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训练题选.pdf
11页九年级上册中考古诗词训练题 1、【关雎】 1、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本诗选自《诗经》,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 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 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 术手法 2、关于课下注解: ⑴【关关】:鸟的和鸣声⑵【雎鸠】: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 ⑶【洲】:水中陆地⑷【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女子窈窕:美好 的样子淑女:贤良美貌的女子⑸【君子好逑】:君子好的配偶君 子: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逑:配偶⑹【参差】:长短不齐的 样子⑺【荇菜】:一种水草⑻【流】:求取⑼【寤寐】:日夜 寤:来醒寐:睡着⑽【服】:思念⑾【悠哉悠哉】:意思是思念 绵绵不断悠:忧思深长的样子⑿【辗转】: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⒀【琴瑟友之】:弹奏琴瑟去接近她瑟:古代弦乐器,像琴 ⒁【芼】:mào,拔取⒂【钟鼓乐之】:打起钟鼓使她欢乐 3、诗歌翻译: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 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 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 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 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 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4、诗中写河州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答: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5、、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答:像对朋友一样对待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 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7、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 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 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 伤” 8、《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 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用 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答: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 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9、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了一位痴心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 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及梦中求得的喜悦 2、【蒹葭】 1、关于课下注解: ⑴【苍苍】:形容草木盛多 ⑵【伊人】:那个人.指诗人的意 中人 ⑶【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说明所在之远 ⑷【溯】:逆水而行,这里的意思是傍水走向上游⑸【洄】:曲折盘 旋的水道⑹【从】:追寻踪迹 ⑺【阻】:有障碍 ⑻【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⑼【宛】:仿佛,好像 ⑽【凄凄】:(通“萋萋”)形容草盛 ⑾【湄(méi)】:水边, 岸旁 ⑿【跻(jī)】:高而陡 ⒀【采采】:与“苍 苍”、“凄凄”同义 ⒁【涘(sì)】:水边 ⒂【右】:迂 回 ⒃【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诗歌翻译: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 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 走到水中间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 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 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 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 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3、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了 什么作用? 答:凄清而苍凉的秋景 衬托诗人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4、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 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托物起兴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 中人设置背景 5、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 特征? 答: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 意中人他是一个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6、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 境?请简要赏析 答:营造了缥缈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 十分协调,把主人公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3、【春望】 1、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 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 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 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 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 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 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 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元月,京城长安沦 陷不久杜甫听到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报国心切,只身投奔灵武, 不幸中途被叛军俘虏,解送到长安所幸他还有一点行动自由,便来到 街头放眼望去本诗就是他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中抒发了作者忧 国、忧民、伤时、思家的感情,充满爱国情怀 2、课下注释: ⑴【国破】:指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⑵【时】:时局,形 势 ⑶【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在 这里指战争 ⑷【家书】:指家中亲人的消息 ⑸【抵】:值极言 其难得、可贵⑹【白头】:指白发⑺【短】:少⑻【浑】:简 直,几乎 ⑼【不胜(shēng)簪】:因为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 上 3、诗歌翻译: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 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 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 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 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 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 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4、试分析“望”字包含的意思 答:“望”字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观望: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 惨景二是希望:希望战火快点平息三是盼望:是对亲人团聚的守望 和期盼 5、首联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的妙 处 答:“破”字写出了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 心;“深”字写出杂草丛生,因战乱而荒芜的满目凄然之景这两句传 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6、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的妙处 答:国破家亡,满目荒凉,诗人睹物生情,寄情于物,流泪之人观 落花,落花似在流泪;恨别之人听鸟鸣,鸟儿也惊心,情景交融这两 句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的感情 7、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赏析 答: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消息隔绝、久盼音讯 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从而写出战火不断时家信的珍贵,表现了诗人对家 人的思念之情。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 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 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关于唐朝边塞诗歌的文化常识: 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 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 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 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 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 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 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 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 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仅内容 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 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 颀、王维,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 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 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 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 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2、关于课下注解: ⑴【白草】:西北地区牧草名,干熟时呈白色⑵【胡天】:指西 域的天气 ⑶【狐裘】:狐皮袍子 ⑷【角弓】:两端用兽角装 饰的硬弓⑸【控】:拉开⑹【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 ⑺【着(zhuò)】:穿⑻【瀚海】:大沙漠⑼【阑干】:纵横散 乱的样子 ⑽【中军】:主帅居住的营帐⑾【归客】:指武判官⑿【辕门】: 军营的正门 ⒀【掣】:牵引,拉扯 3、诗歌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4、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这句话写了边塞的风狂雪早,“卷”“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 写出了风势之猛;“八月”点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 幅雪花漫天飘舞的景象,“即”表现了作者的惊异之情 5、赏析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 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两句是过渡性的,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冰点缀大 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 处”一句所展现给我们的画面,并谈谈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画面描述: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朋友的身影已消 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着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情极为动人 情感:传达了诗人因友人归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的无限惆怅之情 8、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岑参,与同代的高适并 称“高岑” 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的是互文的修 辞手法,在《木兰诗》中,我们也学过类似的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 5、【相见欢】 1、关于李煜诗词的文化常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 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 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 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