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信息化建设 刘云.docx
2页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的统计信息化建设 刘云摘要: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并且力求与大数据 环境相结合,尽量改善当前统计工作的现状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科学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应相对应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地提升办事效率,推动社会进步,同时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本文将对当下 统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便加强大数据环境 下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促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 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关键词:大数据;统计信息化;建议1 当前统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1)统计信息化概述统计信息化即通过改变传统的统计方式,综合利用包 括信息处理技术,互联网技术在内的现代化手段和方式,发现统计信息资源我 国的统计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对计算机 的初步应用阶段,第二步是设计统计信息系统,并投入应用,第三步是对互联网 技术的广泛应用2)“四大工程”对统计信息化的推动四大工程”属于一个有 机的整体,采用统一的数据收集整理软件,将原始数据通过计算机平台传达到全 国统一的数据中心,使各个机构能够共享原始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提高办事效率,推动企业规范性进程。
2 当前统计信息化现状(1)统计数据质量低,应用少由于专职统计的管理人员匮乏,因此在统计 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统计人员的高频度流动,很多新人并不了解统计工作,所以导 致数据的质量低,而且受统计人员的主观因素较大统计工作完成之后,对数据 的应用较少,也没有进一步地分析和考证,所以达不到科研统计的最终目的,只 是完成了对信息数据的收集,根本无法满足数据信息化建设的本质要求2) 各部门配合不当统计信息技术化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然而由 于在统计过程中,数据繁杂,各部门也相对比较繁忙,因而会加剧工作人员的压 力,往往会出现一些顾此失彼的现象还有一些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所以对统计工作抱有敷衍了事的态度,导致统计数据丢失或者数据不准,严重影 响统计数据最终的质量3)统计效率低下从设计统计报表到对报表做最后 的汇总,这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占用较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过程,所以效率 也相对低下由于暂时还没有高效的统计管理系统,可能会造成统计数据大量累 积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3 加强统计信息化的方法(1)完善统计制度建立一套表制度,真正意义上实现政府统计部门资源共 享,减轻调查对象的填表负担,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统计体系。
2) 职能机构的重新分配打破各个部门的任务限制,按照统计的流程设立各部门, 包括数据的采集、管理、分布、质量评估、分析等,使各部门都能高效的运转, 各尽其职,相互监管,以此加快统计信息化的建设3)建立及时有效的数据 分析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高效性可以缩短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同时, 通过对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满足各层次对统计数据的需求4)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保障数据安全统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是 使其稳定高效运行的保障,因此,必须相应的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对系统的日常 维护,同时记录相关数据,根据统计管理人员的反馈与系统开发人员及时沟通,做好系统故障的防护和升级4 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建议4.1 统计 BMP 流程再造(1)重建技术改造的核心架构,其一,建立统一的元数据库系统,统计元数 据库的建设,实际就是对统计数据的管理,对统计业务的整合其二,根据数据 大集中环境的体系结构,建立相应的制度元数据、技术元数据和管理元数据,通 过元数据属性描述,对制度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等生产流程进 行规划、控制和解释,实现标准化管理2)建立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以规 范的统计业务流程、统计信息标准为前提,以元数据体系为驱动,采用 B/S(Browse/Server)浏览器方式与C/S (Client/Server)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开发集 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查询为一体的专业通用统计信息综合处理软件平台,地方 统计机构无需建设技术平台,统计的报表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发 布等系列统计业务集于一个“平台”完成。
3)建立分布式网络数据仓库,通过前 台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采用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Application服务器的 三层体系结构B/S/S,基于Web技术的数据仓库技术,在后台建立分布式网络数 据仓库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数据转换技术,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建立不同的专题 分析数据库,对多维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数据挖掘4.2 大数据环境下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优化职能机构设置,打破部门、行业、科室限制,按照统计业务流程分 别设立制度设计、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发布、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分析、 执法监察等部门2)不断完善一套表统计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基层 一套表制度,需要统计发生“化学变化”,站在调查对象的角度,按着“元数据”的 思路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对调查对象而言,减轻填表负担;对政府统计部门而 言,实现数据共享3)建立及时有效的数据发布和分析系统,一是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努力缩短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存储、发布等主要环节的时间,使得 数据发布更加及时二是增加对互联网、微博、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的发布,更好 地满足社会各层面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三是在发布载体、时间、频率的选择上更 加灵活,使政府统计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四是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 地展示数据4)实施统计标准化管理,将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统计 系统,对数据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相关标准,从而强化各流程质量控制, 逐步实现统计生产流程和统计服务的质量管理标准化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大数据环境,加大其网络改造与网络应用,提高政务统 计信息的生产与处理技术水平,在积极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的同时, 必须加大力度做好政府的统计工作,包括统一、规范统计标准与统计指标,促进 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电子化与数字化发展,真正起到拓展、丰富统计 信息的作用,使其提供更完善的政党服务与公众服务作用参考文献[1] 俞桂芳.浙江省富阳市基层统计体制改进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2] 库俊平.大数据环境中企业文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及利用J].创新科技,2013( 9):50-51作者简介刘云(1983年2月),女,河北沧州人,贵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学士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沧州市渤海新区供电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