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胎使用不当案例分析双星教学讲义.ppt
82页轮胎损坏的分析和典型案例第一部分:斜交轮胎 胎冠部分是指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由胎面胶、胎冠基部胶、缓冲层及胎体帘线等组成一、胎冠部分使用不当引起的胎冠损坏有如下几种:1、胎冠脱层爆特征:爆破口类似被高温烘烤过,胎体帘线端点发黑变硬原因:超载、车速快、运距长、轮胎生热大、胎温过高而导致脱层,熔断帘线爆破3、机械撞击特征:轮胎内腔帘线断裂爆破,损坏处一般是“X”、“Y”、“/”形状原因:司机用胎不慎,遇障碍没有减速或绕道通过,轮胎被障碍物冲击顶撞或刺击,导致内腔帘线断裂,严重的会爆破损坏4、花纹沟刺伤裂口特征:轮胎花纹沟明显被刺伤或花纹沟夹有碎石,行驶中轮胎受碎石挤压刺伤花纹沟底而造成裂口原因:行驶中花纹沟被碎石等尖锐物刺伤,或花纹沟嵌入碎石司机未及时剔除,轮胎车运行中碎石挤压花纹沟底部,刺伤基部胶,在反复屈挠作用下,使化纹沟地部胶料顺伤口延伸裂口5、胎冠崩花掉块特征:胎冠胶一块块被啃掉,十分粗糙原因:经常行走矿山和多碎石的路面,胎冠胶多被刺刮伤,继续行驶,被刺伤的胶块则被啃掉6、花纹块基部裂特征:一般出现在横向花纹轮胎,花纹块基部裂口原因:载重车辆爬行崎岖山路,强行爬上煤堆,石堆矿堆等不良路面,轮胎抓着扭力过大,花纹胶块底部剪切应力过度集中使花纹胶块底部变形增加而导致裂口。
7、磨冠特征:胎冠中心位置严重磨损,而两肩磨损较轻原因:轮胎充气压力过高8、偏磨特征:胎面单边磨损过快原因:使用的轮胎没有定期换位、汽车前束或外倾角不符合标准等导致轮胎单磨蚀9、畸形磨损(或磨蚀)特征:轮胎花纹在极短时间就磨光,肩角起锋起毛,磨面较粗糙原因:汽车前束调校不标准,导致严重磨蚀轮胎10、畸形磨损特征:胎面胶花纹块被磨耗成一高一低或波浪形原因:汽车技术性能欠佳,如轴头、轴承、后轴套等松旷,运行时轮胎摆动前进,最终造成轮胎畸形磨损11、轮胎冠部局部磨损特征:胎面局部严重磨损,甚至磨到见帘线或磨穿原因:轮辋失圆(偏心)或轮胎受伤而内腔垫补过 胎肩部位是指轮胎胎冠与胎侧的过渡区域,包括胎冠末端、垫胶、部分胎体等组成二、胎肩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肩损坏有如下几种:1、胎肩崩花掉块特征:轮胎肩部花纹胶块被啃扯掉原因:轮胎肩部被障碍物刺伤刮伤,或车辆靠边和拐弯时被路沿硬物挤压,甚至就地拐弯时扭力过大,也会导致轮胎肩部崩花掉块2、胎肩和花纹沟底皱纹特征:轮胎肩切线位和花纹沟底明显有皱纹,严重时会裂口原因:气压偏低,且较长一段时间无没有补气压,仍继续低气压下超负荷运行,胎肩切线位和花纹沟底受压缩屈挠过度而逐渐显露皱纹和裂口。
三、胎侧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侧损坏有如下几种: 胎侧部位是指轮胎侧面标有轮胎标识的部分,是轮胎的最薄处,由胎侧胶和胎体帘线等组成胎侧部位承受整个轮胎的屈挠最多1、刮爆胎侧2、刮伤胎侧特征:明显被汽车部件刮坏胎侧,胎体帘线端点整齐,不松散,离层原因:轮胎气压过高,汽车严重超载,轮辋承受了苛刻使用条件,凸缘底部疲劳过度裂口爆开,胎圈鼓起,导致胎侧凸起被局部刮烂特征:明显可见尖锐物由胎侧上方往下刮伤痕迹原因:司机用胎不慎,遇障碍没有减速或没有绕道通过,轮胎被障碍物刺伤刮伤3、刮坏胎侧特征:胎侧单边整周被外物刮伤损原因:汽车部件松脱,轮胎被单边整周刮坏4、漏气碾坏(a)特征:轮胎被碾压过变形,上胎侧帘线或连胎侧胶被碾压断裂原因:司机用胎不慎,轮胎在较短时间内漏气,当载荷过重时轮胎胎侧受碾压致使轮胎整体变形5、漏气碾坏(b)特征:轮胎被碾压整体变形,胎侧折断,明显可见刺穿伤口和钉子原因:司机用胎不慎,轮胎被铁钉等尖锐物刺穿漏气,没有及时发现,仍继续在漏气下行驶碾压损坏6、下胎侧帘线松散折断特征:轮胎下胎侧(在轮辋凸缘处)起鼓、帘线松散断裂,严重的帘线层全断裂爆破原因:气压偏低,司机没有及时发现,且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气压,仍断续缺气下超负荷运行而碾压损坏。
胎圈部位是指轮胎与轮辋接触部位,由胎体帘线、三角胶、胎圈反包帘布层、胎圈钢丝等部位组成胎圈在轮胎结构中是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四、胎圈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圈损坏有如下几种:1、扇形爆破胎特征:钢丝圈裸露,爆口以扇形方向延伸至胎肩、胎冠、甚至对面胎侧原因:严重超载,气压也偏高,大负荷急转弯造成2、断钢丝圈(轮辋破裂)特征:胎圈断钢丝,脱圈严重变形原因:严重超载,气压太高,轮辋承受不了过载负荷而爆裂,从而引发胎圈断钢丝和爆破脱圈3、割伤胎圈特征:轮胎胎圈处成周向割伤或割断几层帘布原因:安装轮胎不规范,或轮辋锁环变形,导致安装不够吻合,且加气又过急,造成轮胎口内圈被保险锁压割坏4、烧坏胎圈5、磨胎圈特征:轮胎的胎圈部位被高温烧焦,严重的尼龙帘布熔断爆破原因:车辆技术状况欠佳制动系统出现拖刹车,行驶中刹车鼓因拖刹车产生高温,传至轮辋烘烤坏轮胎胎圈和垫带内胎特征:轮胎的胎圈部位轮辋凸缘磨断帘线,严重的露出钢丝圈甚至爆破原因:a.轮辋严重锈蚀或轮辋变形,使轮胎与轮辋咬合处受力不均而出现磨胎圈,若轮胎气压偏低使用,会加速磨胎圈 b.严重超载使整周反包帘线磨断6、胎圈位(轮辋凸缘处)斜纹裂口特征:胎圈位(轮辋凸缘处)胶料斜纹裂口,剖开见帘线已断若干层,互成毛头状。
原因:轮胎超负荷使用,相应气压偏低,轮胎下沉量增大,应力下移至轮辋凸缘边,胎体外层帘线过分伸长,屈挠疲劳过度而松散离层折断,最终导致下胎侧胶斜纹裂口五、胎里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里损坏有如下几种:1、缺气行驶胎体帘线出现问题特征:轮胎内腔侧壁起皱纹,帘线松散、断裂原因:轮胎气压偏低或被尖锐物刺穿漏气,司机没及时发现,且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气,仍然在低气压或慢减气下继续行驶碾压损坏1、缺气行驶胎体帘线出现问题2、气压偏低超负荷胎体帘线出现问题特征:轮胎内腔侧壁帘线松散、断裂原因:气压偏低,司机没有及时发现,且较长一段时间没补充气压,仍继续在低气压下超负荷运行,轮胎下沉量增长,应力下移至下胎侧,内层帘线受压缩曲挠疲劳过度而松散,严重的还会爆破气压偏低超负荷胎体帘线出现问题轮胎损坏的分析和典型案例第二部分:全钢子午胎 胎冠部分是指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由胎面胶、胎冠基部胶和带束层等组成一、胎冠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冠损坏有如下几种:1、割伤贯穿特征:轮胎胎面上有割伤或贯穿的痕迹从胎里看与胎面割伤位置对应贯穿原因:轮胎在使用过程中,胎冠由于受较强尖锐外物的刺扎、切割,使带束层钢丝及胎体钢丝刺断2、冠冲击爆破特征:轮胎冠部受到外物撞击,呈“I、X、Y”型裂开,冠部带束层断裂露出。
爆裂端面无固有的脱层迹象,有的显示为爆裂时的撕裂状原因:轮胎在高气压、高负荷或高速度状态下行驶,遇到障碍物撞击或强行越过沟坎而引起的胎面爆开3、割伤爆破特征:轮胎冠部受到外物切割冲击,冠部带束层断裂露出爆裂端面无固有的脱层迹象,切割切入处较明显,钢丝端点整齐其余钢丝端点为撕裂状原因:轮胎在高气压、高负荷或高速度状态下行驶,遇到障碍物切割撞击爆破4、冠刺穿胎侧凸起5、刺伤脱层特征:轮胎冠部被尖锐物刺伤或刺穿,并在被刺的部位有胎侧径向鼓包的现象原因:车辆行驶中,因触及尖锐物而将轮胎冠部刺伤或刺穿,同时引起局部带束帘线断裂特征:胎冠周向脱层,面积较大,裸露钢丝有锈蚀原因:轮胎冠部被刺穿未及时修补,胎面渗水,钢丝生锈,导致冠部部件间离层6、羽毛状磨损7、鱼鳞状磨损特征:轮胎胎面花纹沟槽边缘横向呈羽毛状磨损,一般情况下胎面呈斜坡形原因:由于车轮或车轴定位不良,造成轮胎胎面在路面上横向移动,从而造成羽毛状磨损特征:轮胎胎面花纹边缘,沿周向鱼鳞状磨损原因:a.轮胎在车辆频繁停车、启动或大扭矩驱动以及频繁刹车的运行环境下使用; b.轮胎气压不正确; c.复轮安装不良,悬挂弹簧或减震器强度不够均会产生这种磨损。
8、低气压磨损9、披形磨损特征:与轮胎中部花纹相比,轮胎两肩光滑,过度磨损,轮胎胎面呈一个拱形断面原因:充气压力不足或负载过重特征:轮胎胎面呈光滑的坡形磨损,通常这种情况在轮胎肩部边缘特别严重原因:由于车辆或路拱,造成车轮倾角过大,严重超载、轮胎气压不足、车辆设计不良或不良驾驶习惯,均会引起这种磨损10、电车轨磨损11、高气压磨损特征:轮胎花纹沟槽周向边缘磨损,有时只在部分胎面发生并逐渐向其他部分胎面扩展原因:这是一种典型的平滑直路特慢的磨损特性,一般情况下,不影响轮胎的正常里程特征:与轮胎胎肩花纹相比,胎面中部花纹周向过度磨损情况明显原因:轮胎气压过高,在严重超载的情况下,轮胎冠部磨损情况会更加严重12、胎冠胶掉块特征:胎冠表面胶发生局部掉块脱落,严重时露出带束层原因:轮胎内压高,胎冠刚性增强当行驶在碎石路面上,加速或刹车时,碎石易啃下胶块13、胎面局部磨损特征:胎面局部严重磨损,轮胎明显失圆,花纹磨平、胎冠局部甚至被磨穿透原因:由于车辆紧急制动或刹车系统调校不好、刹车抱死及负载较重的挂车,后桥复轮气压不平衡,或气压过高等,都会加剧这种磨损的发生14、胎冠胶异常脱落特征:胎面胶变性,失去原有的物理性能。
原因:轮胎表面受到机油等有机溶剂的侵蚀后,行驶时局部脱落 胎肩部位是指轮胎胎冠与胎侧的过渡区域,由胎冠末端、垫胶、带束层端点、带束层夹胶和胎体帘线组成二、胎肩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肩损坏有如下几种:1、刺伤脱层特征:肩部胶与钢丝帘布脱层,观察和用力压很明显原因:钢丝子午线轮胎径向变形大,在不平坦的道路上使用极易受到路上障碍物刮(划)刺伤,致使泥水、灰沙渗入,使用者没及时检查并进行处理,带束层端点生锈脱层2、肩部割伤特征:轮胎肩部被障碍物(石块、金属等尖锐物)割伤或胎肩点受力过大,肩部有明显的撕裂痕迹或局部断裂,没有脱层迹象原因:车辆行驶中被障碍物(石块、金属等尖锐物) 割伤,同时可能引起胎肩部位割破或带束层端点钢丝割断甚至爆破3、胎肩啃伤掉块特征:轮胎肩部花纹胶块被啃掉原因:轮胎肩部被障碍物刺刮伤,行驶时被路基硬物挤压,重载起步轮胎打滑,都可导致轮胎局部崩花掉块 胎侧部位是指轮胎侧面,是轮胎上的最薄点,由胎侧胶、胎体帘线和上三角胶组成胎侧在整个轮胎中是曲挠最大的部位三、胎侧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侧损坏有如下几种:1、胎侧划伤爆破特征:轮胎胎侧有刺伤或划伤的痕迹,有的与外伤相对应的位置呈穿孔。
原因:轮胎胎侧由于接触石头、铁板、螺栓、钉子等尖锐的外物刺伤、划伤所致2、割伤爆破特征:胎侧割伤使胎体断裂,轮胎呈拉链式爆破割伤处帘线端点整齐呈切割状,其它部分帘线端点呈缩径现象原因:在行驶过程中高气压下轮胎胎侧被路面障碍物割伤,导致爆破3、磨损后爆破特征:胎侧受车辆或所载货物磨损使胎体断裂,轮胎拉链式爆破原因:在行驶过程中高气压下轮胎胎侧被车辆或所载货物磨损,导致爆破4、缺气使用导致拉链式爆破特征:胎体钢丝断裂,断裂钢丝头端点整齐,呈拉链式爆破,胎里有明显缺气使用迹象大部端点呈折断状,其它部分帘线端点呈缩径状原因:轮胎低气压使用部分胎体帘线曲挠折断5、缺气行驶碾坏胎体特征:轮胎胎侧多处径向裂开,严重时胎侧多处破碎,肩部呈周向撕裂状原因:汽车行驶中轮胎受到外物刺穿漏气或气门嘴、气门芯漏气,造成轮胎失压,而汽车刹车不及时,轮胎胎侧轮辋碾压损坏6、胎侧径向裂口(俗称顺线裂)特征:胎侧径向裂缝,有明显的刮蹭痕迹原因:轮胎撞击后,胎侧极度变形而开裂7、刺、刮穿胎侧特征:轮胎胎侧上有明显的刺、刮伤痕迹原因:轮胎使用中被障碍物或机械刺、刮伤8、两胎夹异物,导致轮胎损坏特征:胎侧有明显异物挤压痕迹,严重时可以导致局部胎体帘线断裂。
原因:双胎使用时,两胎之间夹有异物 胎圈部位是由胎体帘线、加强层、上三角胶、下三角胶、胎圈钢丝、内衬层等组成四、胎圈部位使用不当引起的胎圈损坏有如下几种:1、胎圈表面周向凸起特征:胎圈塑性变形,解剖后界面呈撕裂状原因:作用窄轮辋或严重超载2、胎圈周向裂口特征:轮胎胎圈与轮辋结合上部,沿周向整周或断断续续斜上方裂口端面不整齐,钢丝反包端点整齐原因:严重超载,轮辋不适合或局部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