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doc
5页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市十一小学 曹鑑江内容摘要:古代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词名篇,这些优秀的古代诗词,集中反映了诗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是我国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小学阶段又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要有效的,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学习赏析古代诗词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类别让学生寻找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使学生们在赏析中,不仅领略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丰富多彩,同时还能激发起他们写作的热情,使她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掌握观察和思考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赏析、训练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开发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这些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又是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无疑给班主任带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我校本着让学生充分提高文化底蕴,引领学生在诗海中畅游为宗旨,开设了古诗文赏析等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古诗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都是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长大的,电视电脑凭借它们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读书时间大大减少,以往的传统的古诗文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再加上现在的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要么举笔难下,要么下笔千言,空洞无物。
为了改观上述现象,我充分利用每星期五校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一、 让学生学会按类别寻找古诗词我国的古词作品,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的博大、孟子的精深、老子的通透、庄子的肖遥、屈原的深情、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王维的恬淡、苏轼的豁达……这一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自我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茫茫的诗海中,学会按类别寻找古诗词,并熟读成诵,做初步的知识积累我将各类不同题材诗词的主题和风格,归纳如下供学生参考边塞诗:①精忠报国,②渴望安定,③思念故乡;山水田原诗:①热情赞颂,②闲适安逸,③超脱避世;咏史诗:①仰慕先贤,②借古讽今,③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写景咏物诗:①、托物寓理、②托物言志每到星期五的校本课程,古诗文学习时,我要求学生轮流讲解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讲解内容包括:析题、作者简介、相关背景介绍、语句讲解,对于诗词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分析等课余时间的积累,课堂上的交流,初步引发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此时教师的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诗词,帮助学生在赏析中,了解古诗词的精妙之处。
二、帮助学生在赏析中了解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一首诗,一首词,常常是作者客观对象的情感信息激发起作者的情感功能的产物作者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古诗词中的意境大多包括情和景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则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离开了情就失去了生命;而情又要通过一定的景来表现而情和景的结合,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借景抒怀,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既描写了边塞风光,又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和守边将士的英勇顽强长云”、“雪山”、“孤城”等景色,描绘边塞艰苦悲凉的环境,并借以反衬将土的意志坚定诗人借景抒发了对将士们的深切同情之情二是寓情于景,让人心领神会千里江陵一日还”与“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表达李白遇赦途中的轻快心情,诗人借日行千里之景,表达了自已的感情古诗词赏析过程中,我还提醒学生们注意,世上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绝对相同的风景不同的作者,即使面对相似的景物,所表达的情绪也往往不同例如:同样是写“秋”,在杜甫笔下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是“万里悲秋常作客”是“艰难苦恨繁霜鬓”,一派肃杀、凄凉的景象。
秋景使人“愁”了解杜甫的生平就会明白,这样的诗,表现了他忧国伤时的情绪而在刘禹锡笔下,秋景却有了新的意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不仅借诗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还使读者宛如亲见秋高气爽的美景三、赏析与作文融为一休学生在赏析中有了充分的感受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动笔进行练习(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利用状形、绘色、象声的词,突出文学形象平时我常叮嘱学生要细致地观察,仔细地体味,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见微而知著,从表面上微不足道的或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写作的素材观察时,要深入体验,反复揣摩,把自己置身于生活中,全身心地投入,唯有这样,才能写出洋溢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二)引导学生把握修辞方法,借助联想来积累作文材料,拓展作文思路,丰富作文语言诗词中许多美好、新颖的联想都是由修辞方法构成的1、由比喻构成的联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以春景比喻冬景,写出塞外冬景的奇特、瑰丽2、由夸张构成的联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应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形容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笔触潇洒3、由对偶构成的联想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此句应用比喻兼对偶的修辞,把兄弟离散的凄凉悲苦抒写得淋漓尽致。
4、由拟人构成的联想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此句中的雁、山被赋予了生命雁儿懂得人情,带走忧愁苦闷之心;高山了解人意,衔来团圆美好之月修辞的应用使诗歌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古人作诗如此,今人作文同样如此作文离不开联想,也离不开各种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文章的内容就丰富,修辞方法运用得当,文章的语言就生动,文章就富于表现力5、通过典型例子引导学生,让学生领悟写作的规律,真正做到触类旁通如赏析苏轼的《春江晚景》时,我引导学生作了以下练习:①、找出诗中所写景物竹、桃、江、鸭、蒌蒿、芦芽、河豚)②、给这些景物添上色彩翠竹、粉桃、清江、灰鸭、绿之蒌蒿、白之芦芽)③、给这些景物添上动感翠竹摇曳、粉桃含羞、清江泛波、灰鸭戏水、蒌蒿滴翠、芦芽凝碧)④、给画面添上人物(可以是自己),想象情节,使人、景、情都鲜活丰润起来⑤、把握“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哲理意味⑥、使用恰当的修辞,使文章形象更生动、更感人⑦、通过适当联想,拓宽作文思路联系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等⑧、通过以上提示,连缀成文这个练习层次感强,让学生一步步走近画面,最终进入画面其间想象逐渐具体、丰富,学生也逐渐走进一个清新美妙的艺术世界中。
此项赏析练习不要求学生完全依照教师的提示来完成,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要合理即可文章中所涉及的仅仅是我利用校本课在赏析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但唐诗宋词中那些美丽的画面,灵动的意境隽永的意味,妙不可言的神韵,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宝贵的财富如何通过校本课程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不仅领略到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丰富多彩,激发起她们写作的热情,使她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会观察和思考的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她们的语文素养,这一切有待于在今后的校本课的古诗文教学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