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题.docx
6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uí) 品行(háng) 不屑置辩(xiè)B.夹袄(jiā) 恐吓(hè) 千钧之力(jūn)C.坎肩(kǎn) 捯气(dǎo) 一气呵成(hē)D.驾驭(yù) 礼聘(pìn) 形影不离(yǐ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泄气 浩瀚 眼花缭乱 抑扬钝挫B.落第 涂墁 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C.燥热 狼藉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D.蹒跚 秀颀 重峦叠嶂 和言悦色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
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2)____________________列国周齐秦汉楚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走送之 走马观花 不胫而走 远走高飞B.以书假余 狐假虎威 不假思索 弄虚作假C.稍降辞色 不动声色 大惊失色 湖光山色D.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 固若金汤 清汤寡水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理解: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濂对借书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翻译: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有所收获理解:这一句总结宋濂求师之难因为他肯于吃苦,恪守诚信,所以能听到同乡先达的教导,从而有所收获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理解:宋濂毫不羡慕同学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只看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这一句强调只要精神追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3.结合选文【丙】处画线句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三段文字共同体现了古人怎样的思想追求材料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①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取材于《论语·雍也》)【材料二】先生②不知何许人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③,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④,不蔽风日;短褐穿结⑤,箪瓢屡空⑥,晏如⑦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取材于《五柳先生传》)【注】①[回]颜回,孔子弟子。
②[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③[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④[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⑤[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⑥[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⑦[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窑变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④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⑦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⑧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⑪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⑫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⑬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
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⑭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⑮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 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⑯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⑰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民工司机言行一致,说“赔”就赔,是一个讲信用,有担当的人B.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卖鲁山花瓷的“他”C.第⑨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农民工的人D.从第⑭自然段画横线句可以揣摩出“他”此刻的内心是既震撼又愧疚的2.请在横线上补全小说情节出门送赝罐 →①________ → 换罐去交易→②_________→③_________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⑫自然段划波浪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索索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以“窑变”为题,有何妙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文天祥的《南安军①》一词,完成小题梅花南北路②,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1)选出下列对本词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写梅花在风雨中摇曳,雨水濡湿了押着兵败后被擒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B.颔联写他身加镣铐,锒铛归来流露出被俘的难过沮丧之情C.颈联写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D.尾联“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所流露的壮烈气概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致的2)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一段文字是介绍镇湖刺绣的,请提炼出四个关键词苏绣的发源地镇湖是坐落于太湖之滨的美丽小镇,这里三面环水,位置独特。
镇湖秀美的山水文化见证了镇胡1700多年传统刺绣工艺;代表“苏绣”的镇湖刺绣与湘绣、蜀绣和粤绣相比,具有“精、细、雅、洁”的特点;镇湖刺绣的内容从原来的飞禽走兽、百花异草到现在的山水风景、人物肖像等,产品的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都有不断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