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强化沪教版(上海)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十二章四边形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27页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十二章四边形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四边形四条边长分别是a,b,c,d,其中a,b为对边,且满足,则这个四边形是( )A.任意四边形 B.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5,AC=6,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BDE的面积为( )A.22 B.24 C.48 D.443、如图,函数的图象经过斜边OB的中点C,连结AC.如果,那么的周长为( ).A. B. C. D.4、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的度数是( )A.180° B.220° C.240° D.260°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与长度为4的线段首尾依次相连能组成四边形的是( ).A.1,1,2, B.1,1,1 C.1,2,2 D.1,1,66、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记载了用图解法解方程x2+ax=b2的方法,类似地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求方程x2+x﹣1=0的一个正根.如图,一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纸片ABCD,先折出AD,BC的中点E,F,再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AD落段AF上,点D的对应点为点H,折痕为AG,点G在边CD上,连接GH,GF,长度恰好是方程x2+x﹣1=0的一个正根的线段为( )A.线段BF B.线段DG C.线段CG D.线段GF7、如图,∠A+∠B+∠C+∠D+∠E+∠F的度数为( )A.180° B.360°C.540° D.不能确定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2,将其折叠,使AB边落在对角线AC上,得到折痕AE,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 )A. B. C. D.9、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10cm,点E段AD上,且AE=6cm,动点P段AB上,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段BC上.以v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当△EAP与△PBQ全等时,v的值为( )A.2 B.4 C.4或 D.2或10、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7 B.8 C.9 D.10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在矩形中,,,点是线段上的一点(不与点,重合),将△沿折叠,使得点落在处,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的长为___________.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130°,则∠B=______,∠C=______,∠D=______.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P是对角线AC上一点,若点P、A、B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时,△PAB的面积为___________.4、一个凸边形的边数与对角线条数的和小于20,且能被5整除,则______.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C=5,以点C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P,交CD于点Q,再分别以点P,Q为圆心,大于PQ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N,射线CN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则AE的长是 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将□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接AE,交BC于点F,连接AC、BE.(1)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2)若∠AFC=2∠ADC,求证:四边形ABEC是矩形.2、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且BE=DF.求证:AF=EC.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3cm,点P沿边AB从点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运动,点Q沿边DA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运动.如果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s)(0≤t≤3).(1)AP= cm,AQ= cm;(2)t为何值时,△QAP的面积等于2cm2?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AC,AB=3,AD=5,求BD的长.5、(1)如图1,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D,试说明:∠E∠A;(拓展应用)(2)如图2,在四边形ABDC中,对角线AD平分∠BAC.①若∠ACD=130°,∠BCD=50°,∠CBA=40°,求∠CDA的度数;②若∠ABD+∠CBD=180°,∠ACB=82°,写出∠CBD与∠CAD之间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到a=b,c=d,利用边的位置关系得到该四边形的形状.【详解】解:,,,,∴a=b,c=d,∵四边形四条边长分别是a,b,c,d,其中a,b为对边,∴c、d是对边,∴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先判断出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DE的长度,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D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出△BDE是直角三角形,计算出面积即可.【详解】解: 菱形ABCD, 在Rt△BCO中, 即可得BD=8, ∴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AC=DE=6, BE=BC+CE=10, ∴△BDE是直角三角形, ∴S△BDE=DE•BD=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求出BD的长度,判断△BDE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D【分析】过点C作于E,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得,,由勾股定理可求,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点C作于E,∵点C是BO的中点,∴,∴,∵,,∴,∴CE是的中位线,∴,,∵点在上,∴,∴,∵,∴,∴,∴的周长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中位线的性质及判断,勾股定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为60°,四边形内角和为36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将每个选项中的四条线段进行比较,任意三条线段的和都需大于另一条线段的长度,由此可组成四边形,据此解答.【详解】解:A、因为1+1+2=4,所以不能构成四边形,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因为1+1+1<4,所以不能构成四边形,故该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1+2+2>4,所以能构成四边形,故该项符合题意;D、因为1+1+4=6,所以不能构成四边形,故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构成特点:任意几条边的和大于另一条边长,正确理解多边形的构成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首先根据方程x2+x-1=0解出正根为,再判断这个数值和题目中的哪条线段接近.线段BF=0.5排除,其余三条线段可以通过设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利用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图中各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列等量关系.设DG=m,则GC=1-m,从而可以用m表示等式.【详解】解:设DG=m,则GC=1-m.由题意可知:△ADG≌△AHG,F是BC的中点,∴DG=GH=m,FC=0.5.∵S正方形=S△ABF+S△ADG+S△CGF+SAGF,∴1×1=×1×+×1×m+××(1-m)+××m,∴m=.∵x2+x-1=0的解为:x=,∴取正值为x=.∴这条线段是线段DG.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运用勾股定理和面积法找到线段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设BE与DF交于点M,BE与AC交于点N,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 ,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即可求解.【详解】解:设BE与DF交于点M,BE与AC交于点N,∵ ,∴ ,∵,∴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是解题的关键.8、C【分析】由于AE是折痕,可得到AB=AF,BE=EF,再求解设BE=x,在Rt△EF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 矩形ABCD, 设BE=x, ∵AE为折痕, ∴AB=AF=1,BE=EF=x,∠AFE=∠B=90°, Rt△ABC中,∴Rt△EFC中,,EC=2-x, ∴, 解得:, 则点E到点B的距离为:.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矩形与折叠问题;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利用对折得到,再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9、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EAP与△PBQ全等时,有两种情况:①当EA=PB时,△APE≌△BQP,②当AP=BP时,△AEP≌△BQP,分别按照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当△EAP与△PBQ全等时,有两种情况:①当EA=PB时,△APE≌△BQP(SAS),∵AB=10cm,AE=6cm,∴BP=AE=6cm,AP=4cm,∴BQ=AP=4cm;∵动点P段AB上,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和点Q的运动时间为:4÷2=2s,∴v的值为:4÷2=2cm/s;②当AP=BP时,△AEP≌△BQP(SAS),∵AB=10cm,AE=6cm,∴AP=BP=5cm,BQ=AE=6cm,∵5÷2=2.5s,∴2.5v=6,∴v=.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注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并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D【分析】根据多边形外角和定理求出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正多边形的边数==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根据外角和的大小与多边形的边数无关,由外角和求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常见的题目,需要熟练掌握.二、填空题1、或【分析】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将△沿折叠,使得点落在处,∴,,设,则①当时,如图过点作,则四边形为矩形,在中在中即解得②当时,如图,设交于点,设垂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