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结构面的力学性质.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601346473
  • 上传时间:2025-05-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9M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3章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3,-1 结构面的类型及其特征 §3-2 结构面法向变形与刚度,,§3-3 结构面切向变形与刚度 §3-4 结构面的抗剪强度,,§3,-1 结构面的类型及其特征,一、结构面的概念,,,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理、片理、断层、不整合面等 结构面具有一定的方向、延展较大、厚度小的二维面状地质界面二、结构面的类型,火成结构面,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变质结构面,1、按结构面按成因可分为,,(,1,)原生结构面: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A,、沉积结构面,是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及原生软弱夹层等B,、火成结构面,为岩浆侵入、喷溢冷凝所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流层、流线、火山岩流接触面、各种蚀变带、挤压破碎带以及原生节理等这些结构面的产状受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面所控制C、变质结构面,为岩体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面,如片理、片麻理、板理及软弱夹层等。

      变质结构面的产状与岩层基本一致,延展性较差,但它们一般分布密集片理结构面是变质结构面中最常见的,其面常常是光滑的,但形态呈波浪状.片麻理面常呈凹凸不平状,结构面也比较粗糙,变质岩中的软弱夹层主要是片状矿物,如黑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的富集带,其抗剪强度低,遇水后性质就更差.,,(2)构造结构面,各类岩体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劈理、节理、断层、层间错动面,等节理面在走向延展及纵深发展上,其范围都是有限的,大者一般不过上百米,小者仅有几厘米.张节理面一般粗糙,参差不齐,宽窄不一,延展性较差,剪节理面一般平直光滑,延展性相对较好,节理面上常见有擦痕和各种泥质薄膜,如高岭石、绿泥石、滑石等,因此,剪节理面尽管接触紧密,但却易于滑动断层面的规模相差比较悬殊,有的深切岩石圈几十公里,有的仅限于地壳表层或只在地表数十米.但是,相对工程而言,断层面一般是延展性较好的结构面.断层面,(,或帘,),的物质成分主要是构造岩,如断层泥、糜棱岩、角砾岩、压碎岩等.层间错动带是在层状岩体中常见的一种构造结构面,其产状一般与岩层一致延展性较好,结构面中的物质,因受构造错动的影响,多呈破碎状、鳞片状,且含泥质物。

      3)次生结构面,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如,风化、地下水、卸荷、爆破,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界面,如卸荷裂隙、爆破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卸荷裂隙一般发生在岩体有临空面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在深切河谷处,延展性不好,常在地表,20,~40m内发育,裂隙面粗糙不平,常为张开型,充填物多为泥质碎屑. 爆破裂隙是矿山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次生结构面,爆破裂隙的延展与分布视所在地区岩体特性及爆破的大小而异.一般爆破裂隙的延展范围是有限的,且多呈一组相互平行的、弧状的裂隙面分布. 风化裂隙及风化夹层一般是沿原生夹层和原有结构面发育,多是短小密集,延展性差,仅限于地表一定深度. 泥化夹层是由于水的作用使夹层内的松软物质泥化而成,其产状与岩层基本一致,泥化程度视地下水作用条件而异.泥化夹层一般都是强度很低的,它们是导致岩体失稳破坏的常见因素.,,2、按结构面按受力条件可分为,A、压性结构面,:由压应力挤压而成,其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如片理面、褶皱轴面、压性节理面等B、张性结构面,: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面,其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结构面是张开的,结构面壁粗糙。

      如张断裂面、张性节理面C、扭性结构面,:由纯剪或压张应力引起的剪应力所形成的结构面,结构面壁较光滑,开口或闭口都有可能,往往成对出现如,x,型断层面,,x,型节理面D、压扭性结构面,:既有压性结构面的特征,又有扭性结构面的特征,但常以其中一种为主E、张扭性结构面,:兼有张性和扭性结构面的双重特征往往成锯齿状三、结构面的分级,结构面的发育程度、规模大小、组合形式等是决定结构体的形状、方位和大小,控制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尤以结构面的规模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按结构面发育程度和规模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级:,I 级结构面--区域构造起控制作用的断裂带,Ⅱ 级结构面--延展性强而宽度有限的地质界面,Ⅲ 级结构面--局部性的断裂构造,Ⅳ 级结构面--节理面,V 级结构面--细小的结构面,,结构面的几何特征是反映结构面的外貌,由下列要素组成:,,1、走向:结构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方向,用方位角表示2、倾斜:结构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3、连续性4、粗糙度:表明结构面的粗糙程度5、起伏度:包括起伏波的幅度和长度起伏波的幅度是指相邻两波峰连线与其下波槽的最大距离,a,,起伏波的长度是指相邻两波峰之距离四、结构面的几何特征,,结构面的产状、形态、延展尺度、密集程度以及胶结与充填情况等是影响岩体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1、,结构面产状,:,指结构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对岩体是否沿某一结构面滑移起控制作用2、结构面形态,:,决定结构面抗滑力的大小,当结构面的起伏程度大,粗糙度高时,其抗滑力就大3、结构面的延展尺度,:,在工程岩体范围力,延展度大的结构面控制着岩体的强度结构面延展情况不同,其力学效应也不同五、结构面的状态,(1)非贯通性结构面,,(2)半贯通性结构面,,(3)贯通性结构面,,4、结构面的密集程度,:指岩体中各种结构面的发育程度衡量密集度的指标为岩体裂隙度K和切割度X,e,1)岩体裂隙度K——沿取样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式中:,n,为长度,l,内的节理数量.,,当取样线垂直节理的走向时,,d,为节理走向的垂直间距按节理的垂直间距,d,将岩体分为:,,,d > 180cm,整体结构;,d =30,~,80cm,块状结构,,,d < 30cm,碎裂状结构;,d < 6.5cm,极破碎结构,当岩体中有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时,如图所示两组节理,Ka,、,Kb,,则沿取样方向,x,上的节理平均间距,max,和,mbx,为,,,式中:,n,为取样线,l,内的节理组数量.,,该取样线上的裂隙度,K,为各组节理的裂隙度K,i之和。

      即:,,,K,越大,结构面越密集不同测线上的,K,值差别越大,岩体各向异性越明显按,K,的大小,可将节理分成:,疏节理(,K=0,~,1 m-1,);密节理(,K=1,~,10 m-1,);非常密集节理(,K=10,~,100 m-1,);压碎或糜棱化带(,K=100,~,1000 m-1,);,(2)切割度X,e——指岩体被节理分割的程度假设岩体仅有一个结构面,可沿结构面在岩体中取一个贯通性的假想平直断面,则结构面面积a,与该断面面积,A,之比,即为该岩体的切割度可见,,,当,:,,,0,

      5、结构面的胶结情况及充填情况,,(1),胶结结构面,,泥质胶结,:强度最低,在脱水情况下有一定的强度,遇水发生泥化、软化,强度明显降低可溶盐类胶结:干燥时有一定的强度,遇水发生溶解,强度降低钙质胶结,:强度较高,且不受水的影响,但遇酸性水强度降低铁质胶结,:强度较高,但易风化,力学性能不稳定硅质胶结,: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可见,胶结结构面随胶结物的成分不同,其力学效应有很大差别2),非胶结结构面,,,分为有充填物的结构面和无充填物的结构面,无充填物的结构面:其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面两侧岩石的力学性质及结构面粗糙度有充填物的结构面:其强度除与充填物、结构面两侧岩壁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充填物的成分和厚度A,、充填物成分:质粘土、砂质、角砾质等B,、充填物厚度对结构面强度影响特别显著按厚度可将有充填物的结构面分为:,,薄膜充填:充填物厚度多在,1mm,以下,多系次生蚀变矿物与风化矿物构成,如滑石、粘土矿物等;,,断续充填:充填物不连续,厚度多小于结构面的起伏差,使结构面强度降低连续充填:充填物厚度一般大于起伏差,结构面强度主要受充填物强度控制,因此,常构成岩体的主要滑动面厚层充填:充填厚度较大,一般几十厘米至数米,构成软弱带,如断层泥。

      有时表现为岩体沿接触面滑移,有时为软弱充填物本身塑性流动,常导致重大工程事故结构面变形,法向变形,剪切变形,§3,-2 结构面法向变形与刚度,,,,法向应力与法向变形,的关系,,,,,,式中:,,:原位压力,,:最大可能闭合量,,s,t:与结构面几何特征、岩石力学性质有关的两个参数,,法向刚度k,n,的表达式,,1)(Goodman,1974),,,,,,,式中K,n0,:结构面的初始刚度,,法向刚度kn,,反映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的法向应力梯度,,不是一个常数,与应力水平有关,实质:每点的切线斜率,,2),班迪斯,(Bandis,1984),,,法向应力与法向变形,的关系,,,,,,,式中:a、b为常数,,,,法向刚度k,n,,,,(Bandis,1984),,,,,,,,,实质:每点的切线斜率,,,,①曲线形状,先凹,后陡;可由,初始,,法向刚度,和,最大闭合量,确定,②初始阶段,结构面变形为主,,,当,σ,n,=,σ,c,/3,时结构面变形基本完成,,,③最大闭合量,小于,张开度法向变形的特征,,1)两种类型,,a.粗糙结构面(无充填物),剪应力上升较快,当剪应力达到峰值后抗剪能力下降较大,并产生不规则的峰后变形或滞滑现象。

      b.平坦结构面(有充填物),初始阶段剪切变形曲线斜率逐渐减小,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最恒定,3.3 剪切变形与剪切刚度,,2)剪切刚度K,t,,剪切刚度:,,,1974年Goodman提出,:,,,,,式中:K,t0,-初始剪切刚度,,,τ,s,-产生较大剪切位移时的剪应力渐近值,,3)剪切变形方程,,,1975,卡尔哈维(Kalhaway)提出,:,,,,,,式中:m=1/k,0,, k,0,:初始剪切刚度,,n=1/,τ,0,,,τ,0,-产生较大剪切位移时的剪应力渐近值,,4)剪切变形特征,,①两种类型:,,a.坚硬、无充填物-,脆性变形,,有明显的峰值、应力降,,b.软弱、有充填物-,塑性变形,,无明显的峰值、应力降,,,②风化结构面,峰值位移变大、剪切刚度变小,,③随法向应力减小、剪切规模增大,剪切刚度减小,,§3-4 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结构面最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是抗剪强度结构面在剪切过程中的力学机制比较复杂,构成结构面抗剪强度因素是多方面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抗剪强度一般可用莫尔-库伦准则表示:,,,,,式中:,c、φ,分别是结构面上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φ=,φ,b,+,i,, φ,b,是岩石平坦表面基本摩擦角,,i,是结构面的爬坡角;σ是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法向正应力。

      剪胀,现象与,剪断,现象,,,①岩石强度↑,爬坡角i↓,法向力N↓,发生剪胀现象(b),,,②岩石强度↓,爬坡角i↑,法向力N↑,发生剪断现象(c),,如图为结构面有凸台的模型的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曲线,它近似呈双直线的特.结构面受剪初期,剪切力上升较快;随着剪力和剪切变形增加,结构面上部分凸台被剪断,此后剪切力上升,梯度变小,直至达到峰值抗剪强度.,,,不规则粗糙结构面的抗剪强度,Barton,强度准则,,考虑到三个基本因素(法向力σ、粗糙度JRC、结构面抗压强度,JCS,)的影响,B,arton(1977),提出确定不规则粗糙结构面抗剪强度公式:,式中:φ,b,岩石表面基本摩擦角JRC,为结构面粗糙性系数(,0,~,20,), B,arton,将其分为,10,级 ,平坦近平滑结构面为,5,,平坦起伏结构面为,10,,粗糙起伏结构面为,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