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胡尔图辉腾》的故乡.pdf
1页这歌声似曾相识,我一定在哪里 听过这歌声,高亢,悠长,舒缓, 寥远每一个音符,就像是有着穿越 空间的力量,仿佛唱到了天边,在云 朵上飘扬,在草原上、天地间回荡, 又像是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仿佛唱 到了人的心里,触摸到你内心最柔软 的那部分 这 是 著 名 的 蒙 古 族 民 歌 《牧 歌》 ,原名 《乌胡尔图辉腾》 此刻,我又听到了这首歌,而 且,竟然就是在它的故乡——内蒙古 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 蓝 蓝 的 天 空 上 飘 着那白云”这里的风景,果真如歌里所唱的 那样,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 而那云,与我在别处见到的有所不 同它们无处不在,草原的上方,公 路的前方……就像一团又一团雪白的 棉花,连绵成片,铺展在天空这块蓝 色的幕布上,仿佛我们走到哪儿,云 就跟到了哪儿它们不会摆出一副高 高在上的姿态,需要你抬头仰望才可 以,而是就在你的眼前,与人亲近得 很,仿佛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它 们固定了悬浮在半空中一般它们也 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刚刚还是 烈日高照,转眼间,大片云朵聚拢过 来,没准,瞬间有雨滴落下真如娃 娃的脸,说变就变听这里的人们 说,在草原上,你甚至可以看出哪朵 云要下雨。
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呼 伦湖,90%的面积位于新巴尔虎右 旗 境 内 我 们 到 达 呼 伦 湖 边 的 时 候,天空飘起了一点小雨,厚厚的 云朵笼罩在水面上,让美丽而宁静 的呼伦湖,又多了几分神秘湖边连 接 着 低 矮 的 山 , 山 伸 进 了 水 中 , 形 成 三 面 环 水 的 悬 崖 悬 崖 矗 立 , 湖水平静,皆静默不语然而,无 声中似乎又包含着千言万语,诉说 着这片湖水的历史,这片土地的故 事,以及所有的沧海桑田不远处 的湖面上,立着一座高二十米左右 的石柱,据说,成吉思汗当年曾将 自己的马拴在这石柱上,于是后人 称之为拴马桩就像是一位饱经沧 桑的老祖母,见识过无数次自然的 变动,人世的变迁,但呼伦湖却将 所有的一切藏在心底,只是静静地 守候在这片土地上,庇护着自己的 儿女 位于阿拉坦额莫勒镇东南的乌兰 诺尔,则是鸟的世界这里随处可见 飞翔的鸟儿在蒙古语中,乌兰的意 思 为 “ 红 ” , “ 诺 尔 ” 的 意 思 为 “湖” 每到秋天,湖边的芦苇花开, 就如同泛起红色的波浪我们来此地 时值夏天,芦苇正绿,风吹来,丛丛 芦苇向同一方向弯下了腰,如同泛起 阵阵绿色的波浪,又好似在一起弯腰 点头致意远方的来客。
放眼望去,蓝 天白云之下,湖泊辽阔,水草丰美, 湿地连绵乌兰诺尔没有吝惜自己的 美好,而是敞开胸怀,为南来北往的 鸟儿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栖息地:冬 天来临,鸟儿们飞向温暖的南方,春 暖花开之际,它们又飞回北方,途 中,便在此栖息、繁衍对于鸟儿们 来说,乌兰诺尔是柔情的天堂白云的下面盖着 雪白的羊群”这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 马新巴尔虎右旗是呼伦贝尔的牧业 四旗之一 那天,我们来到达赉苏木的牧户乌斯日乐图家中做客乌斯日乐图利 用自家的牧场发展起了牧户游草原 上坐落着几座蒙古包,一座用作了厨 房,另外的则用作招待客人的餐厅 等离蒙古包不远的地方,有马圈与 羊圈,这些都是乌斯日乐图家的远 方的客人来到这里,除了可以品尝独 特的草原美食外,还可以体验剪羊 毛、挤马奶、熬奶茶等蒙古族牧民的 日常生活 我们刚到乌斯日乐图家的牧场 上 , 就 被 一 只 小 牛 犊 给 吸 引 住 了 那只小牛犊的身体是褐色的,脸却 是白色的,见到陌生人来了,也不 怕生,依然悠闲地走着乌斯日乐 图拿来一只大号的奶瓶,给刚刚出 生才五十天的它喂奶小牛犊含住 奶瓶上的奶嘴,立刻咕咚咕咚地吮 吸起来当奶瓶被从它的嘴里拿走 时,小牛犊显得十分不情愿,竟然 追 着 乌 斯 日 乐 图 手 里 的 奶 瓶 跑 过 来。
这样可爱的举止,与人类的小 生命并无二致 草原上的动物,一方面维持着牧 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它们又是 牧民最好的陪伴者,牧民与它们之间 有着深厚的感情据说,牧民们能认 得出自家的每一只牛羊,有的还给它 们都起上了名字《乌 胡 尔 图 辉 腾》 和唱牧歌的人们新巴尔虎右旗有着“牧歌故乡” 的美誉,因为扬名海内外的蒙古族民 歌 《牧歌》 就诞生在这里而在这首 名曲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巴尔虎是蒙古族古老的游牧部 落1732 年、1734 年,清政府分两 批从布特哈和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 将巴尔虎部落迁来呼伦贝尔驻牧,为了区别,称先前迁来的为“陈巴尔 虎 ” , 两 年 后 迁 来 的 即 为 “ 新 巴 尔 虎” 在呼伦湖西北,有两处分别名 为乌胡尔图和辉腾的碱泡子百年 前,新巴尔虎人便在这里过着宁静的 生活当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 了然而,因为男青年去服兵役和女 青年遭遇火灾,从此天人永隔悲痛 万分的男青年,于是写下了这首动人 的 《乌胡尔图辉腾》 百年来,这首 民歌一直在巴尔虎草原上流传后 来,作曲家安波先生将其改成了今天 的 《牧歌》 那天晚上,我们观看了以 《牧 歌》 的诞生为故事原型的电影 《乌胡 尔图辉腾》 。
当影片中的 《牧歌》 在 黑暗的放映厅里响起时,没有人不被 这深情的旋律所打动那高亢、舒 缓、悠长、寥远的歌声中,包含了多 少丰富的情感——有相恋的甜蜜,也 有失去的痛苦;仿佛是在草原上憧憬 着美好的幸福生活,又仿佛在对着蓝 天白云倾诉生活里的艰辛苦难这歌 中,有人们对于这片草原的爱,和那 份深深的眷念 在乌胡尔图辉腾后代们的放声 高歌里,我听到了那份眷念那几 日,我一直被草原悠扬的歌声包围 着吃饭的席间,不知是谁起了个 头,于是,一首接一首与这片草原 有 关 的 歌 曲—— 《牧 歌》《这 片 草 原》《呼伦贝尔大草原》《辽阔的草 原》 …… 便 回 荡 开 来 , 停 不 下 来 “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洒在草原 上多么爱煞人……”歌声就像是从 他们的心灵深处喷涌而出,唱出了 他们对这片草原的理解、热爱、沉 醉、自豪不经意间,一回头,我 看 见 有 人 在 悄 悄 地 抹 眼 泪 , 刹 那 间,我不由得想起了那著名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 《乌胡尔图辉腾》 的故乡舒翼国人重传承大事小情,喜欢讲个 “正宗” “吃饭”这件“民以食为天”的 大事,当然亦莫能外。
每到一处,寻当地 名吃,必问:谁家最为正宗?地方名吃异 地开店,也往往要挂上“老字号”的牌 匾,大肆宣扬一番正宗的血统,才能门庭 若市早些年,流行以“正宗”二字入招 牌, “正宗山西刀削面” “正宗杭州小笼 包” “正宗川菜” “正宗粤菜” ,令人目不 暇接这些年“精准营销”思想深入人 心,凸显自己“正宗”的文案也越发细致 起来,譬如前些年重庆小面火爆北京,新 开的小面馆上打的头衔都是“重庆小面二 十强” “重庆小面排名第八名”等,远远 望之便觉正宗、科学、缜密 然而有正宗就必然有不正宗中国地 大物博,风土人情各异一地之口味出于 一方之水土,养育一方之口腹,真正的 “正宗”之味,未必能合外地人的口味 而且高铁四通八达、飞机廉价快捷、快递 朝发夕至,也只不过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 情,早年的交通通讯都并不发达,在中国 一端望另一端,迢迢如东欧望西欧、北美 望南美, “正宗之味”更是无从探寻一 家地方风味开到家门口,几十年吃成了童 年回忆,如今突然听说并非正宗,这种事 早已见怪不怪了 比如早年我的东北老家遍布“正宗加 州牛肉面”馆子,用的是粗圆面条,配上 酥烂的大块牛肉浇头,撒上一把香菜因 为牛肉浇头颇为浓郁,粗面大肉也合了豪 快的民风,便风行一时,我也很中意,还 颇为意外美国人民吃面竟然还知道加香 菜。
直到后来有朋友去加州,托人一问, 才知道加州似乎并不吃牛肉面与之可有 一比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正宗兰州拉面” , 开遍全国大街小巷,甚至连招牌都几乎是 清一色的蓝底白字,不知是不是从“蓝” 州之名得到的灵感然而去过兰州才知 道,兰州当地并没有“兰州拉面”一说, 而是叫“兰州牛肉面” 然而无论是加州牛 肉面还是兰州拉面,虽然和“正宗”都扯 不上半点关系,但也不能说是难吃:前者 有着与加利福尼亚大异其趣的醇厚与实 在,后者至少是方便快捷、实惠果腹 另一桩“正宗”与“不正宗”的公案 要数煎饼果子这一道源自天津的小吃, 如今已经风行了全国各地,但凡是有小推 车扎堆的市场,一定能找到煎饼果子的摊 位然而在天津人民看来,能算得上正宗 煎饼果子的,出了天津实在凤毛麟角 我的天津朋友告诉我“正宗煎饼果 子”的几条铁则:一是必须用绿豆面做煎 饼;二是里面夹的东西,所谓“煎饼果 子”的“果子” ,指的就是油条,而经常 能吃到的“薄脆”应该叫作“果箅儿” ; 三是除了“果子”或者“果箅儿” ,不可 再夹其他东西,市面上诸如夹香肠、夹培 根、夹鸡柳、夹生菜叶等等,都是邪魔外 道而就我个人而言, “夹油条为正宗” , 我是认可且服气的,因为我老家确实也只 把油条叫果子;但说不能夹香肠,我又有 些难以苟同了,我觉得不仅要夹香肠,而 且只能是五毛一根的火腿肠,一口下去满 满的淀粉感和便宜味儿,才是当年的老味 道。
后来再将此转述给其他朋友,朋友也 大惊:在她看来,夹薄脆和生菜叶才是正 宗,软煎饼裹着硬薄脆,配上脆生水灵的 生菜,刚出锅口感泾渭分明的第一口,才 是煎饼果子的醍醐味…… 北味如此,南味亦然若说南方小吃 里最有“正宗”之争议的,恐怕要数麻辣烫早些年我在沈阳老家,第一次接触麻 辣烫,乃是在路边的推车摊位上,各色蔬 菜菌类肉类粉类,串成串,一一陈列在红 绿蓝三色的塑料小筐里,旁边煮着一锅红 油油的辣汤挑好的菜煮出来,去了竹签 子,连汤带水地倒在小铝盆里,口重者还 可再加豆瓣辣酱各色食材饱蘸汤汁,吃 时“稀里呼噜”如吃面一般,胆大者还可 啜饮两口辣汤,一股特殊的烟呛味令人欲 罢不能过些年到了北京,忽然发现在北 京吃麻辣烫,盛到碗里竟然没多少汤,上 面还撒了厚厚一层芝麻酱,一看就是嗜芝 麻酱如命的北京人民的自创,吃起来每每 给我一种在吃北京火锅的错觉这种差异 令我心里颇为忿忿,而且莫名地觉得肯定 是老家的麻辣烫更为“正宗” :火字上面 一个汤,没有汤何来麻辣“烫” ? 又过些年,有机会踏上巴蜀大地,第 一件事便是向当地朋友询问:哪里有正宗 麻辣烫吃?说的时候把“正宗”二字咬得 分外清晰朋友听后哈哈大笑:你们外地 人,一个一个都是来了就要吃麻辣烫,我 们这边现在流行吃冒菜、吃串串、吃老火 锅,不知道哪个是你们说的“麻辣烫” ? 一番话说得我心头一凉:墙里开花墙外 香,循香逾墙而过,却发现墙里花已化作 春泥……于是心灰意懒,麻辣烫的有汤无 汤之争,也就懒得追问了。
还有,正宗的肉夹馍到底加不加青 椒?正宗的过油肉到底放不放醋?正宗的 沙县小吃到底有没有煲汤?正宗的东北锅 包肉是用番茄酱还是糖醋汁……说到底, 正宗与否真的很重要吗?吃的世界其实真 的很单纯,只有“好吃” “不好吃”两句 而已当我们较真食物的正宗与否时,或 许并不是一定要在口味上争个高下,只是 为了给自己记忆中的味道争一个名分吧不正宗的好味道贾飞黄烧火的草,家中的宝 说草是宝,多数人都会摇头有 句俗话说得好: “河有两岸,事有两 面” 草在城里人眼里虽不受待见, 可在乡下人心目中,过去那可是家家 户户天天离不了的必需物 乡下人一进门就能见到铁锅炉 灶,炉灶里的炉膛一天到晚火烧火 燎,冒出的黑烟能把家里的墙壁熏上 一层黑灰因为一日三餐、烤火烧炕 等均离不了火,要烧火就不能没有烧 火的草从农家人进门七件事的排序 上可以看出,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总 是第一位的柴与草连在一起,就是 乡下人烧火的柴草只要能在灶内发 出热量,无论什么形状、大小、粗 细、长短,都可称其为烧火的草离 开了它,农家的日子就没了热乎劲 儿由此可见,烧火的草,在乡下人 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