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加快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对策与思考.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25809857
  • 上传时间:2017-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加快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对策与思考姚平一、发展现状秭归经济开发区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个省级开发区截止目前为止,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26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13.49 亿元现有工业企业 96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4 家,高新技术企业 3 家,外商投资企业 12 家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龙头作用日益突出2010 年,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7.5 亿元,为 2005 年的 2.33 倍,年均增长18.39%,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47.7 亿元,为 2005 年的 5.43倍,年均增长 40.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12.7 亿元,为2005 年的 3.17 倍,年均增长 25.97%,招商引资总额 10 亿元,为 2005 年的 5.6 倍,年均增长 41%,完成固定资产投入 10 亿元,为 2005 年的 3.87 倍,年均增长 31.1%,实现税收 2.0209 亿元,为 2005 年的 3.4 倍,年均增长 27.69%,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02 亿元,年均增长 34.13%,出口总额 2228 万美元,为 2005年的 3.94 倍,年均增长 31.56%。

      据统计资料显示,开发区以不到全县 0.25%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县 30%的 GDP、90%的工业总产值和 80%的工业增加值,吸收了 100%的外来投资,完成了100%的外 贸出口以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2、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产业集群初具雏形秭归淹没工业企业“ 三原搬迁 ”后,由于 规模小、水平低,大部分 实施了关、停、并、破,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开发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领先优势,大打巧打“三峡牌” ,强 化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构成了秭归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10年,开发区内规模企业达 54 家,占全县规模企业的 70%,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开发区 GDP 的 73%通过招商引进和提升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以匡通电子、佳特科技、中天晟科技、华扬太阳能为代表的光机电制造产业群;以帝元罐头、维维食品、屈原酒业、屈姑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群;以百丽鞋业、AB 内衣、洛兹衬衫、三新服装等为代表的轻纺服饰产业群;以恒丰纸业、鸿翔印务、荣华印刷为代表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特色和工业经济规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基础设施不断配套,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自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秭归县科学制定了规划,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集中精力建设了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尤其是“十一五” 期间,秭归经济开发区全面进入了第二个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峰期,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场平、道路、管网、供水、供电、邮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为优化投资环境,县政府先后出台并多次修改完善了《秭归县鼓励外来投资优惠办法》、 《秭归县外来投资者投诉督察处理办法》、 《秭归县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运行规程》相继成立了秭归县保护外来客商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和秭归县行政服务中心,强化和完善了“一站式” 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体系,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4、运行机制日趋合理,管理方式不断创新2007 年,经省、市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升级为副县级单位,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为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县委、县政府按照“ 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 的原则,结合秭归发展实际,对开发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完善了行政管理体制2009 年,县委、政府挑选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开发区管委会,进一步扩大了秭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职权,并将原合署办公的县招商局、三峡办改为开发区管委会正科级二级单位,更加体现了精简高效的设置原则,可最大限度整合行政资源,简化项目洽谈、建设服务流程,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和对口支援工作有效开展。

      在开发管理方式上也进一步得到创新一是创新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县政府成立了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长年专班负责项目征地拆迁及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开发区下设财政分局,专门负责开发区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与筹措,同时,县政府成立了投资公司,全面负责开发区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三是营造发展环境按照“ 精简、统一、效能” 原则建设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强化了打造“ 诚信园区” 、完善三大服务体系(引进审批“一条 龙” 服务体系、 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开工投产后“经 常性” 服务体系)为 重点的投资软环境四是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按照实现“与政府对接、与客商对接、与项目对接”的要求, 将 环境招商与资源招商相结合、园区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新型招商与传统招商相结合,积极探索了驻点招商、代理招商等新的招商方式,开拓了招商引资的新途径二、存在的问题秭归经济开发区虽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与周边县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经济规模、产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要素瓶颈突出土地、电力、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日趋紧张,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严重制约着秭归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一是土地资源瓶颈突出随着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秭归必将成为新的投资开发的热土地,土地需求将越来越大,然而秭归开发区用地条件差、开发成本高、集约利用水平低,同时国家土地政策越来越紧,将严重制约开发区发展二是电力要素瓶颈非常突出主要是电力资源已开发殆尽,而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电力基础设施落后,截至目前,秭归尚没有 22 万伏变电站三是资金瓶颈非常突出银政、银企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大力推进和完善四是劳动力瓶颈突出秭归虽然人口众多,但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整体素质不高,可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资源缺乏,过去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已逐步弱化,企业用工难问题将更加突出2、产业层次不高目前,开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4 家,高科技企业仅有匡通电子、华扬太阳能、佳特科技 3 家,其余多属资源初级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据统计,2010 年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为 4.7 亿元,仅占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 47.7亿元的 10%开发区内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达 8.336 吨标准煤,同期相比下降 28.87%科技投入有限,装备相对落后,再加上资本和人才聚集度不高,致使多数企业在本行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整体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3、招商难度加大分析近几年来我县引进的项目,资源型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此类项目趋于饱和,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已经从收获期再次进入新的挑战期由于我县属于山区、库区,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与城市和平原县市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加之招商引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客商选择空间增大,给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配套设施不足随着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交通、能源、物流、通讯、占地移民安置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发区内基础配套设施日显不足,整体承载能力已进入升级爬坡阶段特别是近两年来,开发区内企业吸纳了本县以及包括兴山、长阳、巴东乃至重庆等地的大量打工人员,产业工人增加了 4000 多人,在居住、饮食、文娱、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大增,而开发区内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进,已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的新瓶颈5、服务方式不优一是开发区管理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合理优化机构,强化机构队伍力量建设,要改革、创新和完善运行机制二是投融资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基础设施尤其是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开发区的骨架必须进一步拓展,移区扩址工作必须迅速启动四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创新标准厂房建设运营新机制,开发区的标准厂房建设,必须彻底改变政府和部门大包大揽经营方式,要采取政府规划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的方式来建设。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集体资产或土地使用权人以入股方式参与标准厂房建设三、加快发展的思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面临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新机遇 “十二五” 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秭归将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二是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新机遇 “十二五”是秭归实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关键时期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重点解决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突出问题,是推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秭归作为三峡工程移民大县,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将更多地惠及秭归,是秭归自三峡工程兴建以来又一次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是秭归跨越发展的加速器、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谐发展的孵化剂,将成为推动秭归经济开发区新一轮大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全省“两圈一带” 战略新机遇 “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两圈一 带” 战略的关键时 期,秭归位于长江西陵峡两岸,地处渝鄂水上交通咽喉,旅游资源富集,全省“两圈一带” 发 展战 略的实施, 为秭归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四是产业转移升级、对口支援新机遇。

      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加速推进,同时,随着三峡移民对口支援工作纵深推进,由无偿援助向经济合作转变,秭归经济开发区将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五是交通环境大改善新机遇随着沪渝高速、宜万铁路、十宜铁路、汉宜城际铁路、宜巴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和县城出口一级路的建设,尤其是三峡翻坝高速的通车、三峡专用公路的提档升级,秭归与全国交通网络连接将更加紧密,上通成渝,下达襄荆,南连粤桂,北抵中原,秭归对外交通的极大改善,将对秭归经济开发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十二五” 期 间要着力实施“1530” 亿元工程计划,加速推进开发区“一区三园八大 产业” 建设 ,努力把秭归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机制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开发区,成为全县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发展重地、增长极地1、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要全面落实“三为主、二致力、一促 进”的发展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规模与结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开发建设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突出重点与全面协调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 四个转变” :即从 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服务外包并举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规模质量效益并举转变,从偏重引进向注重创新和扶优壮强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优势和综合投资环境优势转变。

      2、完善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服务开发区管理体制要力争在“十二五” 规划期 间有所突破,切实理顺好开发区经济管理体制及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理顺区内与区外、条条与块块、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开发区管委会要从发展需要出发,按照“精简 、统一、效能” 的原则 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创新开发区开发机制开发区建设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开发区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鼓励支持企业参与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现代物流、检测检验、职业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创新开发区服务内容在着力完善基础性、行政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完善生产性、生活服务,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方式,建立绿色服务通道,提高行政服务效率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商务成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电子政务,建立健全开发区网络服务和信息管理平台保持开发区企业投诉渠道畅通,保证投诉能依法快速得到协调解决。

      3、加速产业集聚,壮大优强产业要加强特色园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