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敌“蒙疆兵团”进犯大同、集宁、包头.doc
7页二十四 敌“蒙疆兵团” 进犯大同、集宁、包头(一)第 2 战区在晋北的兵力及作战部署(二)敌进攻大同的计划(三)敌各部队进攻概况(四)第 26 师团之编成(五)进攻包头(1937 年 8 月至 10 月)山西省东部,从 1935 年起,即开始构筑国防工程,主要是从正太路的娘子关及以北的龙泉关、平型关等各主要由东向西之通道地区,构筑成有纵深配置之防御工事一)第 2 战区在晋北的兵力及作战部署当关东军“ 蒙疆兵团 ”从张家口沿平绥路攻向以西的大同,华北方面军直属的第 5 师团从宣化、新保安攻向以西的蔚县、广灵、灵丘地区时,国民党第 2战区即增强晋绥地区的防务,其部队编成与任务为:第 2 战区 司令长官 阎锡山第 6 集团军 总司令 杨爱源副总司令 孙楚第 33 军 军长 孙楚 兼第 73 师 师长 刘奉滨独立第 3 旅 旅长 章拯宇独立第 8 旅 旅长 孟宪吉炮兵第 25 团 团长 刘振蘅第 34 军 军长 杨澂远第 71 师 师长 郭宗汾第 196 旅 旅长 姜玉贞第 203 旅 旅长 梁鉴堂炮兵第 26 团 团长 刘彭祖新编第 2 师 师长 金宪章炮兵第 20 团 团长 刘竹衡第 7 集团军 总司令 傅作义第 35 军 军长 傅作义 兼第 205 旅 旅长 田树梅第 211 旅 旅长 孙兰峰第 218 旅 旅长 董其武新编第 5 旅 旅长 安荣昌新编第 6 旅 旅长 王子修第 2 补充团 团长 邓崇禧炮兵第 21 团 团长 李柏庆第 61 军 军长 李服膺第 101 师 师长 李俊功 第 200 旅 旅长 刘[香+覃] 馥独立第 7 旅 旅长 马延守(附新编第 3 团)第 434 团 团长 程继贤炮兵第 29 团 团长 张潜炮兵第 27 团 团长 张映启第 18 集团军 总司令 朱德副总司令 彭德怀第 115 师 师长 林彪第 120 师 师长 贺龙第 129 师 师长 刘伯承第 13 军团 军团长 汤恩伯第 17 军 军长 高桂滋第 21 师 师长 李仙洲第 84 师 师长 高桂滋 兼第 94 师 师长 朱怀冰第 15 军 军长 刘茂恩第 64 师 师长 武庭麟第 191 旅 旅长 邢清忠第 192 旅 旅长 杨天民第 65 师 师长 刘茂恩 兼第 194 旅 旅长 姚天辰第 195 旅 旅长 马祺臻骑兵 司令 赵承绶副司令 门炳岳骑兵第 1 师 师长 彭毓斌骑兵第 2 师 师长 孙长胜骑兵第 7 师 师长 门炳岳 兼骑兵第 3 旅 旅长 石玉山骑兵第 2 军 军长 何柱国骑兵第 3 师 师长 徐梁(辖骑兵第 7、8、9 团)东北挺进军 司令 马占山骑兵第 6 师 师长 刘桂五(辖骑兵第 16、17、18 团)预备军 总司令 阎锡山 兼第 19 军 军长 王靖国第 73 师 师长 陈长捷独立第 2 旅 旅长 方克猷第 215 旅 旅长 杜堃第 1 补充团 团长 刘效曾炮兵第 24 团 团长 刘映湘第 66 师 师长 杜春沂独立第 1 旅 旅长 陈庆华第 209 旅 旅长 段树华炮兵第 23 团 团长 李锡九炮兵第 28 团 团长 董泽吾 装甲汽车队 队长 延毓琪北正面空军混合支队 司令 陈栖霞(4 个飞行中队)张家口于 8 月 27 日被关东军的“蒙疆兵团” 攻占后,第 2 战区即加强晋、绥地区的防务,将主力配置于大同以东的天镇、广灵、灵丘敌西进之铁路、公路要道地区,一部配置于大同、浑源、应县之第二线,阻敌前进相机予以歼灭。
其作战计划为:(一)作战方针战区之作战目的为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于大同、浑源、应县附近,策应各方面之作战,相机转移攻势二)指导要领1.敌情判断,敌攻我晋北有下述两途甲、以一部兵力由蔚县向灵、广进行佯攻,主力沿平绥线西进夺取大同,以图切断我晋绥之联络线;乙、以一部兵力向天镇进行牵制攻击,主力则向广灵进攻,企图切断我雁门关之后路2.为打破敌以上两种企图,决定在灵丘、广灵、东井集(广灵西北约 40公里) 、天镇各地区附近,配备强有力之部队以阻止其前进;以一部配备于大同附近,大部控制于浑源、应县附近地区,以策应各方面之作战3.如敌以主力进攻广灵时,该处守军应固守待援,以总预备队增援该方面之作战此时东井集之部队,应向广灵敌之侧后行动,支援该方面之作战4.如敌以主力进攻天镇时,天镇守军拼死待援,以大同附近之总预备队向天镇附近推进;以浑源附近之兵力北渡桑乾河,向天镇南侧实行右翼攻击以牵制敌人当其顿挫时由天镇两翼夹击之5.骑兵军主力位于商都、尚义、化德等处,相机威胁敌之侧背;一部守备大庙、百灵庙地区6.第 18 集团军到达后,应进入灵丘、蔚县附近,威胁敌之侧背,使进攻之敌不敢孤军深入。
在决战时期该军应向敌侧背实行猛扑,以期我军确获战捷三)敌、我两方兵力(见前页及敌“蒙疆兵团” 与第 5 师团编成)(四)兵力部署战区除汤恩伯军团之第 4、第 89 师开顺德(邢台)整补,朱怀冰第 94 师开马黄峪归卫立煌指挥,刘茂恩第 15 军在蔚县一带依山作战、第 17 军至广灵布防、仍归汤恩伯指挥外,晋绥各军固守晋绥之部署如下:1.第 6 集团军:33 军章拯字旅布防灵丘,刘奉滨师布防广灵;孟宪吉旅控制大营第 34 军梁鉴堂旅布防东井集、浑源;姜玉贞旅控制应县;郭宗汾师控制岱岳;金宪章师控制沙河2.第 7 集团军:61 军李俊功师固守天镇;刘[香+覃] 馥旅布防阳高;马延守旅控制大同以东地区第 35 军王子修旅固守兴和;安荣昌旅控制隆盛庄(丰镇东北) ;董其武旅固守集宁;孙兰峰旅控制绥远;方克猷、田树梅两旅,控制大同、丰镇3.预备军 陈长捷师控制应县;段树华旅控制怀仁以北;杜堃旅控制雁门一带;陈庆华旅控制平型关一带;杜春忻师控制太原附近4.司令长官行营,8 月 29 日位于岭口二)敌进攻大同的计划图 3-12 敌关东军以第一师团之第 2 混成旅团、第 2 师团之第 11 混成旅团、独立混成第 1、第 11 旅团、伪蒙骑兵一部从张家口沿铁路及其以北攻向大同、凉城、平地泉、陶林,华北方面军之第 5 师团从新保安、宣化攻向广灵、浑源、灵丘、平型关、涞源之概况图(1937 年 812 日至 9 月 24 日)8 月 27 日,本多政材的混成第 2 旅团占领张家口之后,东条英机根据其统帅部占领大同、集宁、包头,控制平绥铁路的作战计划,决定以其主力向西进攻大同,其部署为:(一)铃木重康的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主力,警备张家口附近及铁路沿线地区;(二)筱原诚一郎的混成第 15 旅团,集结于永嘉堡车站。
进攻开始后沿铁路西进,一部迂回至大同以北的镇洪堡、丰镇主力经大同以北的占店、以西的云岗,然后沿同蒲路以西向南迂回攻占至怀仁县的尚希庄地区,配合第 2 旅团攻占大同;(三)本多政材的混成第 2 旅团,集结于永嘉堡车站以南的樨枫岭攻击开始后,沿平绥铁路以南向西进攻,占领天镇与大同;(四)酒井镐次的独立混成第 1 机械化旅团,位于柴沟堡,以主力攻向大同,一部向北经洗马林、小蒜沟、土木路、占领尚义,然后由尚义西南的兴和、三瑞里、隆盛庄、迂回攻向大同以北的丰镇掩护向西进攻部队的北侧五)进攻开始时间,预定为 9 月 5 日以上敌以 1 个旅团担任已占领地区的警备,以 3 个旅团沿平绥线分 3 路,采用迂回、相互策应的作战方法向西进攻且将其机械化旅团列于进攻方向的右翼外方之蒙古草原,以充分发挥其技术、战术上的作用守卫大同以东至天镇地区的是李服膺的第 61 军,因未能阻止敌之快速进攻,仅在天镇抵抗至 9 月 11 日,而天镇以西的阳高于 9 日失守,13 日 61 军又从大同撤退三)敌各部队进攻概况沿铁路进攻的敌混成第 2 旅团,于 9 月 13 日侵占了大同;混成第 15 旅团第 30 联队的第 1 大队经镇洪堡、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独立步兵第 11 联队,沿大同以北的铁路于 17 日攻占了丰镇;24 日混成第 15 旅团 30 联队的第 1 大队与堤不夹贵的大队由丰镇向北占领了集宁。
酒井镐次的第 1 机械化旅团于 9 月 7 日占领了尚义,19 日占领了兴和,然后即攻向丰镇,并经过丰镇长城以北向西,于 24 日占领了凉城该旅团沿铁路进攻的另一部,从大同西南的尚希庄于 19 日到达左云,20 日占领右玉,21日通过杀虎口至长城外,与旅团先头到达的部队在凉城会合关东军“ 蒙疆兵团” ,从 9 月 5 日向西进攻,至 24 日仅仅 20 天,即占领了天镇、阳高、大同、集宁各城市和大片地区,控制了平绥铁路的大部;使第 2战区在晋北的正面全部暴露;晋北与内蒙的铁路、公路交通亦遭封锁;敌人则可从晋北、晋东北分路攻向太原事后在追查这次作战责任时,李服膺军长等人遭到追究而被正法敌“蒙疆兵团 ”,占领了大同地区后,即暂停前进,在周围扩大占领区;支援由蔚县西进的第 5 师团向晋北和太原进攻四)第 26 师团之编成9 月 30 日,日军统帅部决定,以独立混成第 11 旅团为基础成立第 26 师团,仍归关东军建制,10 月 5 日任命陆军省的军务局长后宫淳为师团长该师团是日军第一次试行“ 三单位”(3 个步兵联队)编制,其编成情况是:第 26 师团 师团长 后宫淳 中将参谋长 白银重二 大佐第 26 步兵团 团长 黑田重德 少将独立步兵第 11 联队 联队长 千田贞雄 大佐独立步兵第 12 联队 联队长 原口启之助 大佐独立步兵第 13 联队 联队长 久野村桃代 大佐第 26 搜索队 队长 岩田文三 中佐(由骑兵与装甲车编成)独立炮兵第 26 联队 联队长 入江莞尔 大佐独立山炮兵第 12 联队 联队长 塚本善太郎 中佐工兵第 26 联队 联队长 吉冈善四郎 中佐辎重兵第 26 联队 联队长 椎桥侃二 中佐师团通讯队 队长 船户东 大尉日军中的师团,是平时训练、管理,战时指挥的固定编制单位,不同于根据战时需要而成立的军、方面军、派遣军这类的指挥机构。
原来师团中的旅团、步兵联队,一直采用“ 二二制 ”的战术编组,即 1 个师团辖两个旅团, 1 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每联队辖 3 个步兵大队,每大队辖 4 个步兵中队、1 个机枪中队,每中队为 180 人) ,这在战时使用上,不如“三三制” 编组在进攻、防御时,便于组织和指挥日本陆军省军务局根据实战情况,为了战时便于对部队的组织、指挥,减少指挥层次,而在一部分师团中,采用了“三单位制” ,即每师团只编 3 个步兵联队,由步兵团统一指挥,步兵团的番号数字,与师团的番号数字相同,如 26 师团的步兵团,即为第 26 步兵团太平洋战争开始后, “三单位制”的师团又取消了步兵团这一级,而由师团直辖 3 个步兵联队及骑、炮、工、辎重兵联队五)进攻包头26 师团成立后,根据关东军的命令,统一指挥原在该地区的关东军地面和航空部队以及伪蒙军的 9 个师进攻包头关东军“蒙疆兵团” 司令部,在向 26 师团作了情况介绍,和交待了手续之后撤销机构,并于 10 月 13 日返回长春后宫淳进攻包头之计划为:(一)混成第 2 旅团第 3 联队之第 1 大队、铁道第 3 联队之一部,由集宁攻向以西之陶卜齐、归绥(呼和浩特) 、包头,作战中归独立混成第 1 旅团长指挥。
二)独立混成第 1 旅团,由凉城出发,并指挥第 3 联队和铁道第 3 联队的一部,从两个方向进攻绥远,然后沿铁路西进攻占包头三)在进攻中,临时飞行队的战斗、侦察机各 1 个中队配合作战四)进攻开始时间,预定为 10 月 12 日在大同新成立的敌第 26 师团,此时所指挥的部队相当分散师团担任着由张家口至大同及以西、以南地区的警备;混成第 2、第 15 旅团的主力已去忻口地区,配合第 5 师团向太原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