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 2 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 1 课时) 》(3) 《是该回头看看了》2.读书笔记:(1)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活教育渗透》——读《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 《浅谈教学策略的应用读》——《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3) 《读生物新课标有感》——读《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4) 《 “把生活还给儿童” 》——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上篇(5) 《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上篇(6) 《生活是美的,教育更应是美的》——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上篇(7) 《回归生活,教育才能绽放更美的花》——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下篇(8)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目的》——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下篇3.调查研究:(1)调查问卷(2)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积累调查报告4.论文:《让生活走进课堂》5.获奖情况:(1)在 2009 年沛县“双成杯”初中科研优质课评比中荣获生物学科二等奖。
2)案例《是该回头看看了》获市第一届中小学“科研杯”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三等奖3)论文《让生活走进课堂》在 2009 年沛县“双成杯”教育科研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4)教案:第 20 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 1 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第 1 课时) 》在 2008年市优秀教案评比中获三三等奖附件:1.案例:(1)八年级年级生物上册 第 20 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 1 节 《 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 1 课时) 》(2)八年级年级生物上册 第 20 章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 2 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 1 课时) 》(3) 《是该回头看看了》2.读书笔记:(1) 《新课程标准下的生活教育渗透》——读《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 《浅谈教学策略的应用读》——《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3) 《 “把生活还给儿童” 》——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上篇(4)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目的》——读《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下篇以上七篇自己认为质量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