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章 行为治疗模式.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9710437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1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行为治疗模式(一)基本概念与假设 1.行为与行为反应模式:有机体在接受外来刺激后,经过记忆储存室中的学习经验,知觉力以及自我认同的过程,而做出最后的行为决定,最后有机体的行为反应发生; 2.人性观:人是被环境和遗传决定的反应或有机体;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产物;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人的行为是学习来的 3.基本假设:①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行为是指一般性的行为包括思想情感和身体动作行为的变化由案主的成熟,学习和中枢神经的变化而来②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③行为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④重视与问题相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案主的偏差行为或症状作为治疗对象二)基本方法与技术1.收集基础资料:案主当前面临问题有关资料,为以后的治疗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和记录;在观察时,工作者有几种方法可以选择:①固定时段观察工作者选择与案主行为相关的某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时段察②随机时段观察工作者随机抽取某一时间,对案主的行为进行观察③联合时段观察即工作者采取固定时段观察与随机时段观察相结合的办法记录是指工作者将观察到的案主的行为情况以文字、图像或者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

      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行为的次数或频率,行为出现的时间,行为的强度等内容2.设计评估方案:是治疗前所必不可少的步骤,评估方案的设计有利于:检验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的科学性、客观性设计评估方案可分为三种:(1)A-B设计(又称前——后设计) :A代表治疗实施前的观察记录,B代表治疗后案主的行为记录但是即使B的情况和A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也不表明改善是由于治疗引起的,因为还可能有一些治疗外的因素引起了案主行为的改变所以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可信度不高2)A-B-A-B设计(又称逆转设计) :就是在第一个A-B阶段完成后再加入第二个A-B部分如果由于治疗的介入而导致了案主行为的改善,而当治疗撤除后,行为又回复到原来的情况,表明治疗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原因在治疗的有效性确定后,再继续施行第二个阶段的治疗;(3)多种基础设计:在该设计中,只有其中一种行为或其中一个人的行为先行接受治疗,其他的行为或其他人的行为仍然做基础性的观察和记录①一个人的几种行为②几个人相同的行为③同样行为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表现3.治疗的方法与技术:行为治疗模式特别注重治疗的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并且力图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特定的程序,这是该方法的优点之一。

      1)操作性技术:操作性技术主要处理与有条纹肌肉和骨骼系统有关的自发性行为例如走路、谈话、工作、学习等具体可分为:正增强法;负增强法;差别增强法;消除法;反应塑形法;惩罚法;分解法共七种①正增强法:在某种行为发生之后给予奖励性刺激,以增强或维持某一理想的行为其功能是促进该行为的增加②负强化法:目的与功能与正强化法相同,区别在于不是给予正面的奖励,而是在行为发生之后,马上给予案主减少原有的痛苦,或使之避免原有的厌恶刺激,即负性奖励③差别增强法:在理想行为出现时给予奖励刺激,在不理想行为出现时,扣除原先的奖励刺激,可以增强或维持理想的行为,同时减弱或消除不理想的行为④消除法:当某种行为出现后就扣除原有的奖励,以减弱或消除不理想的行为⑤反应塑形法:也叫相继渐进法在出现近似目标行为时给予奖励,以建立新的目标行为介入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第一,订立目标行为 第二,选择有效的奖励刺激方式第三,找出与目标行为相似的行为第四,奖励基本行为 第五,逐步奖励近似目标的行为由基本或容易处开始第六,如做出非近似目标行为时则停止奖励第七,奖励目标行为⑥惩罚法:在不理想行为出现之后给予厌恶刺激,以减少或消除该行为的发生。

      ⑦分解法:把所需要完成的目标行为分解为一连串的程序或步骤,使案主能循序渐进的达到目标必须先制定目标行为,再按案主能力分解2)反应性技术:反应性行为通常是与反射性反应和非自主性行为有关的,例如内分泌、焦虑、性冲动和不随意肌肉的活动,包括流涎、眨眼和抽筋等反应性技术大部分都是受古典性条件制约所启发①反制约:是用一新的制约反应取代原有的不理想的制约反应,而新的制约反应正好与原有不理想的制约反应相反②系统减敏法: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案主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案主以安全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步骤:松弛训练,设计焦虑等级量表,系统脱敏③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案主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果反复如此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 ④泛暴疗法:泛暴疗法包括想象的和真实的两种,前者称为内爆疗法,后者叫真实接触让案主想象或真实地面对大量引起他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直至他最后惯于这些刺激为止3)综合性技术①自我管理与引导:1教导案主学会面对困境时的处理方法与技术2 包括:自我约定:指案主自己制定管理计划,选择可行目标。

      自我监控:正确而详细地观察与记录自己的行为行为日记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案主自己将与计划相关的行为记载下来,并对相关的因果关系加以评论自我酬赏:当案主完成计划中的某一目标后,可以进行自我酬赏,强化案主的自我管理与引导方式以及改变过的行为②示范法:1人不是单靠试错的方式学习,人能通过感应方式代入学习过程,所以观察学习和模仿也是学习行为的一个途径2类型:现场示范:案主和示范者处在同一时间、空间内,案主观察示范者的行为现场示范对案主的影响最大,案主模仿的可能性也最高象征性示范:又称符号示范,即示范者的行为显示在影片、录象带、录音磁带等记录装置上,对案主的影响力没有现场示范的大内隐性示范:想象中的行为3结果:学习新的行为技巧并表现出来;抑制恐惧反应;促进反应的发生,③果敢训练: 1是行为治疗最常见的一种社会技能训练2目标是:提高案主在某一情境中采取果敢行为的能力引导案主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他人的感觉或权力,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不是要去攻击别人,而是使案主能够畅快地表达感受和想法,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形象④松弛训练法:1主要是教导案主如何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该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放松肌肉和心境松弛训练法常常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2分为三种:深度肌肉松弛法:是通过收紧与放松身体不同部分的肌肉以使人更好地体会其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状态,并学习放松全身的肌肉直接松弛法:直接让每组肌肉顺乎自然地慢慢放松练习时省去收紧肌肉的部分意象松弛法:通过想象处于一种舒服与安静的状态中,以此放松自己⑤多模式治疗法:1多模式治疗法的理论前提是人类的复杂人格可分为七个主要要素:B=行为,指外显的可观察测量的行为;A=情感反应,指情绪、心情与强烈的感觉;S=感官知觉,指五种基本知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I=心像,指案主如何看待白己,描述自己; C=认知,指有关形成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及信念的洞察力、哲学观、意见及判断力I=人际关系,指与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D=药物、生物功能、营养以及运动,该要素所包含的不只是药物,同时考虑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运动型态2五项原理:人们的行为与人际互动行为都脱离不了BASlC ID这七个要素的领域;这七个要素彼此相关,必须视为一个互动的系统;有系统地评估这七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情形,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完整的治疗法涉及必须矫正这七个要素中的特定问题;心理困扰是诸如感觉的冲突、认知的误导、缺乏人际技巧、外在存在着压力源等因素下的产物。

      3治疗过程:首先要广泛评估案主在七个要素方面的功能状况其次检查不同要素问的互动关系,目的在于找到困挠案主问题的症结点,使工作者更加充分地了解案主并设计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最后,根据案主独特的不同需求与期望,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多模式治疗法在治疗技术上采取折衷主义,即他们只使用那些对于特定问题已经证实具有疗效的技术4.增强物的使用与强化程序:在行为治疗模式中,工作者为了鼓励案主继续采取某种行为,常常会使用增强物     增强物分为两类,初级增强物和次级增强物前者指可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东西,如食物、饮料和睡眠等,适用于年纪较小、智力较低的案主;而后者可以满足人们精神、社会和心理上的需要,增强物的使用应注意如下几点:①理想行为出现后应尽快给予奖励②给予奖励前要让案主知道他为何接受奖励③当某种增强物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其效果会减弱,必须转用其他有效的东西,或把多种奖励放在一起让案主自行选择④注意增强物是否适合案主的年龄、兴趣和意愿⑤留意奖励是否过多或是太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