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25841595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 1.目的:2.内容:①分封对象②受封者义务—③受封者权利 3.作用:积极和消极二、宗法制 1.定义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4.影响: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秦朝统一  1.统一: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内容、特点)  ②中央:三公九卿 ( 职责)  ③地方:郡县制 (影响:积极和消极)(2)颁布秦律、统一法令;(3)统一货币、度量衡;(4)统一文字;(5)修建驰道、灵渠;(6)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3.秦朝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四、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君主专制演变: 趋势:君权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顶峰,相权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废除历程:(1)汉:汉武帝设置中朝(内朝), 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演化成一般的行政机构(执行机构)2)唐:设立三省六部制 1. 职能: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六部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作用: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3)宋:在中书门下之下,增设“参知政事” (分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军事),设三司使(分财政)(4)元:中书省 (5)明: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6)清:康熙:南书房雍正: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标志、目的、特点、作用)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 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历程:(1)汉: 郡国并存局面(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作用)(2)唐代:藩镇割据局面(3)宋代:1、内容:(军事:强干弱枝 、政治:重文轻武、财政:分割地方权力与中央)2、作用:积极、消极(4)元朝:行省制度(内容、影响)(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五、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代:察举制(依据:孝、廉)、征召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依据:世家门第)隋—清:科举制(依据:考试成绩)1.形成:隋炀帝设进士科,完善:唐朝 2.作用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维护奴隶主的阶级利益)一、希腊的政治制度1.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2.古希腊民主政治①产生的原因 ②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③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④评价:(积极和局限)⑤运行方式: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二、罗马法1、罗马法的起源:习惯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2、发展历程:公民法、万民法 3、《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4、评价:积极和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5、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法律体系:陪审制、律师制、诉讼制、规范的诉讼程序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革命1.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成立共和国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3.君主立宪制:①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②特点:国王 “统而不治”;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作用);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4.内阁:形成过程、权限 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原因、作用)二、美国政府的建立:1.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评价(局限性)2.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三、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标志(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四:德意志的统一:  1.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2.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特点:皇帝握有实权、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无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 两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2.两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3.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 内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5.1858年《天津条约》:内容6.1860年《北京条约》:内容  7.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经过: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②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③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过程(转折点:1856天京变乱) 2.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资本输出:允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及危害: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  1.义和团运动:口号、原因2.《辛丑条约》1901:内容、标志五、辛亥革命1.原因 2.同盟会(时间、地点、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机关刊物) 3.武昌起义 4.中华民国成立:①时间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性质、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5.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6.功绩: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时间、口号、中心、主力、两阶段、意义(标志)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标志(1921中共一大:内容)  4国共合作:原因、标志、事件(国民革命运动:北伐、失败原因)七、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1.南昌起义:标志   2.八七会议”:内容、作用   3.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内容、意义 5.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特点、意义6.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遵义会议:时间、内容、意义):意义八、抗日战争1937---1945  1.全面爆发标志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四次会战  3.百团大战:时间、地点、人物、特点、意义)4.抗战3.胜利原因:(根本原因)九、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2.过程:爆发、反攻(标志)、决战:三大战役、北平和谈、渡江战役3.意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2.标志:1848《共产党宣言》(内容、作用) 3.巴黎公社:爆发原因、性质、措施、失败原因、意义 二.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性质、结果  2.四月提纲:内容、任务3.七月流血事件:标志、表明 4.十月革命:性质、意义 5.工兵苏维埃会议:内容(一书、两发令、一政权)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 新中国的民主建设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一根两基”:①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共同纲领》:性质、职能、意义。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演变历程(初步确立→职能转化→(八字方针)新阶段→文革破坏→(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   4.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两原则、根本制度   5.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过程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革:原因、时间 、认识、评价 2.民主法治践踏表现:①②③④ 3.法治健全措施、成就 4.民主制度重建:成就三.祖国统一大业 1.台湾问题:由来 、解决办法、阻碍因素、认识 2.一国两制提出:过程、时间、概念、实践 3.香港回归:香港问题由来、过程、意义、时间4.澳门回归:时间、原因5.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九二共识)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初期外交:方针及内容、成就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目的、内容、意义 3.70年代外交:成就 4.中美关系缓和原因5.新时期外交:政策、目标、特点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两级格局形成:原因、过程、2.“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北约”1955年, “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两级格局下得世界:全面冷战和局部地区热战 表现:①1949年德国被分裂:原因为美苏冷战②朝鲜分列③1950年,战争爆发④1961---1973,美国发动越南战争⑤1962古巴导弹危机4.两级格局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过程、原因、本质6.冷战后的世界形式(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原因及表现7.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向多级化趋势发展):原因、多级力量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