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市城区2013-2030商业规划.doc
30页目 录第一章 城市概况第二章 现有规划汇总第三章 经济统计数据第四章 城市商业网点基本情况第五章 规划依据和参考资料第一章 城市概况赤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与咸安区接壤,南与崇阳县交界,西隔蟠河与湖南省临湘市相邻,东北与嘉鱼县连接,西北隔长江与洪湖市相望京广铁路和公路干线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有“湖北南大门”之称至2012年末,赤壁市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乡,全市户籍人口约52.6万人一、历史沿革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 年)设置蒲圻县因孙权作“蒲草千里,圻上故垒;莼蒲五月,川谷对鸣”的诗句而名蒲圻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手抗曹,在赤壁江段筹划了震古铄今、驰名中外的“赤壁大战”,对魏、蜀、吴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赞誉赤壁的诗句岁月悠悠,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着1700多年沿革的蒲圻撤县设市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二、自然地理1.地形:赤壁自西南至东南一带偏高,西北到东北一带略低,形成自南向北倾斜,山地、丘陵、岗阜、平原、湖泊依次排列,构成六山两水两分田。
南部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群,药姑山脉的老鸦尖、风打尖、金紫山诸峰自西向东,连绵逶迤,与湖南省临湘县、本省崇阳、咸安两县区形成天然分界线境内大小山丘共有百余座,最高为赵李桥境内的柘坪观音尖,海拔852米中部京广铁路沿线为海拔200米左右的岗地地带北部滨江湖地区为50米左右的冲积平原,最低处西良湖乡聂家泉海拔只有19.3米全县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西南起观音尖,东抵大竹山,长约62公里,宽约1-3公里为丘陵地带西起余家桥境内的中坝山,东至汀泗桥,东北抵西梁湖畔的御屏山,海拔高50-250米,个别在20米以下,系岗地平原地带,占全县版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原主要分布在赤壁、黄盖湖一带,面积约118平方公里2.地质:赤壁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的东部,文、荣凸起的中心部位总的特点是:地质简单,岩浆岩分布广泛,构造不太发育境内断裂不多,较大的有4条:母猪河断裂,南北向展布,长40公里,宽50~100米;小洛至花岛断裂,长10公里,宽10~20米;泽库断裂,与小洛至花岛断裂平行,长4.5公里,宽数米;西字城至章子山断裂,延入荣成市境,全长14公里,宽数米历史上破坏性地震的震中都不在赤壁境内3.水系:蟠河、陆水、汀泗河自南向北纵贯全镜,与黄盖湖、柳山湖、西梁湖等大小湖泊相连,并注入长江,构成黄盖湖、陆水、西梁湖3大水系。
长江过境江段:自黄盖湖白沙洲入境,西东流向,经太平口、九宫庵、黄家码头、垸子洲、赤壁山、流经咀湾、窑咀、余家墩、蔡家墩、月堤角至洪庙口汇陆水出境,全长12.54公里,是本市上通川湘,下达汉沪的主要航道黄盖湖水系:由蟠河(亦名新店河)汇合柳林港、松峰港、伴旗河、益阳港诸水注入黄盖湖构成全流域面积1553平方公里,市境内456平方公里主流蟠河发源于十字坳,全长57.2公里,流经赵李桥、新店、余家桥3个乡镇,注入黄盖湖,经鸭棚口、铁山咀,于太平口外洲入江陆水水系:由主流陆水纳白石港、赤马港、霞落港、白莼港、八蛇港、栗柴港、斗门港诸水注入长江而构成,全流域面积3950平方公里主流陆水,以源于鄂、赣两省交界处幕阜山北麓的通城县黄龙山,全长183公里,河面平均宽约100米,流经通城、崇阳、赤壁、嘉鱼4县,由洪庙注入长江上游称隽水,自崇阳、赤壁交界处洪下起称陆水,又名蒲圻河,以三国东吴大将陆逊曾驻军于此而得名在本市境内长84.5公里,为长江中游较大支流之一4.物产:赤壁市气候温暖湿润,地貌结构复杂多样,为各种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环境全市现已查明的生物资源有2024种其中,树种300种,花卉115种,农作物品种358个,蔬菜品种60个,药用动、植物678种,天敌资源133种,水生生物180种,野生动物51种,珍稀动物52种,畜禽30种,草类67种。
素有楠竹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猕猴桃之乡、鱼米之乡的美称1)楠竹之乡据调查统计,赤壁市目前有竹类共57种,以楠竹为主,主要分布在南部低山区,面积30万亩,楠竹蓄积量5280万根,年采伐量440万根楠竹品质居湖北省之首,1977年8月23日联合国考察组到随阳考察楠竹,被联合国列为东南亚楠竹试验基地,其用途十分广泛,能制成家具、乐器及各种工艺美术品和生活用品等100多种竹制品其中,提蓝、花篓、竹帘、扇子、筷子等10多个品种,远销日本、意大利、东南亚和香港等国际市场其他竹类还有淡竹、刚竹、水竹、紫竹、慈竹、麻竹等2)茶叶之乡赤壁市种茶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宋景德年间(1004-1007)便有成批茶叶运往边疆销售,清代羊楼洞茶庄达80余家,销成品茶50万担,价值白银1300万两清代蒲圻文人周顺倜所作《莼川竹枝词》中说:“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就是对当时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全市茶园面积6.1万亩,年总产10720万吨,产值6348万元,是全国十大商品茶基地之一茶园分布在全市14个镇办场区的718家生产单位随着国营羊楼洞茶场的民营化改革,全市现已无完全意义上的国营茶场了。
据调查,全市买断经营权15年以上的茶园达到10000亩,占全市茶园总面积27%;其余均为个体承包经营3)苎麻之乡苎麻为赤壁市每年输出的大宗商品之一,据清末文献记载:“湖北省产苎麻,以武昌、蒲圻为其主产地,品质以蒲圻城关、新店出者为上品”目前,苎麻以“细叶绿”为主,纤维支数高、品质好,苎麻面积达到11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苎麻基地之一1997年起从湖南沅江引进“湘苎二号”种植,现已发展10000余亩4)猕猴桃之乡中华猕猴桃是赤壁市珍贵的果树资源,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赤壁市中华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5万亩,是全国第二大生产基地全市现有猕猴桃专用保鲜库5座,年保鲜贮藏能力为70万斤5)鱼米之乡赤壁市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据调查,全市农作物品种358个,其中,粮食作物321种,油料22种,棉花10种,绿肥5种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红豆、大麦、豌豆、蚕豆、高梁、荞麦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芝麻、花生绿肥主要有小叶红花、大叶红花、兰花苕籽等2004年粮食总产量为21.16万吨养殖水面以湖泊、塘、堰、水库为主可养水面为19.28万亩其中,湖泊8.18万亩,占42.45%;水库6.87万亩,占35.65%;塘堰2.93万亩,占15.2%;江河港渠1.3万亩,占6.75%。
2004年全市水产品总量为32140吨三、城市交通赤壁,是区位优越的交通要地,处于我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赤壁位于湘、鄂、赣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和武汉、黄石、岳阳等大中城市的经济技术幅射圈上,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兴建)、107 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黄金水道万里长江依境而过,拥有长江赤壁深水码头,又是国际旅游轮的停靠点四、经济社会概况据初步统计,2012年,赤壁市完成生产总值达到244.5亿元,在湖北省排19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排全省第3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高于咸宁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07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1.31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0.12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4.6:49.4:36.0调整为13.5:49.6:36.9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服务业以及非营利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0%、7.5%、1.5%、12.9%、12.4%、9.9%和6.3%。
2012年,赤壁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8亿元,比2011年增长17.1%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71.04亿元,增长18.9%;乡村实现零售额11.54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9亿元,增长2.3%;零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2亿元,增长19.2%;住宿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亿元,增长6.3%五、商业发展历史赤 壁历来为鄂南边陲商品的重要集散地自明清时期,由于陆路交通尚不发达,商业集镇大都傍水而建,其主要分布在县城和县下的新店、车埠、黄龙、石坑、汀泗、 泉口等六镇,以六镇为主要商品集散地商品以羊楼洞的红茶、新店的苎麻、车埠的棉花、鱼类、石坑、汀泗的竹木,黄龙、泉口的稻米为主,其商品大多数量自产 自销随着交通业发展,商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发展形成了茶庵岭、中伙铺、神山、官塘、赵李桥等十二个商业小镇清道光年间,羊楼洞成为国内著名的茶叶市场,民国初年,农副土特产品盛销武汉,换回日用工业品,贸易往来活跃,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蒲,贸易萧条,建国后,国营,供销合作商业得到发展,1958年后,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市场供应紧张,体制多变,发展时有起伏,1978年后,通过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开放流通渠道,市场由单一型向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转化,横向经济得到发展,茶工商、麻工商、林工商等多种产、供、销一体化联合经营形式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
六、旅游资源赤壁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古今兼备的历史文化,有山水兼备的自然风光中外闻名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赤壁名胜风景区位于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在三国旅游线和三峡旅游线的交汇点,景区内赤壁摩崖石刻、赤壁大战陈列馆、周瑜石雕像、诸葛亮拜风台等三国历史遗迹引人入胜,是我国古代战役中唯一保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引进山东文尔达集团投资3.1亿元正在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陆水湖紧靠市郊,湖中大小岛屿800多个,有小于千岛湖而秀于千岛湖的美誉,景区内有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基地之一,近年来,引资新建了神龙岛、凤凰岛、好 运岛、民俗乐园等景点引进香港中恒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正在建造一处集飞行培训、飞行体验、通用航空飞行、健身疗养、休闲度假、娱乐观光和文化感受于一体的 大型综合性旅游服务基地大自然的艺术殿堂--玄素洞,位于雪峰山下,陆水湖畔,是著名的喀斯特溶岩地貌景观被誉为神泉的五洪山温泉位于市郊,水质清澈,无菌无毒无沉淀,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氡、锶、锂等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三十多种引进中国中旅集团兴建一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集休闲、养生、度假、娱乐等功能为一体龙佑赤壁温泉度假区此外还有避暑休闲胜地雪峰山庄、民风纯朴的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及葱葱莽莽的随阳竹海等,形成了“观赤壁、游陆水、探溶洞、宿雪峰、浴温泉”的旅游格局。
2012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68.6万人次,增长26.2%;实现旅游总收入18.51亿元,增长32.1%,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62万元,增长3.3%旅游外汇收入982.7万美元,增长3.2%第二章 现有规划汇总一、《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战略定位打造“四大中心”,即区域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奠定“三区”地位,即中西部城镇化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两型产业集聚区、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连接区;重点发展新型制造业,着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农业,打造“2+4”工业产业集群,提升“一城三区”旅游品位,构建三大农业产业体系,构建“124”城镇发展格局;奋力实施“44321工程”,即全市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