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模拟卷强化资主干知识资应用.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900787
  • 上传时间:2017-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强化“主干知识”应用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2006 届高三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讲座南京市栖霞区教学研究室 程国清一、2005 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的简单分析试卷考查内容的基本比例:2005 年江苏卷 2005 年考试大纲内容选择题 非选择题 合计 比例 比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11 题46 分1 题8 分54 分 36% 约 35%元素及其化合物 2 题8 分1 题10 分18 分 12% 约 15%有机化学基础 2 题8 分2 题18 分26 分 17% 约 15%化学实验 2 题8 分2 题22 分30 分 20% 约 20%化学计算 1 题4 分2 题18 分22 分 15% 约 15%从上表看到,化学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查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并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注重多知识点的融合现在试卷中已经很难找到考查单一知识点的试题。

      21 题十分突出地考查了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的键能与反应热的估算等等综合内容,命题思路开阔、题目容量大2、强调概念、理论的应用3、重视科学方法的考查 12 题考查了“平衡思维方法”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18 题考查了科学思维模式的应用4、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比较多的信息迁移题,考查了考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3 题的 AlN 的合成;7 题的Co2O3、Cl 2、FeCl 3、I 2 的氧化性强弱顺序;21 题的化学键键能数据表等等,需要分析后进行迁移运用到解题中.意见:1、试卷的总体难度偏大,试卷中中难及以上的题目比重较大2、试题中要求的思维强度、思维深度较大二、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的考查特点从近年来高考试题看,主要特点是:(1)考查内容突出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学科的主干知识、教学的重点如同位素概念、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原子、分子、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2率、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移动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等等是中学化学基本的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且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形成的所谓“传统题” ,反复考查这部分理论知识,体现了理论的基础性,如2003 年江苏卷 9 题,考查“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物质,;2004 年江苏卷 17 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等就是多年考查过的内容,从题型到设问都比较相近,命题者毫不回避。

      2005 年在上海卷、广东卷、江苏卷中仍是考查的重点之一2)考查形式稳中有变①从题型看,较多地出现了背景材料题、信息迁移题,提供的信息(或材料)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富有时代生活气息,反映了科技新成果,充分体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化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符合课改要求,使化学教学从纯化学知识中跳出来,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 2001 年广东卷 2 题,Ni—Cd 可充电电池的原理,3 题新型耐高温耐磨材料 Si3N4 的晶体类型,考查学生的信息接受加工,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2000 年上海卷 25 题属于电离能(E 1)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自学能力、归纳统摄成规律进行推理的创新能力2002 年上海卷 16 题,家用环境型消毒液发生器的原理分析题,考查电解原理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2004 年江苏卷 22 题“等电子体原理” ,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2005 年联系社会、生活、科技新成果的信息迁移题则更多②从设问方式看,不断变换设问角度如 2001 年全国卷 14 题,要求考生从某一反应物中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回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有关问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特征的理解深度,以及由该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改变了以往给出化学平衡状态后即要求回答相关问题的模式。

      2004 年上海卷 24 题是有关化学平衡的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特征、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要求学生全面分析方能正确作答2005 年广东卷 23 题给出陌生的反应(Xe 和 F2 的反应)情景和各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图,要求分析作答3)考查要求强调能力“能力立意”是近年的重大改革,正像 2002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以下称“评价报告” )中指出的“在前两年的试题命题改革的基本上,2002 年的命题意向明显地坚持了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利用原理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 ”2005 年《考试大纲》对能力和能力品质要求又作了诠释,并且第一次将这部分内容移至到《考试大纲》最前面进行阐述强调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追求出难题,能力要求有着不同层次,原《考试说明》和《大纲》都从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个层次来界定的如 2001 年全国卷 14 题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较高要求,当年 P=0.619有一些难度稍大的重点试题,设置必要的台阶,降低了难度如 2000 年全国卷 26 题,考查学生对电解、电离、离子反应的理解能力,掌握酸、碱相互反应前后溶液 pH 变化规律,并进行抽象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考查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有一定难度,由于设置了“a值可否等于 3?” 、 “a 值可否等于 5?”的台阶,由具体到抽象使难度降低。

      运用学科内多种知识(或适当的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已成为考查特点,如 2000 年全国卷 25 题,将电解饱和食盐水、合成氨、次氯酸钠等工业生产组合在一起命题,并在以往无机框图推断题,考查学生对单质与化合物性质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根据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定性定量融于一体,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注意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进行知识迁移、重组和运用的能力2003 年江苏卷 22 题也是在无机推断框图题中,运用到食盐溶液电解的原理3“能力”是通过应用进行考查的如 2005 年上海卷 23 题,就是通过元素周期表中有关内容的应用情况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5 年上海卷 26 题、天津理综 28题均以侯德榜制碱法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原理在制碱工业、实验室制碱反应中的应用4)考查趋势重视方法高中新大纲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目标,特别注重对“过程方法”的教育大纲指出要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化学的课程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重视方法考查,通过学科思维方法考查体现对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创新如 2001 年上海卷 26 题,用实验确定某酸 HA 是弱电解质的课题讨论题,不仅融理论、实验、元素化合物知识、 PH 的简单计算等知识为一体,还要进行分析、对比、评价、推断,最后一问进行科学设计、开放作答,鼓励创新从中考查科学的思维方法、实验方法2002 年广东卷 20 题在考查化学平衡理论掌握的同时,考查了运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元素守恒、等价条件等化学思维方法2002 年上海卷25 题,关于致冷剂氟里昂发现研制过程,不仅考查元素周期律及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更重要的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推理、预测的科学方法2003 年江苏卷 26 题,是一道化学平衡理论与计算的综合题,建立“状态模型” ,运用化学思维方法是解题关键2005年许多省的试卷中都注意到这方面的考查内容,如上海理科综合“假说模型”方法、科学研究步骤的考查等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科学素养的考查正符合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发展要求,历史上许多科学发现往往是从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研究的结果。

      5)重视体现新教材的内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热、氢键、燃料电池、铜的精炼等等2005 年广东卷 15题考查了新型燃料电池(丁烷燃料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 (燃烧热)的简单计算多处出现三、复习建议1、学习《考试大纲》 明确考查要求《考试大纲》列出了考试范围和要求,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试范围有 36 个知识条目,大多数是“理解(掌握) ”要求与 2004 年相比,以下变化应引起重视:增加了(1)“命题指导思想”2005 年大纲明确提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试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素养的考查更为明确2)“化学用语”增加了“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了解新能源的开发4)“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后面加了 “及其应用” 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至于考试试卷结构变化,主要是“三删一突出” ,即大纲删去了“题型的具体比例数、试题的难易比例数(只是强调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参考试卷” ,突出了给命题部门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

      全面认识《考试大纲》的要求及 05 年的变化,感到大纲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上更突出:进一步明确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包括科学认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等 “能力立意、考查素养”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重视科学思维方法考查;继续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反映新教材的特色如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就体现新教材中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2005 年的试题明显体现出来;加强了对实验能力的4考查;进一步强调联系实际重视应用 《大纲》指出:“试题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2005 年的试题联系实际比较突出2、理清复习思路研究复习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达到“会表述、会梳理、会分析、会运用”,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能力,追求最大的收获1)转变教师角色 突出学生主体基本理论是学生重要科学文化素质组成部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复习课中是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要充分引导学生自我梳理—自我深化—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切不可越俎代疱,复习课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时空,鼓励学生探索创新2)面对学生实际 把握复习要求通过学习“教学大纲” “考试大纲” ,明确教学和考查要求,力求复习中进一步体现新大纲的特色。

      1)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基础知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复习课教学目标2)重视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曾在 2002 年的《评价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抓学习化学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 “从不同角度考查化学思维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有着形成发展中的自我规律,体现了化学学科特色思想方法,如元素论方法、原子论方法、通性与代表物认识一类事物方法、实验验证法、实验探究法、化学模型思维方法、化学反应机制论、动态平衡思想、过程与状态关系、结构—性质—用途辩证关系、原子利用率等绿色化学思想等等同时也包括一般科学方法论思想,复习中应不断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复习中,加强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路教学,分析正确的思路、发散的思路、多变的思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