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 八年级数学(下)(华东师大版)第19章 全等三角形检测题参考答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274436876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9章 全等三角形 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①②④是真命题;对于③,只有两条平行直线被截得的同旁内角才互补;对于⑤,直线不能测量长度,所以也不存在两条直线相等的说法,故选C.2.C 解析:因为在△ABC中,∠ABC+∠ACB<180°,所以所以∠BOC>90°.故选C.3.D 解析:A、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和斜三角形,斜三角形又包括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所以A错误;B、等腰三角形只有顶角可能是钝角或直角,所以B错误;C、三角形的外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直角,所以C错误;D、因为△ABC中,∠A>∠B>∠C,若∠A<60°或∠C>60°,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相矛盾,所以原结论正确,故选D.4.C 解析:当∠1=∠2=45°时,∠1+∠2也等于90°.故选C.5.D 解析:题设为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选D.6. C 解析:(1)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的两个三角形也不是全等三角形,所以(1)是假命题;(2)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如果两个三角形是任意三角形,就不一定有对应角或对应边了,所以(2)是假命题;(3)是真命题,故选C.7. B 解析:A.与三角形有两边相等,而夹角不一定相等,二者不一定全等;B.与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相等,二者全等;C.与三角形有两边相等,但夹角不相等,二者不全等;D.与三角形有两角相等,但夹边不相等,二者不全等.故选B. 8. D 解析:∵ △ABE≌△ACD,∠1=∠2,∠B=∠C,∴ AB=AC,∠BAE=∠CAD,BE=DC,AD=AE,故A、B、C正确;AD的对应边是AE而非DE,所以D错误.故选D.9. C 解析:设面积为3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h,则×4h=3,∴ h=.∵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另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也为.故选C.10. D 解析:∵ △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BCA=∠ECD=60°,∴ ∠BCA+∠ACD=∠ECD+∠ACD,即∠BCD=∠ACE,∴ 在△BCD和△ACE中,∴ △BCD≌△ACE(SAS),故A成立.∵ △BCD≌△ACE,∴ ∠DBC=∠CAE.∵ ∠BCA=∠ECD=60°,∴ ∠ACD=60°.在△BGC和△AFC中,∴ △BGC≌△AFC,故B成立.∵ △BCD≌△ACE,∴ ∠CDB=∠CEA,在△DCG和△ECF中,∴ △DCG≌△ECF,故C成立.故选D.11.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假 解析:“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假设三角形一个角是30°,一个角是45°,有两个角是锐角,但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是假命题.1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13.如果,那么 假 解析:根据题意得,命题“如果,那么”的条件是“”,结论是“”,故逆命题是“如果,那么”,该命题是假命题.14.∠DBC=∠ECB或∠EBC=∠DCB 或AB=AC或BE=CD等(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题答案不唯一. ∵ △ABC的高BD、CE相交于点,∴ ∠BEC=∠CDB=90°.∵ BC=CB,要使BD=CE,只需△BCE≌△CBD,当BE=CD时,利用HL即可证得△BCE≌△CBD;当∠EBC=∠DCB时,利用AAS即可证得△BCE≌△CBD;同理:当∠DBC=∠ECB也可证得△BCE≌△CBD;当AB=AC时,∠ABC=∠ACB,∴ 当AB=AC时,也可证得△BCE≌△CBD等.故答案为:∠DBC=∠ECB或∠EBC=∠DCB 或AB=AC或BE=CD等.15. ①②③④ 解析:∵ 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DE⊥AB,DF⊥AC,可证△ADE≌△ADF(AAS).故有∠EDA=∠FDA,AE=AF,DE=DF,①②正确;AD是△ABC的角平分线,在AD上可任意设一点M,可证△BDM≌△CDM,∴ BM=CM,∴ AD上的点到B、C两点距离相等,③正确;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可知,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④正确.故填①②③④.16. 135°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C≌△BDE,∴ ∠1=∠DBE.又∵ ∠DBE+∠3=90°,∴ ∠1+∠3=90°.∵ ∠2=45°,∴ ∠1+∠2+∠3=∠1+∠3+∠2=90°+45°=135°.17. 60 解析:∵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D=∠C,AB=BC.∵ BD=CE,∴ △ABD≌△BCE,∴ ∠BAD=∠CBE.∵ ∠ABE+∠EBC=60°,∴ ∠ABE+∠BAD=60°,∴ ∠APE=∠ABE+∠BAD=60°.18. 55° 解析:在△ABD与△ACE中,∵ ∠1+∠CAD=∠CAE +∠CAD,∴ ∠1=∠CAE.又∵ AB=AC,AD=AE,∴ △ABD ≌△ACE(SAS).∴ ∠2=∠ABD.∵ ∠3=∠1+∠ABD=∠1+∠2,∠1=25°,∠2=30°,∴ ∠3=55°.19.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先判断出哪些是命题,再把命题的题设写在“如果”后面,结论写在“那么”后面.再将题设与结论互换写出它的逆命题.解: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是命题,因为(1)(2)是问句,所以(1)(2)不是命题,其余4个都是命题.(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补角相等,真命题;逆命题:如果两个角的补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命题.(4)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只有一个交点,真命题;逆命题: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真命题.(5)如果两个角是同旁内角,那么它们互补,假命题;逆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假命题.(6)如果两条射线是邻补角的角平分线,那么它们互相垂直,真命题;逆命题:如果两条射线垂直,那么这两条射线是邻补角的角平分线,假命题.20. 分析:(1)要证OA=OB,由等角对等边需证∠CAB=∠DBA,由已知△ABC≌△BAD即可证.(2)要证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需证∠CAB=∠ACD,由已知和(1)可证∠OCD=∠ODC,又因为∠AOB=∠COD,所以可证∠CAB=∠ACD,即AB∥CD获证.证明:(1)∵ △ABC≌△BAD,∴ ∠CAB=∠DBA,∴ OA=OB.(2)∵ △ABC≌△BAD,∴ AC=BD.又∵ OA=OB,∴ AC-OA=BD-OB,即:OC=OD,∴ ∠OCD=∠ODC.∵ ∠AOB=∠COD,∠CAB=,∠ACD=,∴ ∠CAB=∠ACD,∴ AB∥CD.21. 分析:由△ABC≌△ADE,可得∠DAE=∠BAC=(∠EAB-∠CA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DFB=∠FAB+∠B.因为∠FAB=∠FAC+∠CAB,即可求得∠DF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DGB=∠DFB -∠D,即可得∠DGB的度数.解:∵ △ABC≌△ADE,∴ ∠DAE=∠BAC=(∠EAB-∠CAD)=.∴ ∠DFB=∠FAB+∠B=∠FAC+∠CAB+∠B=10°+55°+25°=90°,∠DGB=∠DFB-∠D=90°-25°=65°.22. 证明:(1)连接AP,因为AE=AF,AP=AP,PE⊥AB,PF⊥AC,所以Rt△APE≌Rt△APF,所以PE=PF.(2)因为Rt△APE≌Rt△APF,所以∠FAP=∠EAP,所以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23.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D到AB的距离=点D到AC的距离,即CD=DE.再根据Rt△CDF≌Rt△EDB,得CF=EB.(2)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证明△ADC≌△ADE,∴ AC=AE,再将线段AB进行转化.证明:(1)∵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 DE=DC.又∵ BD=DF,∴ Rt△CDF≌Rt△EDB(HL),∴ CF=EB.(2)∵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C⊥AC,∴ △ADC≌△ADE,∴ AC=AE,∴ AB=AE+BE=AC+EB=AF+CF+EB=AF+2EB.24.证明:在Rt△和在Rt△中, 因为,所以Rt△≌Rt△.所以. 因为,所以. 又在Rt△中,,所以,所以所以本文为《中学教材全解》配套习题,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无偿使用。

      是原创产品,若转载做他用,请联系编者编者:0536-222339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