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展望与备考策略.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468732
  • 上传时间:2017-10-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0 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展望与备考策略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永远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大餐”  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2010 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2010 年文言文阅读命题展望  1、总体趋势  通过对 2005——2008 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命题的情况分析,并结合我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 2009 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总的趋势是:延续 2007 年、2008 年的思路,“稳中有变,重心外移”即“立足课内,向课外转移”  2、题量分值趋势  我认为 2010 年的题量分值,仍将和 2007、2008 年的一样都是 5 个小题共 13 分,或题量不变分值有所增减备考策略  一、重点篇目,心中有数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言文共有 19 篇长期以来,我省文言文阅读考查一直是重点在课内近几年已考查过 10 篇,按我省的惯例,近五年已考过的篇目 2010 年绝不会再出现  为此,我建议在复习时把这 19 篇重点文言文分四类:  (一)、考试首选课文六篇:《鱼我所欲也》、《桃花源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语〉十则》、《口技》、《满井游记》; (二)、考试次选课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

        (三)、考试三选课文四篇:2000 年《出师表》、2002 年《陋室铭》、2003 年《曹刿论战》、2004 年《马说》  (四)、考试不选课文七篇:2005 年《三峡》、2006 年《岳阳楼记》、《小石潭记》、2007 年《邹忌讽齐王纳谏》、2008 年《醉翁亭记》2009 年《与朱元思书》、2009 年《爱莲说》  复习时,应把重点放在考试首选课文和次选课文上,对于三选和不选课文的复习最好放在考试前一周进行二、牢记考点,有的放矢  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在近几年来的考查中已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考点:  (一)、必考点,就是连续多年,每年都出现的考点:  1、实词解释  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中已连续十多年出现此题型,并且分值(3——4 分)相对不变所选字词都是来源于课文下注释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把重点放在课下注释中的以下几类字词:①一词多义、②词类活作、③古今异义、④通假字等  注意要点:  ①解词时,如是通假字,不但要写出某通某,还要解释清楚意思  ②如注释中有本义和句中义,尽量答完整,尤其不能丢掉句中义,即“这里指*****的意思”  2、句子翻译  我省近十几年翻译句子是必考题型,题量由多到少,分值有所增加。

      2003——2006 年为两个每个 2 分,2007、2008 年为一个每个 3 分  所选句子:从内容上看,容易考关键语句;从古汉语角度,容易考特殊句式;从来源上看,容易考课文下注释中的语句  句子翻译切记以下三点:  ①语句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通达流畅  ②翻译时,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  ③句中人名、地名、固有名词以及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的字词,不必翻译  3、内容感悟  我省多年来对此题型考查多种多样:  2004 年《五柳先生传》中是请概括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分)  2005 年《三峡》中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4 分)  22006 年《小石潭记》中是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008 年《醉翁亭记》中是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内容2 分)  从以上几年的命题趋势我总结出 2009 年文言文内容感悟的考查仍将继续出现,主要会从以下几种形式进行:①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②文章中心句的概括  ③人物思想感情的概括  我们在复习时切记这类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必须按新教学参考上的要求加以整理,牢记段意、中心和对人物的评价。

        4、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的这也是我省必考题型,考查形式以对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和写法等多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2003——2008 年都有此类题型出现:  2006 年《岳阳楼记》中是: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2007 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是: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为了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对于此类类问题的解答要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以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以及个人的认知体系对文章内容、人物、写作特色作出评价、赏析,阐发阅读体会和感受  切记:  1、你的所有阐述必定是从阅读文章中生发而来,树立文本意识  2、所有的阐述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不可泛泛而谈,天马行空  5、比较阅读①①  此题型 2007 年中考文言文中首次显现,是和其他课内文言文比较,2008 年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出现  2007 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向齐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 分)  2008 年《醉翁亭记》中: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凡商贾来人,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由此可见,我省中考考命题对文言文的考查已由课内转向课外,所以说 2009 年中考文言文中这一题型,仍将继续出现,并且难度有可能适当增加,因此我们在复习时,不但要立足课内,注重积累;还要对课外文言文进行必要的训练  比较阅读有可能涉及的考点: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重点信息能根据题目要求,摘录或概括出要点内容,如主要观点、主要内容及中心句等2008 年《醉翁亭记》中的问题就是这样的  ②、正确理解领会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③、比较两个阅读材料内容、写法及表达方式的异同如 2007 年《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比较两个阅读材料中作品的情感倾向  ⑤、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  解题技巧:  对于课外的文言文,我们学生要消除“它是课外的一定很难”这内心的恐慌心理,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认真感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要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二要结合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把握文言语段的主要内容;三要细读短文标题、出处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四要认真分析问题的题目,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五要在解答时要借助所学过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和所掌握的方法,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答题时尽量用上原文原句,确保其准确性。

        (二)、选考点,多年连续出现,近两年没有考查  1、文学常识  这类题型在 2006 年以前所有的中考文言文中都曾出现,分值多为 2 分,只在 2007、2008 年没有出现  3我认为这是因为文学常识的考查和文言文命题所选课文有关,2007 年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没有明确的作者,2008 年的课文《醉翁亭记》又是千古名篇,因此文学常识的考点没有出现2009 年中不能排除出现的可能在复习时我们要明确:  文学常识的考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要注意“三要素”——①文章出处,②作者姓名,③作者朝代  而其他有关作者的字号,对他相关的评价等不会作为考查的内容  2005 年《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人名)   2006 年《小石潭记》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人名)   2006 年《岳阳楼记》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文中名句的默写  这类题型的考查形式,空出两三个句子,让考生根据前后文填空  2006 年以前都有此题型出现,2006、2007、2008 年三年未见这是因为这两年中考命题时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都有此题型出现。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面面俱到,即 16 篇文章都要照顾到,不可有遗漏重点以文中的中心句、哲理句、抒情句和优美的写景句的默写一定要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出现  3、朗读节奏划分  这个题型只在 2006 年《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中出现过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应对这一题型,我们应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分开  总之,虽然中考文言文题型千变万化,但我们要知道它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只要我们能牢牢把握住这个“宗”,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取得中考文言文的胜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