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2》课程标准.doc
7页《素描2》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素描2 》课程标准课程编码〔35964〕 承担单位〔美术学院〕制 定〔 〕 制定日期〔2022.10.25〕审 核〔美术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 审核日期〔2022.10.26〕批 准〔 〕 批准日期〔2022.10.29 〕(1) 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2) 课程任务:主要针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在各层次教育教学岗位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逐步培养和提高造型能力,具备一定素描表现语言和表现技法进行绘画表现的基本技能3) 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后续课程有《色彩》、《风景写生》、《装饰油画》等2.学习目标素描是绘画专业基础课中最重要的课程,它关系到视觉艺术的每一个门类,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从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壁画等到设计艺术相关专业的学习无不体现素描造型能力方面的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实践、自我钻研的方式,获得专业技能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公德的关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端正学术态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与艺术鉴别能力,培养高素质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绘画造型语言的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掌握素描的各种表现语言和表现技法,逐步建立提高造型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认识、捕捉和表现美的事物,利用造型表现这一重要绘画手段,丰富的技法启发多维创作思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3.课程设计本课程主要选取人物肖像写生训练作为学习载体,以任务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的讲解贯穿于肖像写生的实践过程中,在写生训练的过程中推动知识点的扩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依据课程性质将此课程定位为美术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素描表现对象的典型性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性,以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根本,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同时进行,利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进行系统的训练,把训练项目层次化,由易至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教育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本课程采取肖像写生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造型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注重课程设计实用化为导向组织教学。
《素描2》课程的内容结构参见以下学习领域内容与学时分配表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表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着衣(裸体)半身像写生训练1.着衣半身像(男)写生练习2.着衣半身像(女)写生练习3.裸体半身像(男)写生练习4.裸体半身像(女)写生练习1.人物头部、躯干、上肢、手部骨骼与肌肉等解剖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2.正确掌握半身像写生的作画方法与作画步骤3.手的重要性,是人的“第二面孔”4.构图的基本方法.透视关系的运用5.处理素描中的各种关系(转折关系、虚实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空间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6.重视不同质地衣纹的表现,以及与人体结构的结合7.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形成48 全身人像(人体)写生训练1. 男人体写生训练2. 女人体写生训练3.着衣人物写生训练1.头、颈、肩、躯干、四肢的扭转、穿插2.构图及人体比例结构3.人体骨骼、肌肉及其动态关系的表现4.正确掌握人体写生的作画方法与作画步骤5.学会处理素描中的各种关系6.深入能力的培养与研究7.人物精神面貌的表现8.审美能力的培养、形成72 表2课程总体设计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时项目1半身像写生训练任务1 着衣半身像写生n 理论知识:头部、躯干、手的结构、肌肉形态,比例、透视等知识。
n 实践技能: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与作画步骤确定画面整体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处理重视不同质感衣纹的结构与表现,以及与人体结构的结合通过对人体结构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头、颈、躯干及手的结构,形体扭转、穿插关系建立正确的结构、形体观念,并且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48任务2 裸体半身像n 理论知识:正形和负形素描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对人体肌肉、骨骼结构的理解n 实践技能:学会处理素描中的各种关系(转折关系、虚实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空间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深入画面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不断提高造型能力以及控制画面各种关系的能力项目2全身人像写生训练任务1 人体写生n 理论知识:头部、躯干、四肢、手的结构骨骼的结构,肌肉的形态与穿插n 实践技能:正确处理头、、颈、肩、躯干、手、四肢的关系掌握正确的作画方法与作画步骤注重人体骨骼肌肉所呈现的曲线美的塑造掌握素描全身像的基本知识点—头部、躯干、手、四肢的结构,具备对头部、手势、体态特征刻画的能力,达到形神兼备地表现对象的特征、身份、性格与精神状态的能力72任务2着衣人物写生n 理论知识:认识人体比例、骨骼、肌肉人体素描的思维模式人体素描的表现意识人体素描的表现语言n 实践技能:人物动态关系的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表现能够深入研究人体结构,准确塑造形体,表达出人物的神态,培养既能处理丰富的细节,又有整体概括的处理的能力4.教学设计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按照项目任务顺序描述课程内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共包括5个学习情景:课程目标、课程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需要使用工具(或实训场所设备)等如下所示说明学生获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与素质。
表3学习情境设计:表3-1半身像写生练习学习情境表学习情境1:半身像写生练习 学时:48课程目标通过对人体结构的研究,掌握头、颈、躯干及手的结构,形体扭转、穿插关系,建立正确的结构、形体观念,并且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造型能力以及控制画面各种关系的能力课程任务1.理解素描相关概念和表现形式,熟练掌握素描绘画工具的属性2.掌握人像写生构图的基本形式3.掌握半身像写生透视关系4.掌握素描半身像写生的表现技法5.掌握素描绘画表现的基本步骤6.提高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知识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素描各种表现技法和相关理论知识2.具备扎实的示范表现能力3.具备良好的审美和良好的艺术修养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5.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应变能力和实施能力学生知识能力准备1.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观察模仿综合能力2.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需要使用的工具(实训场所设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素描画笔、素描纸、画板、画架、衬布等表3-2全身人像写生学习情境表学习情境2:全身人像写生练习 学时:72课程目标掌握素描全身像的基本知识点—头部、躯干、手、四肢的结构,能够深入研究人体结构,准确塑造形体,表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具备对体态特征及服饰刻画的能力,培养既能处理丰富的细节,又有整体概括的处理能力。
课程任务1.掌握人物肖像透视关系2.掌握素描人像写生的表现技法3.掌握人体素描绘画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提高审美能力、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知识能力要求1.熟练掌握素描各种表现技法和相关理论知识2.具备扎实的示范表现能力3.具备良好的审美和良好的艺术修养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5.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应变能力和实施能力学生知识能力准备1.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观察模仿综合能力2.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需要使用的工具(实训场所设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素描画笔、素描纸、画板、画架、衬布等5.课程考核课程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明确课堂教学的纪律要求通过项目考评、过程考评、知识考评等,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以便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1)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训成绩和学习态度、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占比70%,期末考核占比30%,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可以纳入平时考核占比中施行,平时成绩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真实的学习水平。
对于承接项目工作任务,可采用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考核标准: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和职业素养,考核标准与本专业学生对应的就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上岗条件相结合按照国家教师资格鉴定考核,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熟悉行业或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获取教师资格证书6.课程资源(1)硬件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画板、画架、聚光灯、衬布、模特台等(2)师资队伍课程师资队伍由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组成专任教师全部具备双师资格,具有十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且具有与企业合作开展设计项目的实践经验;企业导师来自合作校企,都是资深专业人员,从业经验丰富,具备良好的项目实训指导能力3)本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教材:《素描基础》,邓坤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1年1月该教材理论知识充实、印刷质量较好,教材编写能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着重绘画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从实际应用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积极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深入思考,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习参考书:《素描的空间、形式与表现》,(美)韦恩·恩斯泰斯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该书既为初学者展现系统的知识概念,又为那些已经超越素描基础学习阶段的学生增加一些与素描用途有关的内容,具有启发性和参考价值 7.编写依据该课程标准是依据美术教育专业调研报告和2018级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