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课用古代科技文化.ppt

94页
  • 卖家[上传人]:xh****66
  • 文档编号:56391200
  • 上传时间:2018-10-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89MB
  • / 9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纸的发明 1、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有什么样的缺点? 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收藏和流传、 布、帛 缺点: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2、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帛、竹、木、纸(植物纤维纸)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 加工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3、意义: 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尤其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①战国: “司南” ②北宋: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③南宋:《事林广记》中,记载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④清代:罗盘 2.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萍州可谈》和南宋《梦梁录》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的记载 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⑵知识积累: 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②汉 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创造条件 ③东 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⑵北 宋 时: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 石普用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表演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⑶明 朝 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 由波斯传到欧洲3.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 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2)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显著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鱼、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进步性 ⑴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⑵《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自然规律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⑶《老子》“无为”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自然的行为 ⑷总之,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⑴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⑵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四、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4.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5、文化传统:中国 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称为“文字图画”。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书法含义: 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书法特点: 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3、汉字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4、书法字体: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5、著名书法家,思考: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2)自觉阶段:(魏晋以后),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小篆,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字型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行书,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草书,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化度寺碑》,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 《肚痛帖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颠张狂素”,怀素狂草,张旭狂草,“宋四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东坡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米芾 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

      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法度有余、文雅严谨,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二、画中有诗;,,“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两汉时期的绘画,如何去评价右边这幅帛画?说说你的看法内容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体现了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汉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新的特点是:由于儒学在政治上开始占支配地位,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日益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但浪漫幻想主题依然十分流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