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1035984
  • 上传时间:2022-03-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 ( )班 姓名: 高二生物作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期末复习知识点填空和背诵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内环境主要组成成分及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模型)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判断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液、血浆2.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要点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及与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②细胞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有孔道内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尿液、消化液、汗液等)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影响因素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b.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要点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 ②肾小球肾炎 ③局部代谢活动增强④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⑤毛细淋巴管堵塞(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很多缓冲对如HCO3-、H2CO3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如图所示,与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外物质交换最为密切相关的四大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2)内环境功能: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名师指导:(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2)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受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实质: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a、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负)反馈调节,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血浆pH维持稳态的机制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下丘脑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2.外周神经系统(1)组成: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①脑神经和脊神经a.脑神经:与脑相连,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b.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c.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②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③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人体兴奋时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人体安静时活动占优势;表现为心跳减慢,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a.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是一类传出神经,并非一根传出神经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神经元树突: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神经胶质细胞:(1)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2)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3)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温馨提示(1)判断某种神经活动是否是反射活动要看两个要素:①要有适宜的刺激;②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活动一般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3)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要点 反射弧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种类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生活过程中“学习”来的,后天性的反射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大脑皮层,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意义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多变的环境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谈虎色变、望梅止渴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名师指导(1)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2)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来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传导过程: 传导特点:可以双向传导,即图中a←b→c要点:兴奋的传导方向(1)在神经纤维上(离体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某一点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

      2)正常反射活动中: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要点 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原理分析要点.神经纤维膜外离子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的正常分布如图:(1)若膜外的Na+浓度升高,则膜内外Na+浓度差会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会升高(曲线中C点上移);反之,会下降(曲线中C点下移)2)若膜外的K+浓度降低,则膜内外K+浓度差会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增大(曲线中A点下移);反之,会减小(曲线中A点上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常见类型 其他突触类型: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传递过程图解传递形式: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递的传递特点:a.单向传递: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b.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教材拓展(1)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胞吐,利用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前膜回收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信息传导被阻断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的通透性,Cl-进细胞,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要点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 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a点,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b点(ab=bd),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第四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左右交叉、前后倒置)。

      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精细正比)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脊髓、脑干等的共同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图所示)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1)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2)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从而控制排尿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2学习与记忆概念:学习和记忆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实质:动物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记忆的过程(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2)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3)要想长久地记住信息,可以反复重复,并将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整合3情绪:情绪也是大脑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