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5页基本信息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3课《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及工作单位 执教者:张华青工作单位:东方市一小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因素的摸索”分为六大段其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仅占的篇幅最多,并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足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第二大段应当作为本课文的教学重点 仔细品读全文,我们还能领略到课文具有如下的三个写作特点:一、言简意赅地引用古代名人言行稍加议论的措施,增强了赞美的感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一气呵成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气势,采用比方、对比、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景色美,从而使她们的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学情分析现代教学论觉得,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积极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措施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步,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后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教学目的 本学时教学目的 1.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会背诵第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特别”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能找出第二大段中的过渡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用词的精确、生动 教学难点 对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感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初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师出示诗句:“一起千百里,一盖千百峰”问:这是古人用来描述什么景物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庐山云雾) 2.出示投影片:神秘、探求、令人心醉,请运用以上的词语环绕庐山云雾,说一句比较通顺的话 3.师小结 同窗们,庐山云雾是布满神秘的,庐山云雾是令人心醉的。
目前,教师就带人们去观测这令人心醉的庐山云雾好吗? (二)细读课文,品味精美 1.师配乐表情朗读课文第二大段,规定学生认真听、潜心感受云雾的美,边欣赏,还要边想想:我们分别在哪几种地方欣赏云雾? 2.议:刚刚,我们欣赏了庐山哪几种地方的云雾,请完毕下列填空题回答) 我们欣赏了在()看到的浓雾,在()看到的雾气和在()等处看到的云海先在书上用“____”划出,再回答 (引:这些地方的云雾各有什么特点?目前,我们再回过去细细地欣赏欣赏 3.默默地欣赏课文的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地方的云雾有什么特点?(用“____”在文中划出一种能概括其特点的词 4.理解“瞬息万变”,哪些词与它意思相近? 5.规定学生环绕“瞬息万变”提问 6.师小结学生的问题,规定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小节,思考:①哪些词句体现了庐山云雾的这一特点?(用“~~~~”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句)②你觉得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7.讨论以上问题中的第1个问题 8.讨论第2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语句: 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9.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体会“刚刚……转眼间”在这句话中的作用。
10.用“刚刚……转眼间”进行说话训练 A.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转眼间就() B.火烧云的变化真快,刚刚看上去(),转眼间() C.自己说一句话,用上“刚刚……转眼间” 11.出示语句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议:将以上的话改成下列这一段话,好吗?为什么? 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 12.指引并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指名朗读——指引——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读 13.师小结:“瞬息万变”的浓雾真的是好美呀,读了作者的解说,我们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刚刚我们通过了哪几种环节才领略到这一番美景的? 1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法 一找:找出能概括云雾特点的词 二划:划出能体现云雾这一特点的词句 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精确、生动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体现自己的赞美之情 15.生自学第4小节 16.报告交流在生报告的同步,适时地出示投影片,领略“时而……时而……”的用法 ①小猫钓鱼真不用心,时而____,时而____。
②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两天了,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真令人紧张会不会发洪水 17.指引背诵 这段话共有____句话,第一句话先讲庐山云雾对山镇牯岭特别____,一年365天,有____天与它____第二句讲庐山云雾时而____,时而____第三句讲山镇牯岭一半____,一半____ 18.试背 19.师小结:犹如仙境一般的山镇牯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由于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出示云海的投影片)这就是云海的两幅照片,想去体会体会它的美吗? 20.生按学习第3小节措施,自学第5小节 21.集体交流报告出示检测题: A.云海的特点是() B.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和()两种状况下的云海 C.找出与如下构造相类似的词: 波涛起伏()青峰秀岭() 2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全文,找出过渡 1.师根据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庐山云雾是美的,但是作者的论述更是天衣无缝,连贯而又自然作者是靠哪些词句连接起课文的内容的呢?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3.师小结,并规定学生进行仿写:《家乡的晨雾》规定写出晨雾的特点 (四)作业。
1.片断练习:《家乡的晨雾》 2.补做完作业本上的第3、4、5、6题 7.讨论以上问题中的第1个问题 8.讨论第2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语句: 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9.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体会“刚刚……转眼间”在这句话中的作用 10.用“刚刚……转眼间”进行说话训练 A.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转眼间就() B.火烧云的变化真快,刚刚看上去(),转眼间() C.自己说一句话,用上“刚刚……转眼间” 11.出示语句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议:将以上的话改成下列这一段话,好吗?为什么? 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 12.指引并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指名朗读——指引——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读 13.师小结:“瞬息万变”的浓雾真的是好美呀,读了作者的解说,我们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刚刚我们通过了哪几种环节才领略到这一番美景的? 1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法。
一找:找出能概括云雾特点的词 二划:划出能体现云雾这一特点的词句 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精确、生动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体现自己的赞美之情 15.生自学第4小节 16.报告交流在生报告的同步,适时地出示投影片,领略“时而……时而……”的用法 ①小猫钓鱼真不用心,时而____,时而____ ②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两天了,时而____,时而____,时而____,真令人紧张会不会发洪水 17.指引背诵 这段话共有____句话,第一句话先讲庐山云雾对山镇牯岭特别____,一年365天,有____天与它____第二句讲庐山云雾时而____,时而____第三句讲山镇牯岭一半____,一半____ 18.试背 19.师小结:犹如仙境一般的山镇牯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由于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出示云海的投影片)这就是云海的两幅照片,想去体会体会它的美吗? 20.生按学习第3小节措施,自学第5小节 21.集体交流报告出示检测题: A.云海的特点是() B.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和()两种状况下的云海 C.找出与如下构造相类似的词: 波涛起伏()青峰秀岭() 2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全文,找出过渡 1.师根据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庐山云雾是美的,但是作者的论述更是天衣无缝,连贯而又自然作者是靠哪些词句连接起课文的内容的呢?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二大段 3.师小结,并规定学生进行仿写:《家乡的晨雾》规定写出晨雾的特点 (四)作业 1.片断练习:《家乡的晨雾》 2.补做完作业本上的第3、4、5、6题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具体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当把重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晰地再现8.讨论第2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语句: 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9.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句:体会“刚刚……转眼间”在这句话中的作用 10.用“刚刚……转眼间”进行说话训练 A.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转眼间就() B.火烧云的变化真快,刚刚看上去(),转眼间() C.自己说一句话,用上“刚刚……转眼间” 11.出示语句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议:将以上的话改成下列这一段话,好吗?为什么? 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
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 12.指引并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13.师小结:“瞬息万变”的浓雾真的是好美呀,读了作者的解说,我们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刚刚我们通过了哪几种环节才领略到这一番美景的? 1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法 一找:找出能概括云雾特点的词 二划:划出能体现云雾这一特点的词句 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精确、生动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体现自己的赞美之情 15.生自学第4小节 16.报告交流在生报告的同步,适时地出示投影片,领略“时而……时而……”的用法 17.指引背诵 18.试背 19.师小结:犹如仙境一般的山镇牯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由于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出示云海的投影片)这就是云海的两幅照片,想去体会体会它的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