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圳市龙文一对一八年级上学期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状元培优同步训练.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9409362
  • 上传时间:2019-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深圳市龙文一对一2019-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状元培优同步训练题(人教版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2 分)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2、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3、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5、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6、 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7、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不断将钟罩内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在不断减小 8、下列关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9、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C.岸——空气——鱼        D.岸——水——鱼10、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3、2019年8月17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从废墟中能爬出来1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A. B. C. D.16、虽然看不到火车,但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能够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    C.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D.声音在铁轨中频率变大传得远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8 分)17、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     次声音,最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

      18、渔民常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_____能传声;革命先烈在牢房里常用敲击墙壁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这说明______能传声;我们能听到收音机中优美动听的音乐,是因为______能传声                19、“啪”的一声,白烟弥漫,硝的味道呛人口鼻,又一件备受瞩目的当代艺术爆破作品诞生了.9月25日下午,来自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外滩源新天安堂公开作画,爆破制作火药画作《故乡》(如图).该画长7.44m=  mm,宽2.42m=  nm.“啪”的一声是爆破时周围空气的  产生的.20、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2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钟的________所产生的.23、下表中列出了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24(3分)小晶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1)他们用“土”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他们改用细金属丝连“土”,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3)如果用“土“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25(5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_________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响度较响较响弱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距离/m1.52.01.026(6分)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27(8分)(第12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8(6分)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2)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电铃声越来越        .(填“大”、“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①/②)是正确的.(3)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29(6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