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doc
7页《三个儿子》教学实录一、 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生:扫地、烧饭、洗碗……(生自由说)师:你们真能干!那还记得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生:夸我很懂事,很乖,已经长大了……(生自由说) 2、 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生自由表演) 3、 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生:有三位妈妈,两个妈妈在吃力地提水生: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在自顾自地展示歌喉(课件导入歌声);一个在翻跟头(课件出示动作翻跟头);最后一个在帮助妈妈提水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同样你们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哦,谁开口讲话了?讲了什么呢?(课件出示:“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师:咦,明明图片上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出示水桶生字卡片)你们瞧,张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小水桶,有趣吗?想不想拎回去一个?(想)要知道,课文里边的生字都藏在这些小水桶里边,现在来考考咱们班的小朋友。
师:(出示“停”)谁来读? 生:ting 师:真好,你的后鼻音读得特别准,请你教大家读读全班齐读) 师:(出示“既”)请你读! 生:ji 师:嗯,第四声发得特别干脆教大家读 师:(出示“嗓”),谁读? 生:sang 师:真好,平舌音小老师,教大家读读 师:说说你是怎么记“嗓”字的? 生: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的-----桑加上口字旁 生:我给它编了个字谜“一口吃掉桑叶” …… 师:(出示“拎”)谁会认? 生:lin 师:嗯,让我们一起来做做“拎水桶”动作 师:(出示“桶”)请你读吧 生:tong 师:真好,你们瞧,老师手里拿着的正是小木桶的生字卡片一起读——“桶” 师:(出示“聪”)谁来读? 生:cong 师:你可真聪明,谁来说说你怎么记这个字呢?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耳”加上“总” 师:真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编了个字谜——总司令的耳朵 生:老师,我觉得“聪”字里有我们身上的好多器官:耳,口,心 师: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你们瞧右边“总”的那两点多像——眼睛呀聪明的小朋友必须学会用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心里头想是吗? 师:(出示“甸”)请你读。
生:dian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这个字在课文里组的是个什么词?(生:沉甸甸)谁来读读?(指名读) 师:真好,“甸”在词语“沉甸甸”里边读第一声:dian好多ABB式的词我们都要变调呢全班一读 师:(出示“胳膊”)你们瞧,这个小水桶里还藏着两个生字呢?谁会读? 师:轻声读得特别好你们瞧,这两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月字旁 师:说说,为什么是月字旁? 生:因为我们以前学过好多跟人身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 师:真是个会归纳的好孩子 师:(出示“晃荡”)最后一个词,谁读? 生:huangdang 师:嗯,轻声读得特别好大家一起读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生字学得真棒,如果把这些生字藏到词语中去你们还会认得清、读得准吗? ⑴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胳膊 嗓子 拎着水桶 聪明 走走停停 沉甸甸 师:你能当当小老师,提醒一下其他的同学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胳膊”读轻生,“嗓”为平舌音,“拎”为前鼻音……(生自由说)⑵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男女赛读、开火车、齐读)⑶课件出示多音字(晃荡 明晃晃) 师:孩子们,生字读准了,读起课文来一定会更流利,更好听。
信吗?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13)好,老师想请13个同学来读课文 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读课文) 师:读得可真流利,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有三个妈妈,一个妈妈表扬了自己的孩子力气大又聪明,一个妈妈表扬自己的孩子唱歌好听,可另一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一个孩子翻着跟头,一个孩子唱着歌,另一个孩子跑去过帮妈妈提水,然后一个妈妈跟旁边的老爷爷说:这就是他们的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课文的内容都了解了但是要概括课文,必须用两三句简单的话来说谁再来试试?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妈妈去打水,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可是当妈妈们提着重重的水桶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自己快活,只有第三个儿子帮着妈妈提水师:真了不起孩子们,我们都要向他这样概括故事的内容三、自读自悟、形成能力 (一)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 师: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哎哟,我发现大家还不够自信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
生字认得好,课文读的好听?不信后边听课的老师们可以作证,老师们,我们二(1)班的孩子棒不棒?(听课老师回答:很棒!)孩子们,你们瞧,老师们在表扬大家呢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 生:我妈妈夸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 师:现在呀,你就把自己当成妈妈,直接把夸奖的话给说出来! 生:(学着妈妈的语气)张瑾,你不仅爱劳动,成绩也好,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看,张瑾同学学得多像,还加上了妈妈的表情是啊,你们永远都是妈妈心中唯一的宝贝,是她们心里最棒的,今天我们课文里边的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刚学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_____”划出来 师:老师想请三个同学给读出来三名同学读) 师:好,下边就请你们把自己当成妈妈,自己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语气,读出妈妈的感情自由练读) (二)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读的怎么样了?各位“妈妈”们,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像个妈妈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通顺,只是声音不够大。
不太像妈妈 师: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 师:谁来给他评评,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不仅声音大,还有感情,读出来妈妈骄傲的语气 师:真棒你也是个会评价的孩子 都说你读得好,那老师来采访一下啊,要说心里话哟!这位“妈妈”,请问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师:还在谁说说?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是最棒的,谁也比不过他 生:我的孩子是最聪明力气最大的,长大一定是个大力士! ……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齐读) 师:(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同学们,你们瞧,一个妈妈夸奖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第二个妈妈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呢?请个同学读读指名读)好,大家来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 (边朗读边评价) 师:这位同学,你愿意听刘老师给你评价评价吗?(愿意) 我觉得你吧,读得特别有感情,但是你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和动作这样一定会更棒!来做做动作全班同学一起来试试(昂起头、骄傲的眼神、竖起拇指),来大家一起来读读。
师:是啊,同学们真棒,我们就要这样,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多练习朗读,这样书一定会读得更好听! 师:(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师:咦?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生:也许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什么长处吧 师: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吗? 生:我想这个妈妈一定是不想太炫耀自己的孩子吧 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虚 师:谁来谦虚的读读? (指多名同学朗读) 师:真是谦虚、朴实的妈妈!孩子们,有句话叫作骄傲使人-----(全班齐答: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但是呀,可千万不能像骄傲的大公鸡、花孔雀那样,翘尾巴啊! (三)读读演演,体会“孝敬”美德 师:时间不知道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她们仨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师重读)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水桶太重了?(板书:水桶重) 师: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第8自然段) 师:是呀,水可真重呀!妈妈们胳膊痛了、腰也酸了水可真重!谁能把它给读出来? (指名读) 师: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划上“____” (指三名同学回答,相机板书) 师:孩子们,看到这样三个儿子,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呀? 生:真是的,表扬的孩子不帮妈妈,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孩子却这么孝顺。
生:……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谁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可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生:我也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我想对第一个儿子说,你真不懂事呀只顾自己翻跟头快活 生:…… 师:正如你们跟这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个当妈妈,一个当老爷他,分角色读一读 师:这样,我们要请一对同桌小伙伴上来表演表演,还得请出三个儿子,另两位妈妈,作者,一起来演演,好吗?演一演回家路上的这段情景 (课本剧表演) 师:孩子们,掌声送给我们这些小演员们师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生: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生:因为最后这个儿子懂得妈妈的辛苦,帮妈妈分担,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师:你能像课文中“一个(只)……一个(只)……一个(只)……”的句势来练习说一说吗?课件出示: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师提示: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生1:一只小猫在美美地吃鱼,一只小猫在拼命地抓老鼠,另一只小猫在太阳下懒洋洋地打瞌睡生2:一位老爷爷在打太级,一位老爷爷在舞剑,另一位老爷爷在慢跑……[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这个句型的练习,让学生从多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