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134986326
  • 上传时间:2020-06-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6.2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岔经洛东至宜州公路工程 一期 3 合同段 K23 000 K33 100 167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江西有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岔经洛东至宜州公路工程 一期 3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编制 二 一五年十一月 三岔经洛东至宜州公路工程 一期 3 合同段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目录 一 工程概况 1 二 计划开工日期及施工部位 1 三 机械设备 1 四 试验目的 1 五 施工组织及资源调配 2 六 施工方法 2 七 需验证内容的操作方法 5 八 质量标准 6 九 质量保证措施 7 十 安全保证措施 7 十一 环保措施 8 三岔经洛东至宜州公路工程 一期 3 合同段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1 三岔经洛东至宜州公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宜州市境内 起点 K0 000 位于三岔龙江大桥桥头 经三岔镇 沿旧铁路布线 在K7 700处接上县道 862 沿县 道布线经寻田村 洛东乡 洛西镇 洛寿村 在东屏村米粮山穿出 根据宜州市规划 走新线 在 K33 100 167 处接上刘三姐大道 为一期终点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23 000 K33 100 167 2 本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速度为 40km h或 60km h 路基宽度采用 8 5m 相应结构形式为 行车道 2 3 5 米 硬路肩 2 0 75 米 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抗弯拉 强度 5 0 MPa 厚度 24cm 面板采用横向两块板结构 加宽路段加宽值大于1 5 米处 在加宽位置增加一个板块 3 纵向缩缝设置一道位于道路中线位置 加宽路段加宽值大于1 5 米处加宽位置 与中间板块间设置加设一道 横向缩缝间距为5 0 米 纵向缩缝构造形式采用平缝加 拉杆型 横向缩缝采用锯缝成缝形式 4 与其他道路或构造物相交处 加宽值大于 1 5m 的平曲线起终点 均设置胀缝 明涵或小桥两端各设一道涨缝 中桥两端各设置2 道涨缝 5 在涨缝 施工缝处 临近涨缝和自由端部三道横向缩缝设置传力杆 其余横缝 不设传力杆 6 涵洞 通道顶面在路面板内加设钢筋补强 砼路面与桥梁接缝处 在桥台搭板 与砼面板之间两侧各设7 米钢筋砼面板过渡 二 计划开工日期及施工部位 2015年 11月 26日 完工日期 2015 年 11 月 26 日 计划试验段设置在K23 000 K23 200右幅 三 机械设备 计划使用混凝土拌和站 HSD50 1 套 三辊轴机组一套 辊轴长4 5m 自走式 排振架 1 台 50KWa 发电机组一台 装载机1 台 自卸汽车 6 辆 洒水车 1 辆 四 试验目的 1 通过试验段铺筑验证试验配合比的适用性 通过现场坍落度检测微调试验配合 比得出工地配合比 2 并通过工艺试验得出需要运输车辆配置 三滚轴滚压方法 饰面 表面压光的 时间安排 以此得到的较科学的工艺及操作方法 3 通过工艺试验验证各工序需要劳动力 技术及管理人员分工及合作方法 4 通过工艺试验获取适合本项目的施工方法 总结经验 为后续水泥混凝土面层 大规模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保证提供依据 五 施工组织及资源调配 水泥混凝土面层拌和料场位于宜州市旧牛马交易市场处 距摊铺现场8 公里 现 已备足水泥 碎石 砂 钢筋材料 并已做好碎石材料的筛分 压碎值和最大干容重 等试验 碎石采用宜州韦尚群石场所生产的碎石 其级配及强度已经试验室检验合格 砂采用中砂 系波康鑫宜砂场产河砂 其物理性质通过试验满足规范要求 水泥采用 广西虎鹰水泥有限公司产P O 42 5 水泥 其物理性质通过试验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机 械已配备到位 并为该工程配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劳务队伍 六 施工方法 1 封层 材料及其他准备 a 检验封层表面是否平整 密实 路拱和纵坡是否与面层一致等 b 做好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 检验进场的材料质量 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检 查拉杆 传力杆加工情况及防锈涂料刷涂情况 c 修理工检查搅拌机 运输车辆 三辊轴 排震 电路 洒水车 锯缝机等有无 故障 试机查看性能是否良好 d 其他 检查运输道路 通讯设备等 2 模板的设置及拉杆安装 混凝土面板的模板大部分采用长3 米高 23cm小块拼装型定型钢模板 备少量两米 长模板调整用 用于施工缝的模板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钻孔 模板接头处设置两 处锚固螺杆 拼装简单 拆卸方便 模板外侧设置扒杆 用手钻在水稳层上钻孔后 将 45 公分长 M20钢钉穿过扒杆牢固钉入钻好孔洞内 以扒杆与钢钉对模板进行支撑 安装好的模板的接头粘贴模板胶贴 模板与基层缝隙提前3 个小时在水泥砼面板外侧 填塞低标号砂浆 按照图纸的坡度和位置要求进行模板安设 立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符合要求 立模完毕按设计图要求安装拉杆 3 混凝土搅拌 使用自动计量设备 保证配料精度 搅拌过程检验砼坍落度 砼凝结时间等指标 而且砼拌和物必须均匀 搅拌时间不能短于试拌确定的时间 4 砼运输 a 砼运输时间应小于规定最长时间 b 运输砼的车辆装料时防止离析 运输过程防止漏浆 漏料和污染路面 运输车 辆每次装砼前应将车厢清洗并洒水 5 砼的摊铺 a 砼布料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卸料 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 并不低于30 40m h 在摊铺宽度范围内 宜分多堆卸料 b 松铺系数根据坍落度大小由试验确定 松铺系数宜在1 08 1 25 之间 坍落 度大时 取低值 坍落度小时 取高值 超高路段横坡高的一侧取高值 横坡低的一 侧取低值 布料后砼表面大致平整 不得有明显的凹陷 6 砼的振捣 砼拌和物布料长度大于10m时 方可开始振捣 密排振捣棒组间歇插入振实时 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 5 倍 并不得大于 500mm 振捣时间 为 15 30s 排震连续作业时 机械行走速度宜控制在4m min以内 7 纵缝拉杆 横缝传力杆安装 a 纵缝施工 本项目纵向接缝 分两幅施工 中央纵向缩缝采用冷接缝加拉杆型 在首先完 成一侧板块上预埋拉杆 拉杆采用二级钢 16 螺纹钢筋 长度 80cm 间距 60cm 加宽段加宽数值大于1 5 米部分 首先在中间板块上预埋拉杆 浇筑完中间板 块再进行加宽部分板块施工 b 横向缩缝施工 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锯缝成缝 横向缩缝不得错开设置 横向施工缝 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 时 每次施工终了或因 故中断浇筑砼时 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 其位置宜在胀缝或缩缝处 设在胀缝处的施 工缝 其结构与胀缝相同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型 传力杆的设置 在涨缝 施工缝处 临近涨缝和自由端部三道横向缩缝设置传 力杆 其余横缝不设传力杆 传力杆 32 光圆钢筋 长度50cm 间距 30cm 缩缝处 传力杆在混凝土振捣完成后 用钢筋制作撑杆 通过振动棒及撑杆振压入设计位置 施工缝 施工缝传力杆预先在施工缝模板上钻孔并按孔放置 传力杆应按设计要 求涂防锈涂料 c 胀缝设置与施工 与其他道路或构造物相交处 加宽值大于1 5m 的平曲线起终点 均设置胀缝 明涵或小桥两端各设一道涨缝 中桥两端各设置2 道涨缝 传力杆为圆钢 32 长度 50cm 间距 30cm 胀缝板和传力杆 支架钢筋设置必须准确定位 胀缝宽20mm 传力杆一半以上 长度的表面应涂防粘涂层 端部应戴活动套帽 填缝板与路中心线垂直 缝壁垂直 缝隙宽度一致 填缝板选用3cm厚无活结劈裂的软质木材按设计图安装 混凝土终凝 后切缝 缝宽 2cm 深 4cm 将锯缝清理后用空压机清除灰尘后填塞热沥青 8 三辊轴整平 a 三辊轴整平机作业按作业单元分段整平 作业单元长度为20 30m 振捣机捣 实与三辊轴整平两道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b 整平时具有专人处理轴前料位的高低情况 过高应及时铲除 轴下有间隙应及 时补料 c 三辊轴整平机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 应采用前进振动 后退静滚方式作业 宜分别滚压 2 3 遍 最佳滚压遍数经过试验确定 e 滚压完成后 将振动辊轴抬离模板 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 直到表面不出现 凹凸不平现象 9 饰面 压光 砼整平后 采用长铝合金刮尺精平饰面 使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10 刻纹 采用刻纹机刻纹 在28 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时进行 按刻纹深度3 5 纹宽 3 纹间距 12 24 之间 随机调整刻纹时不应掉边角 亦不得中途抬起或改 变方向 并保证刻纹到面板边缘 11 砼养生 砼板在 12 小时候后覆盖薄膜养生 如遇气温较高天气可酌情提前覆盖 同时洒水 养生 7 天 同时封闭交通28 天 12 锯缝 填缝 横向施工缝 缩缝采用锯缝机锯缝 采用 5mm 锯片 拟在混凝土施工完毕12 个小 时后开始进行 最迟不超过 24 个小时 缝深按设计要求 砼板养生期满后 及时填缝 填缝时先用铁丝清理缝间杂质 再灌入热沥青 用抹刀将表面多余沥青刮除 各工序按程序自检后通知监理抽检 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施工的各个环节 填 写施工记录和施工日记 七 需验证内容的操作方法 1 验证试验配合比 a 进行砂 石含水率检测 b 通过砂石含水率 试验配合比计算出工地配合比 c 按工地配合比拌制砼 根据实测坍落度调整水掺加量 d 布料方式及长度 人工摊铺的松铺系数 e 通过外观检查拌制出混凝土的易密性 流动性 可塑性及振捣后砼表面平整密 实程度 判断配合比可行性 如比较理想以试验配合比作为基准计算工地配合比 如 外观检查混凝土不甚理想 可依照保持水泥含量及砂石总含量不变 微调砂石比例 改善混凝土质量 调整过程做记录 以能达到最佳混凝土质量的微调后配合比作为基 准计算工地配合比 2 验证工艺操作可行性 a 记录当天气温 砼运输时间 摊铺完成时间 振捣完成时间 滚压完成时间 精平完成时间 压光完成时间 b 通过以上记录数据分析各操作衔接是否流畅 如窝工 则分析窝工原因 并调 整机械 人工配置 时间宜按本方案第6 页所列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 铺筑完毕允许 最长时间表 进行控制 c 砼施工完毕 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自检 如自检合格 则可以该工艺进行施工 指导标准 如检测出现不合格 则及时返工同时分析原因 并调整工艺 再次进行工 艺试验 直到得出符合要求的工艺标准 3 三辊轴预留砼高及滚压遍数的确定 a 预留砼高度试验 分三段 每段20m 按预留高度 5mm 10mm 20mm 分别 设置 滚压前 滚压后分别量测砼与模板顶高差 对比以滚压后砼与模板顶持平的预 留高度为准 b 滚压遍数试验 分两段 每段20m 按前进振动 后退静滚 分别滚压2 遍 3 遍 记录滚压所需时间及达成效果 观察表面是否表面平整 密实 均匀 如两遍 已经满足要求滚压两遍即可 若不足滚压3 遍 4 精平 压光时间试验 滚压完成后 记录该时间与开始搅拌时间差 立即以3m 刮尺进行精平 开始搅 拌至精平完成不宜超过1 个半小时 至手工抹刀压光时间宜安排在开始搅拌后2 3 小 时时段内 若该时间差较大 分析在何处窝工 改进该环节工艺后再次试验 直到满 足要求为止 5 以上过程及记录数据记录在试验路段总结中留存 八 质量标准 1 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检验项目和频率 检查项目检查频度 坍落度每工班测 3次 有变化随时测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每工班测 1次 2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 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施工气温 运输允许最长时间 h 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h 三轴 小机具三轴 小机具 5 9 1 5 2 0 10 19 1 0 1 5 20 29 0 75 1 25 30 35 0 50 1 0 3 混凝土施工基本要求 a 砼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b 试块取样 制作 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 在 砼的摊铺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 3 时 每 200m3取样一次 当不超过1000m3时 每 100m3取样一次 不超过100m3的 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摊铺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其取样不得少 于一次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