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内容体系的探索与研究.doc
14页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内容体系的探索与研究【精品文档】第 14 页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内容体系的探索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适应当代课程改革发展的一门新的学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我国原有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已难以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实施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强调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教育活动开展中必须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
但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却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里有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没有足够多的课程资源作为硬件的支持如果没有符合本地实际的综合研究活动材料(即校本课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又会陷入原有的教学模式,那么综合活动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价值因此,如何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资源,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首要问题从2001年9月开始,在慈溪市教育局直接领导下,我市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几年来已形成了全市性的行政领导网络和教研网络,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产生了不少实验成果我校在市教研室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也配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里主要就对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作一简单阐述一、课题的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兼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性质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它的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教参让我们照本宣科,即使现在有省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资源包),但综合实践课程强调的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等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学生真正喜欢的课题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在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开发汇编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内容体系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实践学习的能力三、课题的实施我们遵循“学校设定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提炼形成”的原则,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来逐渐形成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一是学校设定框架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我们确定了大的内容框架,主要体现三个融入,即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群体要求教师学生在这三个内容框架中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这样,也自然形成了对教师的一种倒逼机制,逼使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按照学生开展的活动去引导、去提炼,并最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内容二是学生自主选题在“三个融入”的框架内,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几个主题,如,我身边的自然环境(自然风光、动物世界、梦幻宇宙、四季变换等)、我身边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社区、慈溪的餐饮、慈溪的文化、家乡的节日等)、我的成长历程(我和我的同学、我的互联星空、心理热线等),按照这些主题,教师制定每学期的计划,并在学期初向学生公布学生在这些主题的引导下,自主选择活动课题,并成立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课外的时间,认真开展活动。
如我们慈溪市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有利时机,提出要建设“滨海桥城”的设想,于是有的同学提出了要研究大桥的课题教师在听取了学生的设想后,提出了建议,希望学生确立以“慈溪的桥”为主题,让学生把慈溪保存完好的古桥、现代的公路桥和在建的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都进行一次调查,通过调查,使他们了解有关桥的知识,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样不拘泥于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采取开放自主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实践学习的能力三是教师及时收集整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除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及时把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对好的活动形成文字,编入校本课程内容体系这也是学校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校本课程内容编撰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指导、提炼学生主题活动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成效通过这项教学任务,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得到了很大丰富,如我们把“慈溪的桥”、“浒山自来水水源变迁的调查”、“给植物发‘身份证’”、“慈溪的‘围垦、移民、青瓷’三大文化”等内容都经过整理编入了校本教材三、课题研究的成效通过开展开放、自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得到了开发、使用通过几年的实践活动,我们逐步积累了许多既富有教育意义和本地特色、又吸引学生兴趣的主题活动在校教科室的整理和提炼下,这些主题活动分成“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三个板块,按照各年级段的不同年龄特点,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见下表)慈溪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内容年级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三上1、断磁铁的本领研究2、多彩的肥皂泡1、校园植物的调查 2、家乡植物叶子标本制作1、玩粘土制土陶2、常用的工具三下1、晒盐2、东南风与西北风(家乡季风的研究)1、走进家乡的古玩市场(小小收藏家)2、凉风吹遍全世界(崛起中的慈溪小家电)1、小小饲养员2、孵豆芽(发豆芽)四上1、给校园植物发身分证2、植物向光性实验研究1、正在长高的慈溪 ——腾飞的慈溪城市建设2、全国首个市 ——腾飞的慈溪城乡通信1、慈溪的民间工艺(一) ——剪纸2、慈溪的民间工艺(二) ——编中国结四下1、慈溪的清明节2、慈溪的端午节1、慈溪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腾飞的慈溪教育事业2、多少名牌闯世界 ——腾飞的慈溪工业1、慈溪(三北)编织2、风筝的制作与放飞五上1、慈溪围垦文化的研究2、慈溪清水往北流—— 家乡地形的调查1、家乡的土壤2、家乡的植被3、家乡的野生鸟类1、慈溪民间制作(一) ——做草鞋2、慈溪民间制作(一) ——缉鞋底五下1、慈溪环保现状与对策(一) ——垃圾处理的调查与对策2、慈溪环保现状与对策(一) ——污水处理的调查与对策1、慈溪的名人名家2、慈溪的名胜古迹3、慈溪的革命历史1、杨梅嫁接繁殖2、葡萄扦插繁殖六上1、慈溪河网分布的调查研究2、慈溪自来水水源变迁的调查1、万亩鱼塘与慈溪的海涂养殖2、反季蔬菜瓜果与慈溪的现代农业1、劳动体验——抬与挑的技巧训练2、劳动体验——翻地与刨地的技巧训练六下1、家乡的土特产知多少2、慈溪私立学校追溯1、高速发展中的慈溪交通2、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慈溪的未来1、我为母校栽棵树2、留下美好的瞬间—— 毕业前摄影大赛这套校本课程内容为我们今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范本,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果杨存凡老师的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方案的探索”及陆孟君老师的论文《综合实践活动“变”与“新”的结合》均获得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阶段性成果二等奖(2002年12月20日中央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杨存凡老师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02年度宁波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2003.6),2003年宁波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宁波市教育局2003.6);余晓艳老师的教学案例《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宁波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2002.12),被评为2002年慈溪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2002.7);郑莉群老师的教学案例《民族服饰与文化习俗》获2002年慈溪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2002.7);孙风雷等5教师承担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获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宁波市教育局2002.11)。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许多学生也获得了很多成绩2004年省航天航空锦标赛,我校学生获省一等奖两项,二、三等奖各两项2005年宁波市航空航天比赛中,我校学生又获宁波市一等奖、二、三等奖各一项,2005年宁波市四驱车模赛中两人获得三等奖在2005年省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锦标赛中,我校19位同学参加了航空、航天两个大项其中的五个小项的比赛,五个小项全部获奖,并获得了两项航天团体前三名,取得了我校航模队组建以来最好的成绩当然,这两方面的成效只是显性的、初步的成效,更深层次的成效还在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等,这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更深更远的影响四、课题研究中的启示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这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家长的,甚至也有来自学生的,他们都局限于旧的教育模式,不敢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因此,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能够真正有效开展,首要的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我们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来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来达到学生学习角色的转换,采用家访和开家长会等形式来逐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在操作层面,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需要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教育主体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不能仅仅依靠综合实践课教师,它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只有各学科教师相互融合,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二是坚持课程资源的结合一方面,要结合各学科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有一篇课文《要下雨了》,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教学,让学生进行一次观察自然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记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这样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文本资源和实践资源结合起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劳动与技术》、《我看宁波》、《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及相关校本课程等文本资源,又要合理利用各种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考察和实践尤其要多为学生提供到绿色学校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坚持组织实施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时制,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必须采取弹性制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在组织实施中就需要结合各学科的活动安排来组合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