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市高三期末考试试题(语文).pdf
10页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李振宏 黄河文明是和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一样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 明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更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分外 靓丽而在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人们重视 过分强调大河流域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保守属性,主要是源自黑格尔的“历史的 地理基础”概念他认为,干燥的高地与广阔的高原上的人性格是好客和掠夺,而巨川大江流 过的平原流域上居民的特性是守旧、呆板和孤僻,“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 们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 平原流域文化或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绝 对的;在类似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不同民族,其文明道路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对黄河文明的 研究我们必须回到实证的历史中,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 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一个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 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九卦是“革卦”,经文曰:“革:巳日乃 孚,元亨,利贞,悔亡意思是说,革卦象征变革,在“巳日”(祭祀的日期)推行变革并取 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后世对“革卦”及其传文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革命的正当 性和合法性 不仅社会的变革如此,对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培育也是如此,要求个体的修养、成长也要日 日求新同是孕育于黄河文明的典籍大学,就反复教诲人们要去创造,去求新大学云: “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沿革,也具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 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与人类早期几大文明相比是较为突出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长达 数千年的历史中亦没有大的进展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经过金 文、大篆、小篆到隶书仅用千余年的时间黄河文明文化形态中文字的变化、沿革,成为这种 文明变革精神、创造精神的又一个鲜明例证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进程。
在从秦到清这二千年社会历史中, 政治体制的 发展变化,使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上, 创造 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 创造了体现社会公平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创造了取代贵族世袭的 官僚制度,更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 这无疑是黄河文明求新求变精神及其 创造能力的最好例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黄河文明作为一种大河文明,要远远优 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 B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大河流域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属性是保守的,因此 一直否定属于大河流域文化的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C夏商周三代分别尊崇君主、鬼神和礼法,这种治国原则的差异,说明当时代际的文明观念已 经体现出鲜明的变革性和明显的进步性 D我们在承认黄河文明具有保守一面的同时,也应该站在整体的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角度,客 观公允地看到其所具有的求新求变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承认黄河文明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文化因素为论证前提,使论证思维更为缜密论证角度 更为全面,结论也显得无懈可击。
B文章引用古代典籍,证明黄河文明的基因中有求变求新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影响着社会层面 的发展和个人层面的进步 C文章通过古埃及象形文字数千年没有较大变化与中国汉字经过千余年变化,沿革就发展到今 天的汉字的对比,论证了黄河文明具有变革创新精神 D文章从社会的变革、个人修养的提升、政治文明的进程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论证了黄河文 明具有变革精神这个中心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地域条件限制,其居民也不可 避兔地具有守旧,呆板和孤僻的特性 B人类早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还是很深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 步,地域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已不复存在了 C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创造的四大发明在一定 程度上也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进程 D 强调现在要特别重视黄河文明中求新求变的独特之处,是为了继承和充分利用这种思想要素, 更好地推动新时期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皮根快跑 傅昌尧 村边有条河,弯弯曲曲通长江:今年,河里来了好多水。
浊浊的,浑身长满了尖牙利嘴的洪水把大堤啃得皮开肉绽,老堤不行了就筑新堤,可浑 身是脚的洪水又一口气爬上了新堤,借着风浪,洪水看到了河堤下那一缕缕无精打米的炊烟 洪水冷笑着要进村 村子里的人是从早晨开始撤离的,上级要在这里分洪,村子将被没顶 傍晚时分,始终心存不安的支书皮根第二次偷偷摸回村子,不知为什么,皮根总觉得村 子里还有人,特别是老人,他们舍不得离开,皮根从早晨到中午一直在做老人的工作最后撤 离的是一个刚死了老伴的老人,他死活不肯离屋,一手抱着老伴的骨灰盒,一手拿着菜刀 皮根的火爆脾气被点燃了,他扑上去夺下菜刀,将老人绑在门板上抬出了村 厚重的云层里竟筛下来几缕斜的夕阳,平日,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放学的孩 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 鸟雀投林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晴的声音他抬眼看 了看西天那一抹病蔫蔫的残阳,布满了血丝的双眼里流露出困兽般的悲壮其实,大堤能守到 这个地步,已经是太不容易了,可作为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 满头白发的皮根飘飘忽忽地在村巷里孑然而行,走着走着就又转到了这条纵贯南北的村 道上来。
这条道是去年刚修成的,这是最让他得意的一件业绩,可没承想却遭到住在村东和村 西的人的议论,他们说老支书有私心,因为他的女儿女婿就住在这条道旁皮根闻听心里“咯” 一下子,他真的没想到要照顾家人,可事情偏偏巧在这儿了,怎么办?皮根心说,再解释也不 顶用,今年拼了这身老骨头也要把东西村道修起来可这大水把他的一切想法都泡得没踪没 影儿了,就连脚下这条曾让他沾沾自喜的水泥道也会被冲垮皮根在村子里边走边痛苦地呻吟, 可村子里却没有人回应他的呻吟,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凄惶 黑压压的乌云把最后一线残阳也吞噬了,皮根拖着铅砣般沉重的双腿来到了自家门前, 门开着撤离的叶候一再叮嘱大家把门用铁丝铰紧,却忘了自家 家里空荡荡的,孤独和疲惫在这时一下子攫住了皮根,他不愿椰动一步,就这样坐在自 家的门上直到这时他才突然觉得,其实最不想离村的就是他自己,跟洪水一样浊浊的泪顺着 他的脸颊汩汩而下 流了一会儿泪皮根就觉得少有的轻松,是的,几十天来,唯有此时最轻松了,什么也 不用做了,等着吧,等着水来,我就和我的村子一起舒服了皮根竟迷迷糊糊地靠着门框睡 着了,他是真的累了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皮根忽然被一丝声音惊醒这声音细小,柔弱得犹如早春刚出土的 一线嫩芽,可就是这循弱的声音让他愕然而醒:难道村里还有人没辙?他顺着声音飘来的方向 疾步寻去。
那哀哀的声音似乎充满了村道,回荡者,敲击着皮根的心皮根急红了眼,按照要 求,大堤上应该马上要放炮了,洪水就会铺天盖地地下来了,可村子里怎么还有这样的声音? 这声音分明是生命在呼救,是绝望的呼唤啊! ? 皮根跌跌推撞,疯了一样寻找着,他突然大叫着:“莫慌炸堤!莫慌”可他的叫喊声 却被他早已嘶哑的喉咙给吞噬了,远处响起了最后一遍锣声,那炸药的引信已经点燃 ? 终于,皮根在村边的一个粪窖里,找到了那个柔弱的声音,龚窖里有积水,羊羔扑腾着, 湿滑的窖壁己经把它累得几乎要沉下去,当看到站在高高粪窖上的皮根时,它突然安静了下来, 像一个孩子般,羞怯地舔了舔嘴唇 ? 皮根不顾一切地跪了下去,一把搂住羊羔,这时,那令人心悸的爆破声轰然响起 ? 皮根搂着怀里的羊羔,拼命地爬啊爬,可粪窖太深了,窖壁太滑了,他太累了能够 听见洪水的咆哮声了,皮根突然奋力将羊羔抛上地面,像对他的村民一样吼着:“快跑!”往东 边的高岗上跑 ! ” ? 可那羊羔趔趄着,无法站起,哀哀地看着下面的皮根,呜呜地叫着 ? “你个窝囊废! ”皮根像往常一样,又暴怒起来,一股力量陡然升起,他猛地爬上窖,搂 起地上的羊羔便跑 ? 身后,洪水在追 (选自 2016 年 1 月百花园 ,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部分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洪水的肆虐情态,表现了洪水的凶残与无情, 也渲染了洪水即将淹没村庄的紧张氛围。
B第段通过插叙回顾了皮根在村里修筑村道的往事,表现了他虽遭受误解、非议,仍初心不 改、一心为民的胸襟情怀 C细小、微弱的羊叫声,使本已疲累至极的皮根进发出惊人的能量,舍命救出羊羔,揭示了拯 救他人即是拯救自己的深刻主题 D小说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支书皮根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也更易于打动读者 5第段画线部分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5 分) 6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材料一: 对于长期存在的厕所问题,我们如何寻找解题之钥?韩国制定公共卫生间法,对公厕实 施评价认证制度,使当地厕所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风景线美国则开放餐馆、商场等地厕 所,还要求配有残疾人厕位、“同伴帮助厕位”等 重庆市旅游系统从2015 年起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全域旅游 发展,打造了一批“设计独特、注重实用、倡导环保”的旅游厕所如黑山景区以鹅卵石装饰 旅游厕所墙面,卧龙岗景区则以单向可视玻璃做墙面,游客如厕时可欣赏风景璧山引导鼓励 社会企业参与建设,以捐建单位命名公厕,公厕显示屏还滚动播放企业公益广告。
依靠创新, 该区走出一条以厕养厕的市场化经营新路,目前该区建好的AAA级厕所,有80% 来自企业捐建 两年多来,重庆市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458 座,超过目标任务645% ,厕所存在的供给 不足、分布不均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旅游服务环境有较大改善,旅游形象有 极大提升 (摘编自重庆“厕所革命”调查:既要面子更要里子2017 年 12 月 05 日重庆日报 ) 【注】 “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 会提出习近平总书记近三年来两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 材料二: (摘编自关于苏州市厕所革命实施工作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2017年 12月 01日苏州人民网站 ) 材料三: 如何进行“厕所革命”?首先要突破简单技术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 慧回顾人类发展史,东西方关于“如厕”的文化和技术发展脉络有明显分野西方文明,自 古便重视技术的改进,水冲清洁方式加上坐便器的改进,构成西方厕所的基本演化逻辑,冲水 马桶便是其代表性成果而东方社会,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与“物尽其用”先人们从西周 时就开始探索粪便与土地肥力的关系,战国时已经掌握粪便积肥技术,汉代便有“美粪良田” 的说法。
直至上世纪中叶,粪肥依旧是中国农民耕种的法宝但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大规 模施用化肥后,土地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