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伶官传序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doc
5页《伶官传序》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通“毋”二、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二)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三)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四)使动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 使动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六)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四、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5、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句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 身死国灭练习题1.下面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存勖(x) 请其矢(sh) 皆自于人欤(y) B.伶官(lnɡ) 盛以锦囊(chnɡ) 誓天断发(f) C.抑本其成败之迹(y)仓皇东出(huānɡ) 乱者四应(ynɡ) D.吾遗恨也(y) 智勇多困于所溺(nu)泣下沾襟(jīn)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仓皇东出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3.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 )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函梁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壮:雄壮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身:身体。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8.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绳子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乱了的人便从四面八方群起响应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己毁灭10.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一句的理解,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强调得天下困难和失天下容易 B.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C.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难,承认失天下容易 11.翻译下面的语句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综合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1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宗皆许以为刺史 许:答应 B.周匝谒于马前 谒:拜见。
C.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行:走路 D.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 愿:希望1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 他在胡柳作战,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国人俘虏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 庄宗不仅喜欢伶人,而且又有伶人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够自己谱曲 C.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 能和陛下共同取得天下的都是些英雄豪杰忠诚勇敢的志士 D.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你说的话虽然是正确的,然而应当迁就我去做这件事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不听郭崇韬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 B.庄宗为自己所溺爱的东西所灭 C.庄宗被伶人所灭 D.庄宗不能理解和接受郭崇韬等人的进谏15.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课文《伶官传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庄宗失败的原因 B.课文《伶官传序》揭示的深度比本文更深,因为它总结了历代帝王成败的一般规律 C.本文和课文《伶官传序》都揭示了同一主题。
D.本文的语言史学味浓,而《伶官传序》文学味更浓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伶官传序答案1. 答案:B A项“矢”读“shǐ”;C项“皇”读“hunɡ”,“应”读“ynɡ”;D项“溺”读“n”2. 提示: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 答案:C3. 提示:B、C、D三项中分别有“舍”“函”“序”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A4.提示: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 答案:D5.提示:B项应为“负(锦囊)而前驱” 答案:B6. 提示:D项,身:自身、自己 答案:D7. 提示: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C项中“组”在此处为名词 答案:C8. 提示:D项为被动句 答案:D9. 提示:B项“乱者”翻译有误,不是“乱了的人”,而是指作乱的人 答案:B10. 提示:从句中“岂……欤?”的句式,可理解为是一种反诘从“皆……欤?”可以断定是要肯定人事的重要再从全文来看,文章论述的也是人事 答案:B11. 参考答案: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12. 提示:C项,行:实行。
答案:C13. 提示:B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