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中医治疗肌间隔综合征.docx
5页浅析中医治疗肌间隔综合征 R274B1672-5085(2011)20-0409-02【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肌间隔综合征方法根据诊断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结论肌间隔综合征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避免此种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筋膜间区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关键词】中医治疗肌间隔综合征该综合征命名较多,尚可称为筋膜间隙综合征、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腔综合征或急性间隙综合征下面将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诊断1.1症状1.1.1患肢有受压挤等外伤史,高度肿胀,并有剧烈疼痛;1.1.2筋膜间区触之张力增高,明显压痛;1.1.3肌肉活动障碍,在前臂表现为手指伸屈障碍,小腿表现为足趾背伸及跖屈障碍;1.1.4筋膜间区内的肌肉被动牵拉疼痛,在前臂掌侧间区,被动牵引手指伸直时,明显疼痛,大都不能完全伸直手指在小腿胫前间隔区,被动牵拉足趾跪屈引起疼痛,而在胫后深间区则被动牵拉足趾背伸引起疼痛;1.1.5通过间区的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早于运动障碍具备上述(2)(3)(4)三项,即可确定诊断。
筋膜间区测压在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在于筋膜间区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中,间区压力增高是关键一环,因此直接测量间区内的压力,对明确诊断及手术指征有重要参考意义最简单的测压装置为Whiteside法,利用普通水银柱血压表,连接三通管,三通之另二端,一端连普通针头,另一端连接注射器,内盛生理盐水将水银柱血压表与被测肢体置于同一平面针内充满盐水刚刚剌及筋膜间区内而不进入肌组织之中,将注射器抽20ml空气,推入时将盐水加压注入,使针头在间区内通畅而不被组织所堵塞,水银柱即可显示筋膜间区内的压力正常压力在1.3kPa(10mmHg)以下,1.3~4.0kPa(10~30mmHg)即为增高,超过4.0kPa(30mmHg)为明显增高,已具有切开减压之指征2治疗肌间隔综合征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避免此种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筋膜间区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2.1治疗时机:肌间隔综合征本身是一种具有恶性循环、进行性坏死的疾患,伤后24小时即可形成,故应按急症治疗,不可拖延一般认为在发病24小时内治疗者,可以完全恢复。
有人观察1组28例肢体软组织砸压伤,包括CO2中毒及输液漏入软组织之病例,自伤后至出现肌间隔综合征的时间,最短者为2~4小时,7~10小时者占多数,少数长达24小时进行手术切开筋膜减压的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早期即24小时内行切开筋膜减压的病例,除合并有神经本身损伤外,均获得完全恢复,功能正常晚期筋膜切开的病例,因时间早晚而预后不同,36小时切开的病例,前臂、前臂深层肌肉尚未坏死,术后手功能仍可恢复正常;3~8天切开的病例,深层肌肉组织已大部分坏死,但浅层肌肉尚好,术后留有轻度缺血挛缩畸形,伤后18天至3个月行切开的病例,对肌肉缺血挛缩无改善2.2治疗方法2.2.1非手术疗法:对早期筋膜间区综合征有明显肿胀、压痛,皮肤有张力性水泡,有被动牵拉痛,经whiteside’s穿刺测筋膜间区压力,均未高于30mmHg,采用制动、抬高患肢,严密观察辨证内服中药,外敷消肿药2.2.2内服方:早期可选大成汤、正骨紫金丹、复元活血汤;中后期可选经验二妙汤、和营止痛汤局部用骨空针或铍针调压松解法,选用穴位避开骨折部位,沿筋膜间区针刺、松解2.2.3手术疗法:手术切开指征肢体张力性肿胀,出现水泡皮肤感觉异常或丧失,肌肉收缩无力。
剧烈的被动牵拉痛,深部组织压痛尿中出现肌红蛋白已做切开治疗,但切口小而浅,减压不充分方法:一般采用局麻,在肢体长轴于肿胀最严重且肌肉丰富的部位做纵形切口或S型切口,筋膜切口与皮肤切口一致或略大,肌膜也应切开,以充分减压2.2.3.1切口位置①上臂:前侧于肱二头肌上,后侧于肱三头肌上②前臂:掌侧于屈肌群上,背侧于肱桡肌与桡侧伸腕肌之间③手:大鱼际间隙于大鱼际与第一掌骨间,掌中间隙于小鱼际与第五掌骨间④大腿:前侧于股四头肌上,后侧于股二头肌的内侧,内侧于内收肌上⑤小腿:前侧于胫前肌群上,外侧于腓骨肌上,也可做前外侧皮肤切口将皮肤切口向前牵拉可以将胫前筋膜切开,减压小腿前间隔再将皮肤切口向外侧牵拉,使腓浅神经留于筋膜原处不动在其外侧切开小腿外侧间隔的筋膜,一个皮肤切口,二个筋膜切口;后侧也可经一个皮肤切口,打开小腿后侧深浅二个间隔经胫骨后缘做内侧皮肤切口,于腓肠肌前缘切开深筋膜减压胫后浅间区再将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向中线牵开于胫骨后内侧缘,切开胫后深间区筋膜,减压该间区2.2.3.2要求①每个受累间隔均应打开,不可遗漏②确认坏死的肌肉组织应彻底切除(坏死肌肉失去鲜红色,对机械刺激及电刺激均无反应,切面不出血)。
②减压后,一般不做深部探查,如需要探查应注意避开及保护重要血管、神经④创面上重要的血管、神经、肌腱不应裸露,应行减张缝合⑤创面敷以30%高渗盐水纱布加速消肿敷料的更换有二种不同观点,一是厚厚松松的包以敷料每三四天才更换一次,而且最好在手术室中进行另一观点是勤换敷料以利观察伤口,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预防厌氧菌感染具体作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⑥如无感染,随组织消肿,自切口两端分期做延期缝合,争取二周内封闭伤口切口中央部分若缝合有张力可以游离植皮3讨论肌间隔综合征不是一种原发的、独立的疾病它是一种继发的症候群当各种原因引起肌间隔内压力增高,达到造成间隔内血循环、肌肉、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功能障碍,组织坏死时,就被称为肌间隔综合征将受累的肌间隔彻底切开,充分减压恢复血液灌流是唯一的、有效的针对性处理该症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临床病象参考文献[1]过邦辅,孙建民译.骨与关节损伤(上册).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57.[2]熊昌源,尹晓光.筋膜间室隔区综合征病因分析.中国骨伤,1995,增刊:2-3.[3]熊昌源,尹晓光.夹板固定并发筋膜间区综合症的预防.中国骨伤,1995,8(4):33-3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