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一面观音像式研究 ——以汉藏造像对比研究为中心.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181787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4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一面观音像式研究 ——以汉藏造像对比研究为中心 十一面观音像式研究——以汉藏造像对比研究为中心 【作 者】李翎 【作者简介】李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博士北京 100006) 【内容提要】藏传佛教中的供养神,最早最重要的是观音,在观音的诸多身形中,又以十一面观音这一身形传入的为最早,据《西藏王统记》载,当年松赞干布(617-650)为了寻找自己的本尊神,曾派化僧去南印度等地,请来了十一面观音等像,也就是说十一面观音像式至少在7世纪就传入吐蕃作为吐蕃赞普的本尊神受到供养注:据索南才让(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教授)讲,所谓迎请观音,其实只是请来南印度的木材,然后按尼泊尔的样式雕刻的这种样式现存两件,分别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两件都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时代所造此说待考同样在汉传佛教中,十一面观音经在北周时期就有译经传入,经中也有详细的造像样式描述但通过实际调查及图像的排比,发现十一面观音像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实际上存在两个像式系统,即汉-日系统和印-藏系统本文以佛教造像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十一面观音像为中心,讨论其流传像式 【摘 要 题】佛教研究 【关 键 词】十一面观音/像式/汉-日系统/印-藏系统  一十一面观音这一身形在佛教供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注:《大正藏》20册No.1070天竺三藏耶舍崛多译《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另同一译本可见玄奘译《十一面神呪心经》中所说,称念此咒经:可得十种现世果报这十种果报就是:一者身常无病二者恒为十方诸佛忆念三者一切财物衣服饮食自然充足恒无乏少四者能破一切怨敌五者能使一切众生皆生慈心六者一切蛊毒、一切热病无能侵害七者一切刀杖不能为害八者一切水难不能漂溺九者一切火难不能焚烧十者不受一切横死另又可得现身四种果报:一者临命终时得见十方无量诸佛二者永不堕地狱三者不为一切禽兽所害四者命终之后生无量寿国又说这一神咒威力无比,即使有人犯四波罗夷(注:四波罗夷罪,又称四种根本罪,有两种含义,一是显教比丘所持之戒,略称淫盗杀妄一)大淫戒,又作非梵行戒、不净行戒、淫戒、不净行学处淫,指耽溺于女色;不净行,指自爱着染污之心所作之行业;非梵行,指染污净戒而退失圣道之不清净行故禁止比丘与人或畜行淫二)大盗戒,又作不与取戒、偷盗戒、盗戒、取学处即禁止以盗心取得非给与之物所盗之物可分三类:(1)三宝物,指佛物、法物、僧物2)人物,指世间人之所有物3)非畜物,指天神、鬼神之物三)大杀戒,又作杀人戒、杀戒、断人命学处。

      即禁止杀人,或教唆杀人杀畜牲则称小杀戒,或杀畜牲戒四)大妄语戒,又作大妄戒、妄说过人法戒、妄说自得上人法学处、上人法、过人法、妄说上人法即禁止于未体得上人法时,妄说证悟之语此四罪为极重罪,触犯者不得与比丘众共住二是指密教行者所受持之四种重禁又作四重戒即:(一)不应舍正法戒,禁止舍离正法而起邪行如来之一切正教皆当修行,并受持、诵读,无厌足之心,犹如大海吞纳百川;若分别诸乘之了义与不了义,而产生弃舍任何一法之心,及造作邪行,即触犯第一波罗夷罪二)不应舍离菩提心戒,菩提心为菩萨六度万行之标帜,犹如世间大将之旌旗;旌旗丧失则三军败北,堕于他胜处,菩萨若舍离菩提心则万行败坏,即触犯第二波罗夷罪三)于一切法不应悭吝戒,诸胜法皆如来于因位舍弃僮仆床座乃至身命,勤苦修行所得,为一切众生父母之遗产,而非属某一人所有若行者不舍正法,不离菩提心,却悭吝于正法,不愿见机惠施,其罪如同盗取三宝物,即触犯第三波罗夷罪四)勿于一切众生作不饶益行戒,菩萨发菩提心修万行,愿普遍摄化一切众生;若造作不利于众生之行,即生起障道之因缘,违犯菩萨之四摄法,乃触犯第四波罗夷罪及五逆罪,(注: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

      因此五种是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业读诵此呪一遍者,一切根本重罪悉得除灭!因此无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对于十一面观音的供养和称颂一直十分盛行对于十一面观音像的研究,事实上成果并不多,主要就是人们一开始就将十一面观音混入千手观音中,因此对十一面观音像的所谓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观音、千手观音而涉及到十一面观音,关于十一面的造像,从佛典看,十一面与千手是两类,从十一面经的描述上看,唐以前出现耶舍崛多本为两臂,玄奘同于耶本,不空本为四臂同时在唐代传入的《千手眼观音》类经中,提到这种身形的观音为一面,如智通的《千眼千臂神咒经》、菩提流志的《千手千眼姥陀罗尼身经》等,及到苏嚩罗所译《千光眼秘密法经》、天息灾《大乘庄严宝王经》等,开始描述千手(四十臂)观音具足十一面,以至有善无畏、不空的百面千手观音等所以佛经的这种变化,可以考虑是一种密教思维的产物,即十一面观音由于其威力,可以由二臂变化为四臂、六臂、八臂乃至千臂,同样一面的千手眼观音,为了实现大愿力,可以一首、三首、五首、九首、十一首乃至百万首因此作为佛教研究,要考虑造像的源头从供养像式上看,最初也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在印度最早的十一面观音是两臂、汉地最早的十一面观音也是两臂。

      而最早出现的千手观音,则多为一面,如莫高窟盛唐的148、113窟,中唐的176、115、386、144等窟,晚唐、五代、宋则更多出现一面千手观音,(注:参考彭金章《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四》,附表1、2《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83、84页而越到后期,如元以后二者的混合越流行而学者的研究似乎一开始就是将二者混在一起来对待更为重要的是在藏传佛教中至今没有出现一面千手的观音像式,如今我们所见的一面千手观音,多见10-14世纪汉-日系统所造,如藏经洞、日本大贺岛寺等所出作品,再就是清代一些汉藏合璧的寺院造像,具有强烈的汉式风格,如承德大乘之阁之千手观音大像等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以十一面观音为中心,从十一面的角度涉及到十一面八臂的变体,即背光形式的千手十一面观音,而单纯的千手观音造像(即一面千手)及千手观音经典在此不论从研究方法上看,一个是图典的对比研究,二是类型分析具代表性的就是对敦煌壁画及藏经洞出密教观音像的研究如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内藤藤一朗的《法隆寺壁画の研究》(日本大阪,1932年)、松本荣一的《敦煌壁画の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刊,1937年。

      以及彭金章的《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四》从研究思路上说,内氏、松氏与彭氏基本一致尤其在分析十一面观音像方面,都考虑到了各种头面的表现,以及头面的排列方式可以说内氏、松氏的著作是这方面先躯之作,而彭文则是有关敦煌图像个案研究的一篇佳作该文在材料方面的贡献是将相关经典中的内容作了摘录,同时对石窟存像作了表格整理,同时提出了研究对象,如观音的“姿势”、“持物”、“面数”“眷属”等另一种方法就是造像供养的流传研究如于淳芳(译音)所著《观音》一书,收集了在中国流行的大量观音类型笔者认为,前人的成果对于观音造像的经典出处、观音的样式变化,包括在民间的流传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不足之处是没有形成十一面观音造像样式系统的归纳尤其是内氏、松氏与彭氏之作,他们注意到观音的面数及排列,但遗憾的是,由于其著作中讨论的十一面观音像是某一类(地区)的样式,没有由此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尤其认为汉地十一面造像的面数排列,所产生的形式变化,是由于“《经》《轨》中对于十一面的排列无明确规定”,从而由“信徒与画师、雕塑师喜爱与否”所决定注:参考彭金章《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四》,附表1、2。

      《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76页因此文中所列单纯的敦煌存像附表无法显示造像的图像演化,从而没有注意到十一面观音所存在的传播与像式系统问题 本人一直从事佛教图像学研究,认为图像学的方法是研究佛教造像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而作为图像学研究的基础,就是要建立图像谱系尤其是佛教造像,传承有序,极少艺术家所谓的“独创”,因此在建立谱系的时候,就要考虑像式的源头,通过源头在传播过程中的流变,建立一种图像的发展谱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划分和类型划分,这是讨论图像问题最为基础的工作因此本人在前人的材料和成果基础上,对十一面观音进行了谱系排列,并在此基础上对图像作了系统的分类因此,本文所作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十一面观音图像系统研究  二一般对于密教图像的分类,往往是就手臂、头面的数量,或是姿态等进行本人在收集了大量的图像基础上,发现十一面观音大致沿着两个线索发展,也就是说观音十一个头的排列方式存在两个清晰的系统考虑到这个线索,本文在对于图像的排列时,按照十一面的构成方式进行,即将十一面观音像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十一面横向排列,一类是纵向排列在两类的排列中,考虑时间和制造地点。

      图表如下:图表的排列分为“横式”和“纵式”表中产地代码分别代表:A→汉地;B→日本(包括朝鲜半岛);C→西藏,包括古格王国时期的拉达克;D→印度(包括尼泊尔、克什米尔)进行排比的实物,横式40多件,纵式有80多件所谓横式,指的是下排的主面与身体呈正常比例,并且与旁边或上面的小面尺寸相差较大,诸小面如花蕾般排列于主面之上或其侧,如同菩萨的花冠饰物,使造像看起来并不失却原有的比例,没有怪异之感通过排比,可见横向排列的十一面观音像最早出现在汉地,时代大约在5-8世纪,是一件擦擦,也称善业泥,这种供养物大约在北魏开始出现于汉地,唐代较多横向排列的像式,出现最多的时代在8、10-12世纪,相当于武则天时代和五代、宋时期,从造像生产地看,基本上为汉地和日本(包括日本从中国请来样)这种样式的特点是:下为一面,于上环置诸小面,最上立佛面;或下为三面,于其上环置五小面,最上再立三面,中为佛面因此横式依据下层面数又可分两种;一是下有一主面,头上如花饰般环置10小面,最上置佛面,也就是说,这种像式的头面排列数量自下而上主要为1、10、1,在此称为横式i二是下有三面,即中间为一大主面,左右两小侧面,形成下3面,第二层为5小面,最上又是3小面,中间者为佛面,也就是说,这种像式的头面排列数量自下而上主要为3、5、3(有变体为:3、4、1、2、1;或3、5、2、1),在此称为横式ii。

      所谓纵式,其头面不似横式中主面与次面大小比例具有明显的对比变化,以保持造像整体不受影响,而是将头面以渐变的方式向上排列,排列的层数可达五层之多,因此十一面看起来像一个塔柱状,高高立于主面之上,使造像看起来有明显的怪异感印度造像对外传播产生影响的产地主要有西北印度、南印度及东北印度纵向排列的十一面观音像出现在印度,较早的一件为5-8世纪(注:据《印度石窟》定为7、8世纪,于淳芳《观音》(Chunfang-yu〈Guanyin〉)定为5、6世纪印度南部的坎黑利石窟造像,二臂立像,(注:坎黑利石窟位于现在的孟买北25公里处,属于印度东南地区属于西北印度克什米尔风格的铜造像为9-10世纪的一件作品,六臂立像,而对西藏后弘期产生影响的东北印波罗样式,本文找到的是一件约12世纪的铜造像,六臂立像,身体呈明显的三弯式从以上三个地区的造像看,可以再分出两种类型,一类是下层为1面者,其它诸面塔状向上排列,呈1、3、3、3、1式,如坎黑利石窟造像,本文称为纵i式;另一种下层为3面,其它诸面塔状向上排列,呈3、3、3、1、1式,多六臂像,克什米尔及波罗样式属于此类,本文称为纵ii式然后是大量的西藏仿制品,流行的时间在11、12世纪,这种像式的特点是:观音的十一面为纵向排列,面的数量由下而上基本是3、3、3、1、1,二臂像较少,以六臂像为多。

      也就是说,西藏传承的是纵ii式,来自西北印和东北印样式15世纪以后才开始大量流行八臂的立姿像17、18世纪,在8臂像的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