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研究范文.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1***
  • 文档编号:200535827
  • 上传时间:2021-10-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8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研究范文目录/提纲: 一、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协调机制及其演变 “议行合一制”:中国特色的权力结构 我国“议行合一”权力结构特征 我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协调机制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探索 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机制的对策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研究 胡 杨 郭学德权力腐败是腐败问题的核心为了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大和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目标我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推动反腐倡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对国际国内权力制约平衡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对于建立和完善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权力滥用,实现源头反腐,乃至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学说,是著名法国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 154页他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应分别由三种不同职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并且互相制约和平衡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三权分立”制度,而是适合中国政治体制、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内涵的权力制衡结构其中,既有对西方“三权分立” 所体现的权力制约平衡原则及其蕴涵的民主法治精神的吸收和借鉴,也有对西方“三权分立” 所强调的外在制度约束而忽视内在自我约束, 越严重的行政专权,侵入了其他领域,以至于出现“行政国家”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其着眼点在于既要制约权力,又要协调权力的运转因此,在权力的配置方法上就可以比较灵活: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可以采用分设独立机构的办法,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制约机制;而在基础和具体部门内部,则重点通过一定的机制创新,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形成制约。

      总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一方面,是在中国现有政治体制下,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权力结构及其制约协调机制的自我调整、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协调机制的改革,不能动摇党的领导,恰恰相反,要通过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平衡,巩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坚持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是还权于民,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现实路径 第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既包括系统之间权力结构的有效配置,还涉及到系统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 决策权、行政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协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上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协调,主要是指国家政权层面的权力制衡结构,如党委、政府、人大、司法之间的相互制约协调,其中涉及到党委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人大与政府、司法机关以及政府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等其中特别是人大和“一府两院”之间的权力配置问题,对我国权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从狭义上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主要是权力系统内的特别是行政系统内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协调问题,如党内系统、行政系统、司法系统、人大系统内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建立和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制,既包括国家政权层面的权力相互制衡,也包括不同系统内部的权力制衡,是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权力制约与协调 第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制约与协调两个方面,核心在制约 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制,有两大根本任务:一是制约,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而产生腐败;二是协调,防止权力相互掣肘而损害效率制约是为了给权力一定的行使边界,规范权力运行,保证权力行使不变质协调则是为了给权力的行使提供便利,减少权力运行的阻力,保障权力有效运行制约权力和协调权力,都是为了使权力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但是,一般而言,对权力执掌者来说,自觉主动接受权力制约是比较困难甚至是很难做到的,而对权力协调运行则相对容易接受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种执政体制有利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我们党的优势。

      同时,这种体制带来的风险就是对权力制约不够因此,应该将有效制约权力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注意权力运行的协调性 二、我国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制约协调机制及其演变 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有关权力制衡的选择上,中国也没有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而采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议行合一”的权力架构当然,中国没有拒绝权力分立所具有的价值,也在体制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主要体现在国内有关“行政三分制”的探索与实践方面 “议行合一制”:中国特色的权力结构 “三权分立”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基本政治制度,它并不是像西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宣传的那样,是一种抽象的、超越社会制度的甚至是唯一的民主模式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生活导致利益多元化,也就导致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三权分立的严重弊病在于,它使相当一部分权力在相互牵制中抵消,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以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从根本上不适合我国国情 其一,与西方相比,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矛盾与对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具有不同利益的政治阵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其二,与西方相比,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三,与西方相比,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 我国“议行合一”权力结构特征 中国的议行关系即决策和执行模式异常复杂,沿着三条轨道运行,且在每一个轨道中,权力和制约都是单向的,即缺乏权力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如行政机关的领导人虽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很高,但却没有与人大抗衡的法定权力中国的这种决策与执行模式可以称为“三轨单向型体制” 这可以从三个纬度进行分析: 其一,权力机关的高度“议行合一”即“应然”意义上的“议行合一”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由它领导,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任何国家机构都无法定权力与之抗衡 其二,政党运作的高度“议行合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掌握了中国最核心的政治权力横向上,中国共产党掌握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队的领导权;纵向上,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每一个公有制单位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决策机构,而且本身还是一个执行机构。

      党的领导人大多数都兼任其他国家机关的重要职 1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