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尝试(格式)2.doc
3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尝试(敦煌市第二中学,敦煌,736200)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语文教材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如下尝试一、 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含的心理健康素材 语文虽然不是专门的心理教学书,但它所蕴涵的心理教育资源犹如地下宝藏,比比皆是,取之不尽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写,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归类,我将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因素挖掘、整理出来,因材施教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以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来看:学习《童年梦痕》单元时,我引导学生从《雪地贺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拣麦穗》、《童年絮味》等课文中了解不同时代儿童的生活情景、生活感受和童年趣味,唤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咀嚼品味美好的童心、童趣,唤起他们保持美好的童真的愿望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人间亲情,莫过于父母之爱,没有丝毫的功利,没有半点的奢华但是现在有些青少年无视父母的爱甚至因为逆反不愿接受家长教育《亲情歌吟》单元,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那吃力地攀上月台的背影,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无所畏惧地与警察较劲,为儿子讨回了心爱的小人书的平凡母亲,还有《养母》、《父母的心》,这些作品里的父亲母亲,他们对子女的爱,点点滴滴,平平常常,教学这些作品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欣赏那些朴实无华的平常故事背后让人为之动容的亲情,延伸感悟整天包围着他们却又为他们所忽略的亲情,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学习《品行善恶》单元时,我引导学生从《渔夫的故事》、《东郭先生与狼》等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学会辨别正邪善恶,领悟要运用智慧战胜邪恶,并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学习《生命礼赞》单元,我从《猫的故事》中,引导学生认识那只母猫所具备的伟大的母爱,思考“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应该善待生命、敬畏生命;从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引导学生在惊叹生命的顽强和人间真情的高尚的同时,体会要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学习《天鹅的故事》让学生从白天鹅身上学习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习《性灵愚慧》单元时,柳宗元的《童区寄传》、干宝的《李寄》,一写男童战胜劫匪,一写女孩战胜妖蛇,和这些古代少年交相辉映的,是写革命家刘伯承儿时故事的《智惩恶少》学习这些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在佩服主人公精神品质同时懂得要凭借智慧勇敢战胜困难与邪恶《逆流勇进》单元有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和《沁园春•雪》、培根的《论逆境》、高尔基的《海燕》,这些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毅力教育、净化学生灵魂、树立学生自信的教育渗透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可能身临困境逆境,应该有勇气面对它,用胆略和智慧战胜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与进取心 我善于运用丰富的语文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如厌学、说谎、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抑郁、妒忌、自卑、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就是告诉我们,老师不仅要教学生们学习,更要教学生们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懂得感恩,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不应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每一篇文章时,我都重视设计由课文拓展延伸出来的相关心理问题的探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如在教学《保修》时,我先问学生“文中推销员荒唐的推销一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总结是因为画家对自己外形过于苛求、虚荣心强等原因,然后又问“看到别的同学拥有时尚的衣服或物品时,你会不管需要与否都缠着家长购买一样的吗?那么你们身上有画家的影子吗?”听了这个问题,学生们有的自嘲地笑了,有的低下了头,他们在讨论交流中明白不能为满足虚荣心理与别人在物质上攀比,不能过于在意自己的外形,将时间精力花在穿着打扮上,同学们于无形中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三、借助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通道和平台,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我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适时开展了《让心灵充满阳光》、《感恩的心》诗歌朗诵会,《爸爸(妈妈、老师)我理解您》、《我的中国梦》等演讲比赛,《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星》、《路遇老人摔倒应该去帮助吗》等辩论会,《走出早恋的误区》答记者问,《中学生的叛逆期表现》社会调查等活动。
每次活动我都对同学们给予表扬鼓励和正确的引导,这些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审视反省自己,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学会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学会合作,学会理性的崇拜,理性的认知自己,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让他们发展健康的友谊,增强自信,增强理智,增强竞争意识和耐挫力同学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很好的提升四、通过作文教学诊测学生心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形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和当前言行表现,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作文训练内容,通过学生作文,诊测学生当前真实的心理状况,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准备 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征设计序列作文训练内容,以诊测和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心理素质比如:七年级学生入学设计《我的自画像》和《走进中学大门》的作文训练,以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八年级阶段设计《迈好青春第一步》训练,以了解学生对青春的认识,让学生热爱青春、珍惜青春;设计《我的烦恼》以了解学生该阶段的烦恼,引导学生恰当的排解烦恼,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正确与同学交往,形成健康的兴趣爱好……九年级阶段设计《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训练,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设计《播撒希望,收获人生》引导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中考……通过这一系列作文训练,我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鼓励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日记是学生内心的真实反映,很多学生平时不愿吐露的东西往往会在日记中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我注重指导学生写日记,通过阅读日记,我了解到同学与同学不能和谐相处,青春期的困惑,考试失败的沮丧,对家长不理解等心理状况学生在日记中尽情的敞开心扉,吐露真言,可以帮助我了解学生内心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我通过认真的评阅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日记,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共同心理问题和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心理障碍,分析其根源,以便于对症下药,排除心障,引导形成健康心理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情感色彩极其鲜明强烈,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仅仅是个开端,我的实验还很浅显,希望得到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我坚信通过扎实努力,语文教学定能与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会贯通,让语文教学焕发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