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版 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讲义(pdf).pdf

18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6683525
  • 上传时间:2019-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2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54 5年高考3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95 清单一 3 类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 寓着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 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 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 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 “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鉴赏诗歌,只有了解了诗歌所塑造的形象,才能正确评价其 内容,深入领会其情感 因此,高考常常以“形象鉴赏”为切入 点,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即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 形象中的思想情感,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类 别概念阐释命题方式答题思路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 形象分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 公 自 己 的 形 象,二是诗歌 所刻画的人物 形象 (1)这首诗(词)塑造了 一个怎样的形象? 试加 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 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 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 析)诗(词)中诗人(作 者)的形象特点 描摹人物→概 括人物特征 → 揭示人物的品 格、情操、思想 感情等。

      景物形象 景物是指诗歌 中描绘的自然 景物和人文景 物 诗 ( 词 ) 中的景物形象 是情中之景, 有单个景物形 象,也有由多 个景物形象组 合成的意境 (1)这首诗(词)营造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2)这首诗(词)为我们 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达到了 什么样 的 效果? (3)这首诗(词)描写了 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 诗( 词 ) 用……的意象, 描绘了一 幅……的画面, 营造了一 种……的氛围, 从而表达了作 者…… 的 情 感 (心情、心境), 起到 了…… 的 作用 事物形象 事物形 象,多 指咏物诗(词) 或杂诗中的物 象 这些物象 有的带有诗人 的主观 色彩, 有的通过诗人 人 格 化 的 描 写,曲 折地表 现诗人的品格 和思想感情 (1)×联描绘了××怎样 的形象? 试加以分析 (2)前×句体现了××怎 样的品性? (3)作者借××形象传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概括诗词 中所歌咏的物 象:①结合诗词 分析物象的特 点,关注描写用 语及评价用语 的感 情 色 彩; ②结合诗人自 身经历、写作背 景剖析所托之 情或志。

      在诗歌鉴赏中,人物形象是“形象”类试题的考查重点,因 此,我们有必要熟悉下表中的几种形象类别 形象类别相关例句 (1) 傲视权贵、傲岸 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 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 心忧天下、忧国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 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王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 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王维的《山居秋 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 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 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 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无限,不禁悲伤得 流下眼泪 诗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 矢志报国、慷慨 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作者的许多诗歌都反 映出他们忠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

      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 送别友人、思念 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7) 献身边塞、反对 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 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反映了他体察人民疾苦,反对统 治者的穷兵黩武的思想感情 (8) 缠绵悱恻、爱恨 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类试题总体阅读与解答的思路如下表: 步 骤方 法说 明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词语) 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155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道旁稚子 [宋]郑 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注]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 骭(gàn):肋骨,亦指小腿 (1)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 诗人刻画这一形 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解析 从“怕寒”“啼”“赤立”“饥”“无寸缕”等可概括出 “稚子”的形象特点 诗句把孩子与动物作比较,这就是表现 手法 答案 稚子形象:瘦弱、饥寒交迫 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稚子和凫鹜、百鸟作对比,凫 鹜肥过稚子,鸟有毛而人无衣,突出了稚子的悲惨处境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解析 从对“稚子”的描写中不难看出诗人的同情 要结 合诗句分析 答案 体现了诗人对饥寒交迫的稚儿的深切同情,如“天 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体现了诗人对稚子的深深怜 惜;对统治阶层的愤恨之情,如“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 衣”,是对统治阶层只知掠夺、不顾百姓生死行径的控诉 清单二 12 种诗歌语言风格 所谓诗歌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 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 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 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位诗人不同时期的作 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此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给 某些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并非说这位词人的 全部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 现某种风格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时,还是应当“就 诗论诗” 语言风格和诗词的风格往往有一致的地方 诗词作品的风 格包括其意境(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 语言风格种类繁 多,但就高考而言,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风格特点相关示例 质朴自然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 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 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 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 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潜的《饮酒》:“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语言质朴无华, 但于平淡中蕴含深意 续表 语言风格风格特点相关示例 含蓄隽永 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 “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 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 性的“空白”,含有深意, 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的诗 歌不直接表露情思,而是 将其藏在形象中,让读者 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 间的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 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 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清新雅致 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 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 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 快、隽永的情思 一般要 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 饰,有新意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 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小 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 套, 给 人 一 种 清 新 的 愉 悦之感 绚丽飘逸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 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美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 婉约细腻 这种 风 格 往 往 体 现 出 “曲、细、柔”的特点,即曲 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 情细如抽丝 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 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 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幽默讽刺 此在诗词中多指诙谐、风 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 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 未 冷 山 东 乱, 刘 项 原 来 不 读书 雄浑壮阔 气势浑厚磅礴,意境高远 雄伟。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 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 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 豪迈奔放 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 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 远,气势峥嵘;境界缥缈, 极目无垠 如李白的《将进酒》《北风行》 《秋浦歌》,想象奇特,用语夸 张,这些诗的特色与李白豪放 的性格相一致 再如苏轼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被公 认为第一豪放词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 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 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 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 苦恨 繁 霜 鬓, 潦 倒 新 停 浊 酒杯 悲慨凄怆 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 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 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 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此为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冲和淡泊闲逸、静穆、淡泊、深远 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 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中 旷达洒脱 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 飘逸,高洁特立 既“尽 人事”,又“安天命”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156 5年高考3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 官和权贵的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 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 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解答此题,考生要对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有所 了解 杜甫后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形成了以沉郁顿 挫为主的诗歌艺术风格 例如杜甫的《 登高》:“ 万里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 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 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不难做 出正确回答 答案 这首诗的风格特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诗 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 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解题方略] 1.思维定向 (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 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世,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 风格不一样,如李白是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但有时 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 有的清新雅致,等等 2.答题步骤 步骤一 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 顿挫、悲壮慷慨、朴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