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特点.docx
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特点有人描述保罗·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为鸡蛋、汽泡或是帝王的巨大陵墓而那卵型、半透明的造型,的确是个奇观今年暑假,我便随着学院组织的建筑认知实习来到北京,饱览了这一奇观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大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091个坐席的歌剧院(含站席2398)、1859个坐席的音乐厅(含站席2017)、957个坐席的戏剧院(含站席1040)、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00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从外观上看,大剧院是半透明的,日夜都闪烁着光芒由玻璃和钛材建成的大剧院卵型外壳之中,是安德鲁称之为“剧院小城”的容纳2500人的歌剧院,容纳2000人的音乐厅,容纳1200人的小剧院及另外的小型实验剧场从宽敞的休息大厅向外望去,来剧院的人们将看到一个像拉开的幕布一样的窗景:东面是大会堂,东北面是紫禁城茵茵绿地环绕着卵型建筑物所在的不规则的水面,来剧院的人们由水下的玻璃通道通过走在粼粼波光涌动幻灭的通道里,人们总会不自禁忆及当年它诞生前的一幕幕从前,总抱着这样一个感觉,未来的国家大剧院必须与天安门广场及周围建筑相符,必须具有中国特点清华一位领导说那年5月,清华设计组到访巴黎,向安德鲁阐明了所期望的设计安德鲁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安德鲁以一名机场设计师的身份而享有盛誉,戴高乐机场的扩建及上海浦东新机场是他的杰作据建筑师本人讲,他对结构及自然的协调能力,具有很强的征服力一些中国规划者及经营者告诉他:“你为了树木和水丢失掉珍贵的土地他却坚持自己加入自然元素这一重要的信念,并且在设计中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异的关联”我并不想令人震惊,”安德鲁说:“这是一种尊重周边建筑的方式,但不模仿。
当你要去剧院,你要进入一块梦的境地,这是我要让他们感觉得到的你必须要为这精彩的世界有所改变至于“中国特点”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严竣的问题,你不能圈定中国文化艺术的概念据说在招标之初,项目组曾提出这样的要求:“一看就是个中国的大剧院”,它指的是一个中国符号的问题这个提法与如今已建成的大剧院没有任何相悖所谓符号也是在发展的,不能说明清时代或是唐宋时代就是它的符号如果我们不以发展的眼光看,就会把符号当作一个古老的东西我们甚至现在也可以说,国家大剧院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成为一个中国将来的符号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演进、不断地扬弃,符号也是在不断地进步所以我们不能以一个固定的眼光来看所谓中国的民族形式安德鲁曾说:“对待一个古老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逼到一个危机的边缘对于国家大剧院的设计,他这样评价:“中国人20年后才能接受我这个未来派的设计安德鲁是位建筑诗人,充满激情,他认为建筑创作应不断地推陈出新,创作 “不是去追本求源,而是探索求知领域他认为“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用现代科学技术去重复旧有的建筑模式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行为只会阻碍发展,而我们渴望保护的文化也会因此失去生命力在一次我国驻法大使接见他,提到要注意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安德鲁说了一句:“我就是要割断历史。
这话说的太绝对,但可以看到“过去”“传统”在他脑子里没有什么地位,重要的是面向未来,要有创造,要有突破建筑具有它的社会审美价值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对同一个建筑的理解几乎不可能一致个人有个人的审美角度,我不能仅从美不美来评价任何一座建筑故而我觉得,国家大剧院做成今天这个样子,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个建筑本身的美与不美,而是给中国的建筑界带来了一种创新的风气 也许,在中国建起一座代表文化价值的建筑是时候了,因为21世纪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就像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的对比,如果人们能接受那样的对比,那么就也能接受天安门和大剧院的对比便如罗浮宫前的金字塔,贝律铭的现代设计几乎为全世界称赞,然而在当年,它却曾被认为是法国文化的尴尬艺术是奢侈品但是没有艺术没有文化的生活,不可能是真正的生活国家大剧院肯定要采用最先进的设备,然而好的设备在于为创造和欣赏艺术服务,它本身不是目的没有艺术可言的建筑,不可能是好建筑,也就无法调动艺术家的激情和观众的热情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精品,但不同时代,奥妙不同这个不同不是光为标榜进步,而是反映人们追求理想的努力和对生命的热爱将巴黎美术学院、20世纪国际式或后现代时期的精品,搬到天安门广场附近大会堂西侧,它可能是精品,但那是过去的精品,而我们丢失了自己,放弃了追求,丧失了机会来表达对今天的信念和对明天的憧憬。
国家大剧院是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艺术精品我们的时代已展现了这样的情形:计算机技术成为主要技术支撑手段,全球性经济格局形成,文化多元化发展,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革这样的历史处境,最终会导致我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是积极探索,还是被动观望,甚至不假思索地排斥,则会反映出我们对自己在历史中位置的根本认识过去的历史有过证明:艺术工作者对“技术变革导致审美观念变化”这一点反应迟钝1851年伦敦博览会的水晶宫和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园艺师和工程师而不是建筑师国外近几十年的发展也表明,建筑师的领地在不知不觉地被工程师、室内设计师或景观设计师蚕食如果不承认这些非建筑师对近现代建筑史的伟大贡献,那么等于说建筑史大部分要改写,事情可就相当麻烦了不喜欢通体透彻的结构,可能是因为对材料和形式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以刮大风下大雨下大雪会带来麻烦作为理由而不予考虑,那就完全是图省事儿强做善解人意因为技术手段是现成的,至少是可以趁机加以开发的但是如果观念不变,不从艺术创作角度去审视我们不熟悉的形式设计,又不认为建筑师应该以大胆的构想去挑战工程师的能力,那么等于放弃建筑师的天职,放弃了成为伟大艺术家建造家和杰出组织营理者的机会。
我们以独创的、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设想,去跟工程师一道探讨大胆又现实的技术答案,只有如此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才属于今天,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我们的痕迹,才能表现国家的进步这样的艺术精品当然还是奢侈的,但我们会认为平日的艰苦朴素是值得的,有意义的让我们的心灵升华,心思才没有白费,这样对得起后人,因为首先对得起我们自己第 1 页 共 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