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52429652
  • 上传时间:2023-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摘要保护农民工合法权利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拟 就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表现出发,分析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原 因,探索其权益保护的合理路径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权益劳动就业权一、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表现(一) 受限制的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且具备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参加 社会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权利劳动就业权涵盖:工 作获得权、平等就业权和选择职业权等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有相当多的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受到限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城 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与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的 流动农民受户籍等影响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其合适的就业机会 不仅如此,许多大中城市甚至出台了禁止和限制外来人口特别是农 村外来人口在某些岗位就业的政策,借以此来保护本土居民就业二) 缺乏保障的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通过从事各种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权利工 资协商权、工资请求权和工资支配权等均属于劳动报酬权的范畴 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获得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阻滞,具体 表现如下:工作负荷大、工作环境差、薪酬待遇普遍低下;薪酬浮 动频繁;工资恶意拖欠;工时变化较大、没有加班补助。

      三)难以实现的休息休假权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法定工作时间外休息和休假的 权利然而,根据2006年山西省总工会的数据调查显示:享受每 周两天的休息日的农民工比例仅有 12.71 %,有44.93 %的农民工 根本没有休息日不难看出,农民工的休息休假权受用人单位降低 成本、利益最大化、延长工时等方式的压榨剩余劳动力下很难得到 保障另一方面,农民工质朴憨实的性格以及对工作机会的珍惜使 得他们在面对劳动权利遭受侵犯时往往对此采取默认忍耐的态度, 给用人单位的非法压榨带来了可能与此同时,政府有关执法部门 检查监督不力、制裁处罚不严的消极作为也使得一些用人单位肆意 侵犯农民工休息权的行为屡禁不止四)尚待完善的社会保障权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尚待完善:一是工伤及医疗保险问 题由于农民工在就业之时大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合法的劳动 合同,当农民工在工作时间内因机械操作等原因受伤而向用人单位 索要赔偿时,用人单位往往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支付相关医 疗费用二是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问题农民工大多对养老保险及 失业保险并不知情,而用人单位则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根本不为农 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因此,对于农民工来说,强健的体魄和年龄优 势远比技能水平要重要。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即使青壮年 农民工辛苦一年的收入充其量也只能养家糊口,少有积蓄对于用 人单位尤其是个体和私营企业来说,农民工养老及失业保险的购置 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个别为了应付检查要么只给少数投保,要么就避重就轻只买一种五)其他问题一是劳动合同的设立问题我国现行劳动法中规定,订立劳动合 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然而,一些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 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规避风险减免成本,逃避对劳动者的义务 和责任二是劳动环境安全问题我国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 动者有获得劳动卫生和安全保护的权利当前,农民工从事的工作 大多集中于建筑业、采掘业、化工业、 环卫业,工作环境为脏、累、 差,工作负荷大且危险性较高二、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原因(一)立法的缺陷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的立法缺陷体现在:(1)法的抽象性能 否贯彻“向弱者倾斜”的原则是在在权力配置过程中衡量一个国家 人权保护体系合理度的重要指标由于立法程序及内容的抽象性, 使得这种特殊保护无法实现具体的量化规定2)法的滞后性作 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法律本身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农民工劳动权 益受侵害的诉求在立法中还没有得到确认和调整;权利受到侵害时 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救济。

      3)法的歧视性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 层面上造成了农民工身份与劳动权益的不平等户口不仅是一种身 份的体现,更是对资源、利益的享有权的确认,承载着诸如就业、 教育、经济、医疗等许多公民权益事务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使得城乡居民身份及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逐年放宽,然而户籍制度及其衍生 的其他一系列制度依然存在,使得农民工劳动权益屡遭侵犯成为可(二) 行政权的不作为近年来,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不断曝出农民工因索要工资无路 而诱发的恶性治安或自杀等极端事件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农民工工 资的现象成为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的权威统计:仅在2002年一年,全国各地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多 达400多亿元,而劳动监察部门仅追讨索回 14亿元对于不辞劳 苦、拿命工作的农民工而言,看似微薄的薪水缺是他们乃至一家人 生活的生存动力与全部希望在挥洒完辛勤汗水、做完艰苦劳动的 最后,得不到劳动所偿是他们无法忍受与接受的悲惨现实个别用 人单位的蛮横无理、恶语相向使得本就追讨无果的农民工更感势单 力薄,绝望失落无可依靠此情此景下,农民工不得不寄希望于公 权力的保护与帮助。

      然而,公权力的消极作为乃至不作为让他们不 得不陷入更为苦深的困境,更为弱势的境地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用 人单位缺乏必要的主动监管与深入检查,制裁处罚力度不严均使得 用人单位更是肆意妄为,侵权不断三) 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首先,农民工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法律保护意识也较为淡薄面 对劳动权益受侵时,不能够主动使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被侵犯针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司法援助也很少,农民工的 维权之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其次,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判决或裁 决中,除职工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案件具有明确的给付性内容 外,其他方面的劳动争议判决或裁决则很难强制执行因此,农民 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得不到实际有效的保护与及时救助另外,随着 各用人单位经营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但凡其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指 标及国家的财政税收就会很少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对于法院要求 政府部门的协助执行,用人单位往往会以干预经营自主权为由提出 抗议,或置之不理三、如何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一)立法保护立法保护是切实解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关键与根本所 在现行的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文件存在有规定不具体、法条冲突等 问题梳理法律文件冲突,完善立法空白是当前迫切而紧急的任务C 受历史条件的影响,我国劳动法体系一直是以政策文件为主导同时 伴随着大量低位阶的规范性文件于其中,这些法律法规无论从内容 上还是从其内在含义上都容易出现歧义。

      内容的不统一、效力的高 低不同给法律适用带来很大困难,“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也就不难 产生因此,清理整合劳动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完善立法法规定 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民工劳动权益 保障问题的法理基础另外,在立法上规定平等的劳动就业权,排除任何形式的对农民 工群体的劳动就业歧视也非常重要我国劳动法中明文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应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遭致不平 等待遇除此以外我们还应做如下努力:保证农民工群体和其他群 体一样享有平等就业机会的权利;确保其享有自由择业、升级和工 作保证;保障其在退休、失业、疾病、残疾和老年或其他丧失劳动 能力的情况下仍然享有相应的生活救济权等社会保障的权利;保证 其在工作中享有健康和安全保障二)执法保护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护个人的权利免受侵犯是政府的责任与 义务在责任政府之下,行政主体及行政公务人员所行使的每一项 权利背后都肩负着一份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机制是推动权利实现的 重要保障因此,责任政府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义不容辞政府必须在该作为时积极作为,秉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 必严的行政执法原则,加强检查与监督,加大制裁处罚力度。

      各级 政府要保证劳动监察部门有与之执法职能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 力、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配备,劳动监察部门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业务 素质,大胆改革和探索新的执法手段、方式和方法劳动监察部门 要做到严格执法,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活动,对于那些农民工集 中的企业、农民工较多的行业要进行重点深入监察,及时掌握相关 信息,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依 法予以严厉处罚通过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行动使劳动法律、法规 得以很好的遵守和执行,确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法律援助现代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实现法律所赋 予的权利而建立的一项司法保障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及司法公正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法律援助在对于保障农民工劳动权 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 权益的重要环节社会应该对农民工进行帮助、提供方便,通过免 费的法律援助,使他们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与救济完善法律援助的立法体系,使相关法律规范具有极较强的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使之更为系统全面、可协调;强化和完善法律援助机 构的职能,有效整合法律援助资源;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 法律援助经费;在援助人员方面,应扩大援助人员范围,缓解供需 矛盾。

      参考文献:[1] 于海侠.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2] 陈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3] 王朝新,黄志勇.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对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