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5011717
  • 上传时间:2022-04-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IS09001-2015)1.0目的为了保证X射线检测工作质量,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X射线照相底片,对X射线 照相底片进行正确评定,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检测工件内部埋藏性缺陷,主要对象为承压类设备 (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 射线检测检测厚度范围:①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银及银合金 制承压设备为2-400mm;②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80mm;③钛及钛合金制 承压设备为2-50mm;④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镇及银合金、铜及 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为壁厚TN2nlm3.0检测人员资格要求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 与监督管理规那么》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级别的资格证书3. 2从事X射线检测人员应经过辐射平安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3. 3X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 5.0 (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 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3. 4从事底片评定、检测报告签发与审核必须是II级以上资格的人员。

      4.0引用文件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局部:通用要求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局部:射线检测GB 11533—1989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基本标准GB/T 19384. 1—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局部: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T 19384. 2—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局部: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HB 7684—2000HB 7684—2000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T 7902—1999线型像质计JB/T 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150钢制压力容器X射线检测和质量评定应按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执行当技术标准中规定不明 确时,应由无损检测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经所技术负责人同意,与委托方协商 确定5. 0X射线检测器材5. 1 X射线机x射线机性能应符合JB/T7413《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标准技术要求5. 2胶片5. 2.1使用的胶片质量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胶片使用前进行灰雾度值测 量,其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

      5. 2. 2在正常透照条件下,注意考查胶片的比照度、清晰度和伪缺陷情况胶片竖立存放在阴凉干燥房间,不得受射线和有害气体影响,胶片在曝光后应当日进行暗室处理5. 2. 4胶片在符合要求的暗室红灯下曝露时间不得过长,不得手触药膜,不得造 成磨擦和局部折损5. 2. 5 A级和AB级X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X射线 检测技术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5. 3增感屏5. 5. 1采用铅箔增感屏,前后屏厚度为0. 02-0. 2mmo5. 5. 2为防止背散射影响应加大后屏厚度或采取其它屏蔽措施5. 5. 3增感屏保存时防止受潮、局部受压,使用时不得用湿手操作,并防止沾上 定影液当增感屏有严重磨损、局部铅箔脱落或增感程度不均等现象时,应停止 使用5. 6暗袋5. 6.1暗袋应选用黑色,胶片在暗袋中自然条件下12小时不感光;5. 6.2增感屏和胶片在暗袋中不应串动,当暗袋有局部开裂应及时修补或更 换5. 7象质计5. 7. 1线型象质计应符合JB/T7902的规定,JB/T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 内容,应符合HB7684的有关规定,小径管对接接头应选用通用线型象质计或 JB/T4730. 2-2005规定的专用象质计。

      5. 7. 2象质计钢丝有折断弯曲、变形或符号不全时,应停止使用5. 7. 3象质计的材料应与工件的材质相同或相近5. 8观片灯5. 8. 1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7903的规定5. 8. 2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5. 9黑度计5. 9. 1黑度计可测量的最大黑度不低于4. 5O5. 9. 2黑度计每六个月应校验一次5. 10显影液、定影液和停影液配方5. 10. 1选用胶片型号所推荐的配方5. 10. 2配制、更换和报废应作记录11其它辅助用品应满足JB/T4730. 2-2005标准要求5. 0外表要求和检测时机被检测的工件均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检测,且外表的不规那么状态在底片 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那么应对外表做适当修整5.1 除非特殊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 应在焊接完成后24小时进行6. 0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有关标准、图样或委托单位的要求7. 0透照布置1透照方式应根据工件特点和技术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透照方式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 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在单壁透照不能实施时才允许采用双壁透照方式。

      8. 2透照方向为提高环向焊接接头横向裂纹的检出率,应尽可能采用内透法,只要可能,应优 先选用中心法内透法如单面焊焊接接头根部裂纹和未焊透应采用外照法透 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 的方向透照8. 3 一次透照长度8. 3.1 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不同级别射线检测技术和不 同类型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厚度比应符下表的规定整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所 需的透照次数可参照JB/T4730. 2-2005附录D(资料性附录)的曲线图确定或按 几何条件计算确定允许的透照厚度比K射线检测技术级别A级,AB级B级纵向焊接接头KWL03KW1.01环向焊接接头KW1.J)KW1.061)对100mmVD£400mm的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包括曲率相同的曲面焊接接头),A级、AB级允 许采用KW1.28. 3. 2,几何条件选择依据:⑴纵向焊接接头透照时(K值W1. 03)L3W1/2 - Ll,Leff=L3+AL, AL=l/2 - L2⑵环向焊接接头外透法摄片数量N值计算式:K 值Wl. 1, N= 180/ a , a = 0 - n ,cosTK-1H =sin-l[D/(D+2 , LI)sin。

      ⑶双壁单影法摄片数量N值计算式:K 值Wl. 1, N=180/ a , a = 0 + n , 0 =cos-lkTn =sin-1[D/(2F-D) , sin B]式中D—外径,F—焦距(L1+L2)(4)双壁双影法射线束中心偏移距离计算式:S0=L1/L2 ・(b+g),此时应满足以下条件:TW8 mm, bWDO/4, b^g式中b-焊缝宽度,g-底片椭圆内侧间距,T一壁厚,D0一小径管内径8. 4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次数8. 4.1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 时,当T/ D0<0. 12时,相隔900透照2次;当T/ D0>0. 12时,相隔1200 或60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1200或600透照3次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屡次透照,可采用椭圆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 一次鉴于透照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的100%检测,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扩大 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9.0标记、像质计的放置9. 1标记透照部位的标记由识别标记和定位标记组成识别标记一般包括:产品编号、 对接焊接接头编号、部位编号和透照日期,定位标记一般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 标记。

      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所有标记的影像不 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9. 2像质计9. 2.1像质计一般应放置在工件源侧外表焊接接头的一端(在被检区长度的1/4 左右位置),金属丝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焊 接接头时,像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的焊缝处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一般是 邻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lOnim的连续金属丝影像 时,那么认为该丝是可识别的专用像质计至少应能识别两根金属丝9. 2. 2像质计放置原那么a)单壁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源侧双壁单影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双壁双影透照规定像质计可放置在源侧,也可放置在胶片侧b)单壁透照中,如果像质计无法放置在源侧,允许放置在胶片侧c)单壁透照中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进行比照试验比照试验方法是在射 源侧和胶片侧各放一个像质计,用与工件相同的条件透照,测定出像质计放置 在源侧和胶片侧的灵敏度差异,以此修正应识别像质计丝号,以保证实际透照 的底片灵敏度符合要求d)当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上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作为标记, “F”标记的影像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底片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原那么上每张底片上都应有像质计的影像当一次曝光完成多张胶片照相 时,使用的像质计数量允许减少但应符合以下要求:a)环形对接焊接接头采用源置于中心周向曝光时,至少在圆周上等间隔地放置 3个像质计b) 一次曝光连续排列的多张胶片时,至少在第一张、中间一张和最后一张胶片 处各放置一个像质计10.透照规范10」每台X射线机都应制备曝光曲线,在实际透照工作中,根据透照厚度选择KV10.2 X射线机应按规程操作,并做好现场拍片记录10. 3射线束中心应同被透照部位中心切面垂直,并对准透照部位中心点10.4按布片图在设备(产品)上划检测部位标记线,尺寸误差不得超过5nmi,筒 体内外标记线应重合11.0暗室处理1 通常裁片规格为 80 义 360mm、80 X 300mm. 80 X 240mmo11.2显影液和定影液的配置应与所选用的胶片相适应药液配置后须隔24小 时后方可使用11. 3胶片显影方法为槽显,温度控制在20℃±2℃,时间5〜8分钟胶片刚浸入 显影液中时应上下抖动15秒左右,以后每隔一分钟须翻动底片几秒钟;以免显 影不均胶片在显影槽中的间距至少为10mm11. 4显影结束应进行停影,时间15秒。

      11. 5停影后在定影槽中定影,时间15分钟最初应上下抖动11. 6定影后用流动水冲洗,冲洗水应清洁,无泥砂、无油污水温不超过35℃, 水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11. 7烘片前必须先把胶片沥干,烘箱温度应为50℃,时间约40分钟,一般应采用 0P溶液配制脱水液,减少污染和水印12.0底片质量1像质计、标记齐全,摆放位置正确12. 2有效评片区内无缺陷处的黑度值D=2. 0~4. 0o3像质指数应符合JB/T4730.2 —2005表5、表6、表7的规定;12. 4清晰度:定性解释一焊缝影象轮廓清晰;定量指标一UgWl/10 - L2O12. 5在有效评定区内不得有化学污染和机械损伤,以免影响底片评定12.6 100%检测时,相邻两底片的搭接应AL2L2/2,一般不少于10mm13.0底片观察. 1底片应完全干燥后,进行观察评定;12 . 2底片观察应在无背影反射的遮光室内进行;.焊接接头质量按JB/T4730. 2-2005标准或委托单位要求进行分级底片评定必须由RTII级以上资格人员承当13 .质量、技术记录一记录、报告、存档各类原始记录、工作表卡和检测报告应认真填写,字迹整齐、清洁,不得随 意涂改。

      14. 2检测报告须经报告人、审核人签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