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汉晋之际传统道德观念崩溃之考察.doc
7页浅谈汉晋之际传统道德观念崩溃之考察=“news_bd”> 汉晋之际的传统道德观念,指的是自西汉武帝以降逐渐形成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道德观念早在春秋战国之时,于孔子、孟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的理论之中,三纲五常的思想己经有所显现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道德体系,则是形成于西汉中叶的董仲舒之手董仲舒在其椿秋繁露.基义》中说道: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复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在这里,董仲舒将天的权威与人间秩序的建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凸显出来的是以‘住纲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而为了维系三纲在伦理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董仲舒又以五行为基础,将自然道德化,由此建构出仁义礼智信这一所谓五常的道德内容,与三纲相辅而存,构成一个完整的与封建专制政权体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 武帝以降,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同,成为维护大一统专制政权的重要保障。
但时至东汉末年,随着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崩溃和人的觉醒,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陷入危机,开始走上逐渐崩溃的道路 传统道德观念于汉魏之际由两方面出现危机:一是自董卓乱京之后政治局面的混乱使至高无上的皇权遭到猛烈的冲击,导致了君为臣纲观念的破产二是巨大的死亡造成了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增强和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导致了传统观念的衰落和瓦解 公元189年,东汉灵帝病逝,宫廷陷入政治搏斗西凉军阀董卓趁机率兵入京,凭借武力获取了对朝廷的支配权,在其篡政擅权的过程中,皇帝则成了他予以迫害的对象《后汉书董卓传》云:董卓将兵入洛阳,陵虐朝廷,遂废少帝为弘农王而立协,是为献帝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凰‘明年,山东义兵大起,讨董卓之乱卓乃置弘农王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酞,曰:‘服此药,可以辟恶rsquo;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耳!’不肯饮强饮之,不得己,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王)遂饮药而死,时年十八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虽说董卓被诛杀,但皇帝的命运并没有得到改变汉献帝先是被董卓的部将李催、郭祀等人争来夺去,成了挥舞于他们手中的猎物后来又被曹操所挟持,成为他打击对手的工具。
一旦发现献帝有反抗之举,便毫不留情地进行迫氰《后汉书.献帝伏皇后纪》记载说,自建安元年献帝被曹操挟持至许后,即被监禁起来了董贵人因其父反曹操,操便求贵人杀志‘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lsquo;状皇后见状恐惧不安,与书其父完令密图曹操,完不敢发建安十九年,此事泄漏曹操大怒,‘遂逼帝废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曰:‘公遣华欲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欲坏户发壁,牵后出帝时与御史大夫都虑坐,后被发徒跌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帝谓虑曰烯肠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杀之,完及宗族死者数百人 综上所述可知,董卓之乱以降,皇权政治开始崩溃,至高无上的皇帝被一群具有军事实力的悍将武夫肆意玩弄于股掌之中,或废或立,或囚或杀,或劫以作猎物,或挟以令诸侯君为臣纲的道德观念在残酷的现实中土崩瓦解 东汉末年是一个死神悠虐横行的年代,天灾、战乱、瘟疫、杀戮,数不清的灾难将人们投掷在生死线上挣扎、煎熬正是这一空前庞大的死亡,将人们从陶醉于献身朝廷、建功立业的追求之中震醒,面对狰狞的自然和恐怖的社会,他们蓦然发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侃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腌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年不再来,百年忽我遒汉魏之际的人们用诗的语言叙说着对生命的凄苦悲哀与无可奈何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钦美酒,被服纵与素既然生命无常,人生短促,那么,为什么还要用传统的道德节操、功名业绩来束缚自己?为何不抓住有限的人生去及时行乐,尽情地享受《后汉书马融传》曰: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身为硕学大儒,口诵圣人经典,却不愿为儒节所拘,离经叛道,举止放荡,奢乐性这正是一种摆脱束缚,尽情享受人生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传统道德规范的突破和否定在追求人生享乐和冲破传统道德规范束缚方面,作为文人领袖的曹氏父子更是不遗余九《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曰:曹操为人桃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峭,身自佩小肇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蛤帽以见宾客。
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怀案中,肴膳皆沾汗巾愤,其轻易如止匕《世说新语.伤逝》曰:‘生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rsquo;赴客皆一作驴鸣比其父兄来,曹植的放达洒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三国志魏书曹植传》曰:‘牲简易,不治威傀‘任性而行,不自雕砺,饮酒不节有一次,邯郸淳去见曹植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徘优小说数千言 当斯之时,愿举泰山以为囱,倾东海以为酒,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泅滨之梓以为筝,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厄曹植用诗的语言述说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愿望和追求而在实际生活中,一大批文人学士在三曹的带领下则将这一愿望追求变为行魂高会君子堂,并作荫华核佳肴充圆方,旨酒盈金晏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合坐同所乐,但想杯行迟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今日不极欢,含情欲待谁 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撵车飞素盖,从者盈路旁美酒佳肴、丝竹歌舞、诗赋文章、高谈阔论,传统的道德规范在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中被逐渐抛弃、瓦解 在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之下,人们的择偶标准当以德为先,夫妻之间的关系则犹如君臣,于是才有了产生于东汉时期的举案齐眉的故事。
但时至魏晋,随着对人生的重新审视和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逐,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则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而始作俑者仍是那个乱世之奸雄曹操 曹操是一个情感丰富且又放荡不羁、不愿受约束之人,在择偶和夫妻关系上也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所以,在择偶问题上他一反传统,不问出身,不问德行,只要对方年轻貌美即可卞夫人出身‘唱家,尹夫人则为丧夫之妇,至于杜氏夫人,更是从吕布的部将秦宜禄手中硬抢过来的美九《三国志后妃传注》引慨略》曰:‘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惰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惰,子惰亡于攘,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后太祖就见之,夫人方织,外人传曰:‘公至’,夫人踞机如故太祖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太祖却行,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遂不应,太祖曰:‘真诀矣rsquo;遂与绝,欲其家嫁之,其家不敢无论是抢夺他人之妻,还是让体弃的夫人另嫁他人,都是不合传统礼法规范的,但曹操则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我行我素,无所顾忌。
荀粟乃荀或之子,而颖川荀氏则是东汉后期著名的儒学世家,但身处变革时代的荀粟与出生于宦官家庭的曹操一样,在观念上同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引比说新语.惑溺》注引《粟别传》曰:荀粟常以妇人才智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镖骑将军曹洪女有色,粟于是聘焉容服帷帐甚丽,专房燕婉历年后,妇病亡未殡,傅暇往粟,粟不哭而神伤古段问曰:怕人才色并茂为难子之聘也,遗才存色,何哀之甚?’粟曰:‘佳人难再得顾逝者不能有倾城之异,然未可易遇也rsquo;岁余亦亡,亡时年二十九择偶以色为主,婚后专房燕婉,最终为情丧生,荀粟用自己的生命拆去了传统礼法在夫妻关系上的篱笆,将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打碎一地《世说新语惑溺》曰:‘生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rsquo;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可见到魏晋之际夫为妻纲的传统观念己被突破,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夫妻关系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曹魏末年的政治可以说是最为黑暗、残暴的年代之一公元249年,即曹魏嘉平元年正月,太傅司马郎父子趁大将军曹爽等奉齐王曹芳渴高平陵之机发动兵变,残酷地杀曹爽、曹曦以及何晏、丁谧、邓肠、毕轨、李胜、桓范等大批名七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
致使天下名士减半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司马氏父子又一次次地将屠刀举起,杀夏侯玄、杀李丰,杀大臣、杀皇帝,将社会演变成了一个人头滚动、鲜血四溢的大屠场如果说在曹操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年代,皇帝多少在名义上还有那么一点点尊严的话,那么,此时的司马氏则用屠刀将皇帝的威严和君为臣纲的观念削砍得干干净净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lsquo;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陆筋多哀楚,思我故时人,对酒不能言,惨枪怀酸辛这是生活于竹林时代的士人对残酷现实和险恶生存环境的强烈感受《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名士传》曰: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镭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rsquo;土木形骸,遨游一世同书《任诞》曰:‘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同书《逸》注引《魏氏春秋》曰: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拗哭而反由此可见,在残暴的社会现实面前,竹林士人也曾经痛苦地徘徊过、消沉过、绝望过但是,最终他们并没有逃避社会现实,没有失去生存的勇气,也没有倒向宗教的怀抱去追求美好幸福的彼岸世界,而是立足于现实,在弥漫着血腥味的人间世里艰难地跋涉前行。
并勇敢地面对着残酷和险恶,深入到事件的背后探究将社会变成刀光剑影、鲜血四溢的屠场的罪魁祸首 竹林士人经过深思之后认为,儒家学说是残贼天下的鬼招妖术,君王之制是制造罪恶的罪魁祸首阮籍在状人先生传》里揭露说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逛拙,藏智自神强者睽眠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其恤怀诗》亦云: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磐折执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而鲍敬言在抚君论》中对君王制度和儒家学说本质的揭露则更加深刻具体‘君臣既立,众匿日滋夫谷帛积,则民有饥寒之俭;百官备,则坐靡供奉之费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娃养游手之人,民乏衣食,自给己剧,况加赋敛,重以苦役,下不堪命,且冻且饥,冒法斯滥,于是乎在夫混茫以无名为贵,群生以得意为欢降及秒季,智用巧生使夫架封之徒,得播人,辜谏者,脯诸者,范方伯,剖人心,破人胫,穷骄淫之恶,用炮烙之虐若令斯人,并为匹夫,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使彼肆酷悠欲,屠割天下,由于为君,故得纵意也正是这种深刻的思考和揭露,让人们看清了儒家学说的残酷、虚伪的本质,使得竹林名士们毫不犹豫地摈弃了儒家学说及其传统的道德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