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总结应考指南.docx
19页《现代汉语 1》期末复习总结应考指南《现代汉语 1》期末复习应考指南第一局部 期末复习应考根本要求1. 考核目的以考察本学科的根本学问为主,同时考核学生对现代汉语根本学问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力气,以及初步分析语言现象的力气2.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由中心电大统一出题3. 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现代汉语 1》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4.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根本学问和应用力气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现代汉语语音、文字的根本理论、根本学问的理解,运用所学学问解释和分析现代汉语的力气5.考题类型及比重名词解释〔20%〕、填空〔10%〕、单项选择〔10%〕、分析题〔30%〕、问答〔30%〕其次局部 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一、复习应考资料1. 教材:主教材是张斌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心播送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23 年其次版〕2. 中心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 依据惯例,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中大局部来自该指导因此大家应当把它当作复习的重点资料3. 形成性考核册:4 次寻常作业也有少量的原题4. 网上文本:具体包括三个平台的网挂资料,特别推举巴南电大教学平台的本课程综合复习题和重庆电大教学中的常见考点解析!10 / 15二、复习应考留意事项1. 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材理论和结论的识记上 。
2. 留意对教材根本理论的深入理解 ,加强实践练习3. 本课程题目考察的学问有两大类,一是学问性的,比方解释名词、简答题就是学问性的;二是分析语言现象的,比方分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分析同义词的差异等4. 题目涉及面广,掩盖了文字、词汇、语音几个方面5. 题目比较细密这五道大题都是由假设干小题组成的,而这些小题既知名词概念,又有语言实例第三局部 教材重难点提示关于本课程复习考试的具体要求,大家可以参考《现代汉语〔 1〕期末复习指导》,书中对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依据重点把握、一般把握、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作了具体的介绍,同时还在书中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展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要点归纳,依据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要求编拟了内容丰富、题型多样的的综合练习,因此期末复习可以结合主教材学习并重点参考绪论局部一、重点名词一般话 P4二、重点把握1. 什么是语言P2 2.口语和书面语P3 3.一般话和方言P4 4.现代汉语的标准化P7三、一般把握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P42. 现代汉语的特点P5第一章 语音一、重点名词:语音 P12、声母 P18、韵母 P18、声调 P18、元音 P18、辅音 P18、音变 P57二、重点把握1.语音及其性质,语音的根本概念。
P122 .声母的发音变化 P25,声音的发音方法,元音的发音 P18,韵母的分类 P313.声调的性质及作用 P43,调值和调类 P444.一般话音节的分类 P50,音节的拼写 P53其次章 文字一、重点名词偏旁 P120 部首 P123二、重点把握1. 什么是文字 P89,汉字的特点 P902. 汉字字体的演化 P99,简体字和繁体字 P1093. 汉字的造字方法 P114,汉字的构造单位 P118,独体字 P124、合体字 P1254. 形旁与声旁;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与局限P129、P1335. 汉字的标准化,汉字标准化的意义 P141三、一般把握1. 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P93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P953. 订正错别字的方法P147第三章 语汇一、重点名词根本词 P190、语素 P160、单纯词 P177、合成词 P178二、重点把握1. 语素的切分 P164,语素的分类 P1662. 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 P171,单纯词与合成词 P177,简称 P1843. 根本词及其特点P1904. 词义的特点 P207,词义的派生 P2125. 同义词 P224,反义词 P2346. 成语及其运用 P242。
三、一般把握1. 什么是语汇 P153,语汇的构成 P154P,语汇标准的原则 1582. 什么是语素 P160,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 P1613. 一般词 P193,词 P195,古语词 P197,方言词 P199,外来词 P2014. 词义同语素义的关系 P209,词义的进展变化P2205. 惯用语 P253、歇后语 P255、谚语的特点、识别和运用P256第四局部 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韵腹:韵腹就是一个韵母中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假设这个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这个音素也是韵腹例如韵母 uai 中的元音音素 a,开口度最大,就是韵腹2. 元音:元音就是发音时,呼出气流不受口腔任何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例如i,o,ua3. 声旁:声旁就是形声字中表示字的读音的偏旁,例如“舰”,其中的偏旁“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也是 jian,就是声旁4. 定位语素:定位语素就是同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的语素例如“阿”只能消灭在词的前面5. 熟语:熟语是由词或语素构成的现成用语,是语言中长期习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四类,例如“完璧归赵、扣帽子”都是熟语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__2023 年 1 月 1 日__起正式实施。
2. 每种方言都有一个代表点,例如__北方方言(北方话)__以北京话为代表3. 充当音节 jue(绝)的韵头的元音,其发音特点是__舌面前高圆唇元音___4. 从发音部位看一般话声母可分七类,例如 j. q. x 是___舌面前音___5. 从韵头状况看,音节 yuan 的韵母是 撮口呼 ,wang 的韵母是__合口呼___6. 汉字在语音上代表__音节____,在意义上代表__语素___7. “近视”本义指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派生义指目光短浅,词义派生方式是_比方引申 8. 从意义和用法看,反义词可以分为两类,例如“死”与“活”是__确定反义词__三、单项选择1. 以下说法只有( C )是正确的A.北京话就是一般话 B.海南岛属于闽方言区域C.现代社会书面语比口语更加重要 D.汉语有相当丰富的形态变化2.以下汉字代表的音节中,只有( D )组音节的韵母是复韵母A.抱负辉煌 B.海风渔火 C.壮丽挥戈 D.眉毛约稿3.形声字的形旁和字义的联系有多种状况,( A )组字形旁和字义是属种关系A.杉松枫梨 B.肌肝肚脖 C.情愿忘忠 D.灯燃烧烛4.〔 B )组同义词的主要差异是词义着重点不同。
A.大事一事故支援一声援B.陈旧一破旧才能一才华C.玉照一照片芳龄一年龄D.妒忌一眼红男子一须眉5. 〔 A )组词词义同语素义不全都A.甜头老化歌手 B.勇敢土改讥刺C.悠久光明忧愁 D.人均心灵科技6. 下面各种说法,除( A )外,其余都是错误的A.口语是书面语进展的动力 B.书面语是口语形成的根底C.北京话语音就是一般话语音 D.一般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7.以下( C )组汉字代表的音节,韵母全都是中响复韵母A.原油 摔坏 春水 B. 镂空 爱戴 奇异 C.飘摇 优秀 水位 D. 悠久整理 前后8. 对“四定”的解释, ( D )不正确A.定音就是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化读音 B.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C.定形就是规定现代汉字的统一形体 D.定序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书写笔顺9.( A )组句子词语音节协作失当A.他那样做,既得名,又得利益,真是名利双收 B.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社会把鬼变成人C.这样死啃书本,结果是学生高分低能 D.这排排串串的珍宝,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10.( C )组合成词全都是由定位语素和非定位语素构成的。
A.老人甜头歌手 B.烧化迷雾黑手 C.老虎氧化轮子 D.国家装扮人物11.下面各种说法,只有( A )是正确的 A.书面语是在口语根底上形成的 B.口语是在书面语根底上形成的C. 北京话语音就是一般话语音 D.一般话语音就是北京话语音12.以下( D )组汉字代表的音节,韵母都是单韵母A. 客观工作台湾 B.还是感动广泛 C. 欢快估量感谢 D.可怕大厦歌曲13.以下各种说法,( D )正确A.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和词 B. 汉字是非拼音文字,只记录意义C. 汉字是非拼音文字,不记录语音 D.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14.( C )句中的多义词“老”的意思是“常常”A. 人老了话也多 B. 我们在老地方见 C. 你老迟到可不好 D.全村人扶老携幼来观看演出15.“迷雾”本义是深厚的雾,派生义指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这是( B ) A.直接引申 B.比方引申 C. 借代引申 D.其它引申16.下面各种说法,只有〔 A 〕是正确的 A.口语是书面语进展的动力B. 书面语是口语形成的根底。
C.一般话语音就是北京话语音 D.一般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17.以下〔 D 〕组汉字代表的音节,韵母都是中响复韵母A.可能 大家 类推 B.镂空 爱戴 原油C.春水 整理 前后 D.飘摇 优秀 水位18.以下各种说法,〔 D 〕正确 A.汉字与汉语不相适应 B.汉字是非拼音文字,只记录意义 C.汉字是非拼音文字,不记录语音 D.汉字在语音上代表音节19.〔 A 〕句子中的多义词简洁产生歧义A.让我们加油去 B.水底有不少暗礁C.山上开满杜鹃 D.听见杜鹃的鸣叫20.〔 A 〕组词意义同语素义全都 A.沙发 吉它 琵琶 B.文艺 哀怨 科技C.动静 甜头 歌手 D.遗忘 装扮 人物四、综合分析应用1. 改正以下拼写错误的音节①wuēilì(威力) ②yüánlái(原来) ③jüānxiàn(捐献)④wuēnróu(温存) ⑤guènzi(棍子)答案:①wēilì(威力) ②yuánlái(原来) ③juānxiàn(捐献)④wēnróu(温存) ⑤gùnzi(棍子)2. 依据下面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Chūn zhòng yī lǐ sù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春 种 一粒粟, 秋 收 万 颗 籽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nóng fū yóu è sǐ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3. 指出以下合成词的构成方式①眼尖-陈述式②叫屈-支配式③肃清-补充式④根本-并列式⑤花白-限定式⑥海洋-并列式⑦燃烧-并列式⑧地震-陈述式⑨开关-并列式⑩火红-限定式 口红-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