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ppt

56页
  • 卖家[上传人]:lb2****090
  • 文档编号:127905855
  • 上传时间:2020-04-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5K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 目录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HIV职业暴露预防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一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 什么是HIV职业暴露 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 如实验室技术员 医生 护士 护理员 警察 监狱管理人员等 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 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 或被含有HIV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而导致感染HIV可能性的情况 HIV职业暴露的传染源有哪些 就医务人员而言 工作中常见的HIV暴露源包括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 含血体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含HIV的实验室样本 生物制品 器官等 谁有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 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外科 口腔科 妇产科医生护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工作人员有关血库 化验室和血液透析病室工作人员以及尸检人员等 工作中怎样避免职业暴露 HIV的生存能力相对较脆弱 它在空气中不可能存活很长时间 另外 HIV的传染性也相对较弱 如果被HIV污染的针头偶尔刺破皮肤 其感染率约为0 3 所以 只要医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加强防护意识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不必要的污染 一般情况下不会感染上HIV 有关职业暴露的情况有哪些 在职业暴露史上 最早报道的是通过破损皮肤接触血液传播HIV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1981 1997年因职业暴露感染HIV的52名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表2 结果表明暴露情况最常见的是针刺伤或割伤 表1美国5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统计 10 针头刺伤与HIV感染 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HIV主要取决于针头是否被HIV污染 如果这个针头被HIV污染了 就有感染的危险 11 针头刺伤与HIV感染 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 刺伤越深 针头上被污染的血液越多 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作为感染源的病人在被刺2个月内因艾滋病死亡 被感染的可能性则大 12 针头刺伤与HIV感染 一般而言 针刺的平均血量为1 4 l 一次针头刺伤感染HIV的概率为0 33 美国曾调查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约为6 4 万 显著低于医务人员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刺伤19 的感染概率 二 HIV职业暴露预防 普遍性防护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 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 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 也不论他 她 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 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 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内容 1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 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 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在创口缝合时 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 盒 中 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 2 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 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 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HIV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 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 3 认真洗手 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 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 4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 口罩 防护眼镜 隔离衣等 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 5 安全处置废弃物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 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1 与其他传染病相比 艾滋病的传染期长且不易发现传染源 感染者可在数月到数年甚至10余年后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 当HIV感染者因其他原因到医院就诊时 不易被发现而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2 艾滋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 很容易造成误诊 没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会将这些病人误诊为一般的感冒 肺炎 结核等忽视其传播HIV的可能 3 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 甚至本人也不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HIV 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4 大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偏差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一旦暴露于公众会受到严重的歧视 使HIV感染者不愿意向他人甚至医生说明自己的HIV感染情况 所以 在医疗工作中应把接触到的所有HIV情况不明的患者和物质都看作潜在的传染源进行防范 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 各医疗单位应做哪些工作 1 制订 实施医疗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普遍性防护措施 2 对有关人员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的宣传教育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 为避免职业暴露应做哪些工作 3 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4 落实好各项防止职业暴露的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 5 出现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评估 医务人员应怎样避免暴露发生 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主要的接触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 包括各类传染病患者 在治疗护理时往往会接触病人的血液 体液等 如果不注意防护 职业暴露难以避免 例如 凡是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感染性体液时应戴口罩 手套 穿隔离衣 必要时还要戴一次性眼罩 避免污染的体液溅到眼睛里 如果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 应尽量避免接触血液 体液或粘膜 如果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 口唇 眼睛 耳朵和头发等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包括注射器 移液器 试管 手套 隔离衣等用后的污物必须进行及时统一的消毒处理 以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医务人员应怎样避免暴露发生 外科妇产科医生防护要点 1 对患者进行手术 穿刺 静脉切开 静脉注射和其他侵入性操作过程中 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实施安全防护措施 2 当进行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 感染性体液 粘膜的操作时应戴手套 穿隔离衣 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 洗手并戴上新的手套 3 对血液有可能外溅或可能形成气溶胶时 应戴眼罩和口罩 4 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被器械损伤皮肤 5 尽量减少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口对口呼吸 而借助使用其他辅助呼吸用具 口腔科医生防护要点 1 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 尽量减少血液 唾液的飞溅和产生气溶胶 2 操作完毕时应对有血液或唾液污染的环境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3 每位病人用过的器械均应经过消毒后才能重新使用 消毒的方法有用消毒液擦试 浸泡 冲洗 高压灭菌消毒等 要注意消毒剂应保持需要的浓度 有效期内 消毒时间要足够 4 防止将病人口腔的液体抽入牙科机头或水管 应安装止回控制阀 5 对器械难以消毒的部位如手柄把等 可用表面光洁易擦拭的材料覆盖 护理人员防护要点 1 实施护理时护士需穿隔离衣 戴一次性手套 因为手是接触HIV感染的第一屏障 护理病人之后及护理另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 2 护士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 取得合作 对不合作的病人或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的两人配合 操作可尽量集中安排 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 护理人员防护要点 3 当进行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时 要注意使锐利针具不要误伤自己 使用注射器时 要保证针头在针管上安牢 采血后不要将注射器针套再回去 有条件的单位最好使用真空采血管及相应蝶形针具等 以保护抽血者不直接接触血液标本 用过的利器必须放到特殊的容器中 4 如果手套被血液或体液污染 则必须及时更换手套或洗净手套 防止通过污染的手套将病毒传给其他病人 5 用后的针具应置于坚硬的厚塑料容器内 统一消毒毁形处理 实验室人员防护要点 1 实验室检测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并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 2 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3 把所有标本都应看作潜在的HIV传染源 4 病人的标本应放在固定的容器里 避免污染到容器外 如果泼洒出来 应尽快用消毒剂进行处理 5 标本的运送均应放入有盖的容器内 实验室人员防护要点 6 离心 搅拌 超声 吸吹标本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 这些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 7 尽量避免使用锐器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锐器 建议在使用锐器前更换两副新的手套 并小心操作 避免戳伤 8 操作时如有标本 检测试剂外溅应及时消毒 9 工作结束后 在收检和消毒工作台面时应小心避免被利器损伤 三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 暴露后首先应做什么 首先应立即进行局部紧急处理 包括轻挤出血 清洗 消毒局部等 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局部处理完成后 要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必要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同时做好事故记录和向主管领导报告如因职业暴露导致心理问题 可向心理医生寻求支持 如何进行局部处理 1 如是血液 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 再用清水 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 如溅入口腔 眼睛等部位 用清水 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 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 切割伤 咬伤等出血性损伤 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 然后用清水 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 再用碘伏 75 酒精 0 2 次氯酸钠 0 2 0 5 过氧乙酸 3 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职业暴露后应遵循哪些处理原则 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 在HIV职业暴露发生后 通常应遵循以下4条原则 1 及时处理原则 2 报告原则 3 保密原则 4 知情同意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 意外暴露一旦发生 应尽快按上述方法对暴露部位就近冲洗和消毒 这样可以及时去除部分局部暴露的HIV 减少其经血液向全身传播 如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 服药时限是越早越好 一般在1小时内服药的预防性效果最好 报告原则 职业暴露发生后要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和分析意外发生原因和后果 以便于对当事人提供医疗和心理支持 并在发生暴露感染HIV情况下 对个人 家庭生活予以救助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报告原则 报告时要查找事故原因 并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 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 损伤的具体部位 损伤的程度 接触物的种类和含有HIV的情况 处理方法和处理经过 包括现场专家和领导的活动 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首次用药时间 药物的毒副作用情况及用药的依从性 保密原则 意外暴露发生后 当事人最好仅向部门主管和单位主要领导报告 有关知情者应为当事人严格保密 特别是已造成暴露感染的情况下 任何人不得向外界和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的感染情况 知情同意原则 预防HI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 对第一次用药时间尽可能要早 第一次服药时间超过24小时 药物的有效性则不能保证 暴露后预防的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且预防效果不是绝对的 只能降低意外暴露后感染HIV的发生概率 在知情同意和充分考虑利弊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是否使用 如何对职业暴露进行评估处理 对HIV职业暴露的评估包括以下3步 确定暴露级别 确定暴露源级别 推荐用药方案 图2确定暴露级 暴露物是否为血液 含血体液 感染性体液 其他含HIV液体 被HIV沾染的器械 是 否 暴露的类型 无暴露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沾染完整皮肤 割 刺伤皮肤 暴露量 无暴露 危险度 量小 暴露时间短 量大 暴露时间长 量大 暴露时间短 量小 暴露时间长 1级暴露 2级暴露 低危 表皮擦伤 浅度针刺等 高危 深度擦伤 仪器上可见血等 2级暴露 3级暴露 图3确定暴露源级别 暴露源的HIV感染情况 HIV阳性 HIV阴性 HIV情况不明 暴露源HIV滴度低 患者无症状 CD4计数高 暴露源HIV滴度高 患者有症状 CD4计数低 不需PEP HIV暴露源级别1 轻度 HIV暴露源级别2 重度 HIV暴露源级别不明 暴露后预防用药推荐方案 在我国因获准的药物品种有限 目前可采用的基本用药程序是单用双汰芝 强化用药程序是用双汰芝的同时合并使用佳息患 PI 暴露后预防药物有哪些 目前用于暴露后预防的药物是基于目前的3类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 核苷类有 1 AZT 2 3TC 拉米夫啶 3 3TC和d4T 4 ddI 商品名 惠妥滋 5 d4T 商品名 赛瑞特 非核苷类有 1 EFV 商品名 施多宁 2 NVP 商品名 维乐命 蛋白酶抑制剂有 1 IDV 商品名 佳息患 2 NFV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