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题.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行辈(xíng) 归省(shěng) 絮叨(xù) 挑衅(xìn)B.亢奋(kǎng)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旗(jīn)C.踊跃(yǒng) 踱步(dù) 家眷(juàn) 脸颊(xiá)D.欺侮(wǔ) 蓬勃(péng) 耳畔(pàn) 战栗(l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B.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C.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D.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的三好学生D.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B.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文背诵默写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桃花源记陶渊明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背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①南阳刘子骤,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润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②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远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①图(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
②斫:砍伐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色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⑤尝采药至衡山___________ ④乃相谓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3.【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词相仿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清凉殿里好乘凉童木古人是如何度过漫长炎夏的?深宅大院里的官宦人家,宫墙内的皇族世家,在同样的酷热时节总会比劳作的底层平民多得避暑的良方研究中国古代的避暑史,基本是一部宫廷和达官贵族阶层的驱热志因为在久远年代前的盛夏,任何一块冰,任何一处特凿的清凉窟,都包含着最奢侈的人工平民只剩得一把扇子打发炎夏的时候,每朝每代的朱门院里都寻得到当时流行的驱热之术《周礼》里的记载,周王的宫廷已有专人负责为王室采冰,以供夏天使用采冰人被称为“凌人”,整个宫殿大概有80名,每年冬季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
而这种采冰制度,一直到晚清皇家都还存在汉代皇宫里夏季专用的“皇家避暑套房”叫“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汉书》里赞叹过清凉殿的制冷效果:“清室则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时房间温度低得如下过霜一般古籍里关于清凉殿的记载,还包括它的房间内其他陈设:“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清凉殿里的石头床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装冰块的又是进口的玉晶盘,还有侍人站在旁边对着扇扇子,当然是多重降温汉武帝刘彻身边的红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福利到了唐代这种“空调房”被称作“含凉殿”,临着太液池傍水而建,比起汉朝的石头床具加冰玉盘的稚朴,含凉殿的制冷手段已经算得上是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的倪方六讲了个拾遗陈知节给李隆基上书的故事:“酷暑天,李隆基把‘办公室’搬到了含凉殿避暑陈知节见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被赐座后,感觉座内含冻这扇车基本相当于空调扇,当然不是用电能而是水能,用水来转动扇叶,风扇对凉水吹形成冷气另外殿里有循环冷水源,四檐装上了水管,靠水的殿堂四边往下淌的水帘,让凉水在屋上循环,降温效果自然极佳,能达到‘座内含冻’的效果有学者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环保“空调房”算是舶来品,最早源于东罗马帝国。
当时长安城里地位高的大臣家都建有这样的“空调房”,长安市市长(京兆尹)家里便有若是宋朝有设计类杂志,当时的“空调房”大概会被宋时的编辑称为“贴近自然的和谐设计”:“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倪方六用了“设计时尚”来形容宋代宫中的降温术当时同样出现了带有机械原理的“风扇”,是用鼓风机带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香氛设置: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就能使堂内“清芬满殿”倪方六说,这算得上是古代空调的空气净化手段,可以说是一大进步到了明清时期,可移动式冷源出现了,有点现代分体空调或冷风机的意思这种可移动式冷源,时称‘冰桶’,类似于冰箱,其实是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候这种冰桶民间也使用,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冰桶现在看很简单,但在明清时代可算是高档‘家电’了至于古时消夏的饮食,倪方六谈起了宋时的“冰激凌”从宋人笔记看,这种古时刨冰最先在蒙古人中流行,是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的冰酪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已经花样繁复,夜市的冷饮铺要营业到三更时分方才结束这样想起来,那时夏季的夜,和我们童年时在街市上买一碗刨冰消夏,似乎已经没有隔着悠长朝代的区别了。
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采冰人被称为“凌人”,整个宫殿大概有80名,每年冬季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4.通读全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代人们的消夏方式,说说你的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结合这段文字的内容简述你的感想一位老学者说,现在有太多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是这壶水还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另一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在新团员入团仪式上,你将要代表新团员进行演讲,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选取一个角度切入,可以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