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宋词练习二.doc
59页唐诗宋词专题练习二(李白诗、杜甫诗)(本练习共100分)一、 语言文字运用(2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瀛洲(yíng) 霹雳(pī) 孤蓬(péng) 馔玉(zhuàn) 欢谑(nüè) B.车辚辚(lín) 沽取(gū) 斟酌(zhēn) 天台(tái) 訇然(hōng) C. 干云霄(gān) 荆杞(qǐ) 旧醅(pēi) 点行频(pín) 盘飧(sūn)D.啾啾(qiū) 万壑(hè) 朔漠(shuò) 危樯(qiáng) 陇亩(lǒng)C(欢谑xuè 天台tāi 啾啾ji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忽已暝 惊层巅 水澹澹 瞻仰 揪住B. 惟觉时 宵衣旰食 坟冢 青暝 沽取 C. 斑马鸣 栗深林 撰写 客栈 戍守D. 缘客扫 漫劳车马 虐待 尊酒 萧条A(青冥 班马 樽酒)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B(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境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C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像金玉,内里却尽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部词典是供写作查词或词汇研究等之用,收字、词、词组等共约五万六千条,所收条目分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多字条目按末字分列在领头的单字条目之下B.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开不用侧翼掩护,不顾后勤支持,第三机械化步兵师利用高科技向前狂飙突进的作战先例,取得惊人战果,改变了传统作战观念C.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项数据证明,新时期的科学技术领域,经济效益之大,成果应用之广,资金投入之多,都是改革开放前无法比拟的D.根据与鲁迅非常接近的亲友的回忆,鲁迅对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文完全肯定,并且确实发生了深刻的感激情绪A(B“首开”与“先例”重复C顺序不当应按“资金投入”“成果应用”“经济效益”的逻辑顺序排列。
D“发生……情绪”搭配不当5.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由花及人,写出结论4分)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他的结论是: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 再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 他的结论是: 答案示例:①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②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词成为汉语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语言现象,其中有不少外来词翻译得绝妙,把音义与汉语结合到极致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所提供的五个外来词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不超过40字)(5分)示例:雷达,音译自radar,指无线电波探测装置,它号称“千里眼”雷”字,自然让人想到电闪与雷鸣,突出了这种“千里眼”探测速度之快。
外来词:托福TOEFL、 雪碧Sprite、 波音Boeing、可口可乐cocacola、迷你裙miniskirt【答案示例】⑴托福:音译自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托福”是中国人的日常口头语,含有吉利话的意味,考托福,靠托福,寄予了学子们顺利通过考试的美好愿望⑵雪碧:音译自Sprite原意为妖怪、精灵暗指饮料的神奇,雪,有寒意;碧,清澈碧蓝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听着就产生喝这种饮料解渴的欲望⑶波音:音译自Boeing,指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飞机波”、“音”是两种在空中传播的物理现象又暗合快捷之意,突出飞机飞行速度之快⑷可口可乐:音译自CoCaCola,世界著名饮料可口”突出好喝,“可乐”突出喝了给人产生快乐的感受⑸迷你裙:译自英语miniskirt,“迷你”为音译,裙为意译原意为超短裙翻译为“迷你裙”确实绝妙,点出超短裙的诱人的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徐孺子祠堂记》(节选)曾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
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日:“大木将颠,非一绳所雏,何为栖栖不皇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塑以中牢,率州之宾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
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少屈其意 少:稍微B.抗其节于乱世 抗:保持、坚持C.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 操:节操D.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出处:出仕和隐居C操,解释为“持”,意思是所持的处世方法8.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曾巩对徐孺子理解、肯定的一项是(3分) ①安车备礼,召皆不至 ②异于怀禄之臣远矣 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④义在于济物故也 ⑤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未尝不惟其则见,其不可而止 ⑥孺子不出闻巷,独称思至今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D((①是客观陈述徐孺子的事迹,②④是评价朝廷公卿士大夫)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元兴以后,宦官把持朝政,奸臣与他们互相勾结,制造冤狱,疯狂迫害正直的大臣B.朝廷的公卿大夫伸张正义,坚贞不屈,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汉朝因为这些股肱之臣得以再支撑了一百多年C.乱世中,徐孺子独善其身,还保持高尚的气节,忘己为人,济世救人,得到后人敬仰。
D.曾巩做了太守后,经过一番考证,在孺子宅的旧址修筑了徐孺子祠堂,目的是为了教化州民C(徐孺子没有“济世救人”,更没有“忘己为人”)10.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4分)一百多年来,拥有强大的力量,对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连不断,都犹豫不决不敢发难得分点:擅、逡巡各1分,“擅”解释为“独揽、凭借”也可以,“觊非望者相属”2分) (2)此其意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3分)这就是(表明)他的本心并不是在山林中自我满足,遗弃世人而不顾得分点:其意、自足于丘壑、遗世,各1分) (3)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3分)描绘了徐孺子的肖像,用中牢之礼来祭祀他,率领州中的宾客僚属来祭拜他得分点:图、祠、焉各1分)参考译文: 汉元兴以后,朝政由宦官掌握,小人依仗他们的威福,互相鼓动煽惑做坏事,中材之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汉朝既失掉了它的权柄,朝政彻底败坏但在位的公卿大夫都是豪俊出色的人,相互发愤同心,行正直之道,说严正之话,区分辨别是非黑白,不稍微屈服他们的意志,以至于不被(宦官小人)所容,有罗织罪名株连党人的案子发生。
但)他们的观点更坚定,他们的行为更激烈他们的)志向虽然没有完成,但忠心有余在这个时候,天下听说他们风采,仰慕他们大义的人,个个感慨愤激,以至于解下印绶,抛弃家族骨肉互相勉励,赴死而不避一百多年来,拥有强权,对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连不断,(但)都犹豫不决不敢发难汉朝能在败亡的情势下继续存在,就是这些公卿大夫的力量 徐孺子在这个时候,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征召他,他都不去荐举有道之人,授予他太原太守的官职,安排好车马,备好礼节,召他(他)都不到舍身而为人,与隐居而独善其身,那选择虽然不同,但有志于仁则是一样的在位的士大夫,在乱世保持他们刚正不屈的节操,不因生死问题动摇他们的意志,与(那些)贪图俸禄的大臣差异太大了;然而(他们)不惜抛弃官位,大义在于救济世人的缘故徐孺子曾经对郭林宗说:“大树将倾倒,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为什么忙忙碌碌没空闲安宁自处呢?”这(表明)他的本心也并不是在山林中自我满足,遗弃世人而不顾啊!《易经》对君子小人的消长进退,选择恰当的处世方法,未尝不是主张只要(社会)正常合理就现身,混乱不可就停止这就是徐孺子未能用隐居来换取出仕的原因徐孺子是豫章南昌人据《图记》记载:“章水向北流过南昌城,又向西流经白社。
白社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流过南塘,它东面是东湖湖南部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称‘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在孺子墓道种松,太守谢景在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在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到拓拔氏的北魏,称之为聘君亭现在亭子还在,而湖南小洲,世人不知它曾经是孺子的住宅,又曾经是台我做太守的第二年,方才就在那地方结茅为堂,描绘了孺子的肖像,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祠他,率领州中的宾客僚属祭拜他汉到现在将近千年,富贵而埋没无闻的人无法计算孺子身居陋巷,偏偏被人称许思念至今孺子的墓已经搞不清它确切的地方,而孺子台幸而可考查搞清祭祠他,是用来向州民展示高尚的德行,所以一起收集了他出仕和隐居的观点写下这篇“记”三、古诗词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特点:自然环境险恶(1分);军情紧急(1分)作用:营造了萧杀的氛围(1分),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1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