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文献综述.doc
7页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引言:二十一世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能够充分地加以开发和使用,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并最终占领市场,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想要准确、全面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面目,就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回到其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观察,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起源、发展、演化和趋向为线索,试图勾勒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轮廓,从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更好的体现出来,为现代企业管理和发展而服务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概念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是在德鲁克1954年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后出现的1958年,怀特·巴克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功能,促使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已达成组织目标
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占的比例不大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那些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专门人员所做的工作<余成凯,1997>5.第五类从目的、过程等方面出发综合进行解释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运用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2>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是通过协调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人与事的关系和共事人的关系,以充分开展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与技术3〕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发挥人的潜能,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①二、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直至形成1.现代人事管理的产生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 世纪工业革命的高潮导致了劳动专业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但同时也对生产过程的管理, 尤其是对生产中员工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出现了专门的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对员工的生产进行监督和对与员工有关的事务进行管理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事管理被组织尤其是企业所接受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人事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而正式进入企业的管理活动畴许多人力资源管理学者都把这一时期作为现代人事管理的开端像许多学科一样,人事管理在上个世纪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 世纪20 年代, 泰勒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美国被广泛地采用,它对人事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导致了现代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革命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 4 个原则,他宣称企业如果遵循这些原则, 会给员工和管理者双方带来繁荣,员工会获得更多的收入,企业也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然而,科学管理理论由于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感受, 仅仅把员工作为和机器设备一样的生产资料来对待,使员工对工作开始产生不满, 因此, 影响了其激励效果的发挥尽管科学管理及其相关理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存在许多在今天看来是相当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它第一次将科学管理的观念引入到人事管理中,揭示了人事管理与劳动生产力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说明通过有效的人事管理是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力和工作绩效,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2. 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运动由于科学管理理论中关于金钱是激励员工和提高员工生产力的惟一因素的理论在实践中难以得到证实, 20 世纪30 年代的霍桑实验研究结果使人事管理从科学管理转向了对人际关系的研究1924 年到1932年, 哈佛商学院的梅奥
组织行为学对形成个体、 群体行为的动机和原因的研究促进了员工激励理论的完善和应用20 世纪50年代是激励理论发展卓有成效的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3种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这3 个理论分别是马斯洛
他认为,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对于组织的成功来讲,与其他管理职能如:会计、生产、金融、营销等一样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巴克的观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包括人事行政管理、劳工关系、人际关系以及行政人员的开发等各个方面彼得德鲁克和巴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非常强调管理活动,认为这种管理活动是建立在企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有价值的资源这一基础之上的, 而且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管理彼得德鲁克和巴克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早期理论,使我们看到在20 世纪50 年代初至60 年代人事管理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这种转变适应了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而也是必然的虽然,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仅仅从人事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变化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但它毕竟将人事管理理论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十几年来,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在成倍增长纵览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文献,我们归纳出三类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别称为战略的、描述的和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 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核是" 适配" 。
适配的思想起源于生物进化论,认为处于充满风险和变化的环境之中的生命体, 其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能与所处的环境状态相一致这一思想被引入后,学者们便着迷于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环境、战略等相关要素间的适配,并相信良好适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绩效1984年, 迈尔斯和斯诺提出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适配的理论模型根据不同的战略对企业组织的不同要求,迈尔斯和斯诺为每一种企业战略设计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 见表1 〕2.描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描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描述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性框架,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容和可能结果进行广泛的分类这一类理论强调开放系统,力图将人力资源管理引入更宽泛的研究领域,并表述一些相互关系其能够对人力资源管理所包含的变量进行全面的把握,但无法提示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由拉特格斯大学的兰德尔·舒勒教授提出的模型则是描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代表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中,不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扮演特定的角色, 高层管理、直线经理和员工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舒勒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包括部环境、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责任者、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直接目标、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
3. 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这种理论或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们在方法上更为规,常常建立在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由沃尔顿提出、阿瑟论证的控制与承诺模型和德莱瑞、多蒂提出的市场型与部型模式便是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例阿瑟以分权化的决策制定、员工参与计划、一般培训、技术员工的比率、每个管理者临近员工的数量、企业主赞助社会活动的数量、公平程序、工资、利益和奖金为研究变量,对美国 家小型钢铁厂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这家小型钢铁厂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最终可分为两种类型:"控制模式"和 "承诺模式" 阿瑟指出,尽管理论上我们有多种多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实践中只存在两种选择控制模式或承诺模式,而控制模式与承诺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上截然不同总的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承诺模式注重将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相联系,以产生理想的员工行为和态度;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模式目的在于减少直接劳动成本和强迫员工服从特定的规则和程序以提高效率四、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1.我国古代人事管理的思想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古代文化典籍之中蕴藏着丰富的人事管理的思想,有关人才的重要性、如何选拔人才、如何使用好人才等方面都有过精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