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上海市化学中考真题.docx
6页2015年上海市化学中考真题 六、选择题(共2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B. C. D.2.属于氮肥的是( )A. B. C. D.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5.生活中属于溶液的是( )A.草莓酱 B.蒸馏水 C.蔗糖水 D.玉米糊6.酒精()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B.双氧水和水 C.干冰和冰 D.氧气和液氧8.三氧化二铬()可用作油漆颜料,中的化合价是( )A.-3 B.-2 C.+2 D.+39.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10.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12.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3.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 B.稀盐酸:除铁锈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14.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15.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生石灰和石灰石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16.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A. B.C. D.17.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18.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B.C. D.19.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20.在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A.共生成0.1mol氯化钙B.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C.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D.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七、填空题(共19分)2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①现有四种常见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_________②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0.5mol水中约含____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③某反应涉及的四种分子如下图所示: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22.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①下表是、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I.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不要求计算)II.请写出一种将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III.20℃时,将20g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gIV.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23. 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①操作I是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八、简答题(共21分)24.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②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5.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_________(选填“前”或“后”)放置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I.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I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I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IV.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④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26.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c、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C 4、A 5、C 6、D 7、A 8、D 9、C 10、B11、B 12、A 13、D 14、C 15、A 16、B 17、B 18、D 19、D 20、B21、①;; ②;2:1;③1:222、①;;降低温度或加入等合理即可;68;蒸发结晶②A;B>C>A23、①过滤;和;②向溶液C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红24、①4.8;0.1525、①试管;前②③;乙;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b④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度26、①;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③ad④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 为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专门为统计人员配备计算机,实行报账、学籍、学校国有固定资产联网,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为统计人员配备U盘,对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减少和杜绝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