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ppt
68页税法基本原理123第四节 税收实体法l税收实体法: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 利、义务的法律规范总称是税法的核心部分 l税收实体法结构的特点:规范性(一税一法) 、统一性(税收要素固定)l涉及实体法的七个要素,分别是:纳税义务人 、课税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 税期限、纳税地点4第四节 税收实体法l税收制度:国家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管办法的 总称l广义的税制:税收基本法规、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制度 、税收计会统制度l狭义的税制:税法 5一、纳税人l1.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一、纳税人l2.与纳税人有关的概念:l(1)负税人:l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l不一致的原因:价格与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移或转嫁l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一致,如直接税(所得税)l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不一致,如间接税(流转税,具有转嫁性)l(2)代扣代缴义务人:l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l(3)代收代缴义务人:l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l(4)代征代缴义务人:l因税法规定,受税务机关委托而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7二、课税对象l1.含义:课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 的物,是征税的依据,解决对什么征税l2.作用——基础性要素:l(1)是区分税种的主要标志,l(2)体现征税的范围,l(3)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是以课税对象为基 础确定二、课税对象l3.与课税对象有关的3个要素:l(1)计税依据(税基)l计税依据:税法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 的依据或标准9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关 系计税依据举例一致价值形态所得税不一致实物形态耕地占用税、车船税二、课税对象l(2)税源:税款的最终来源,税收负担的归宿 ,表明纳税人负担能力l【课税对象与税源的关系】课税对象是据以征 税的依据;税源则表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10课税对象与税源的关系课税对象来源举例一致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 所得税不一致其他方面大多数税(如营业税、消费税、 房产税)二、课税对象l(3)税目l1.含义: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解决课税 对象的归类l2.作用:明确征税范围;解决征税对象的归类(税目税率同步考虑— —税目税率表,如: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l3.分类: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l①列举税目:是将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目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又分 为细列举、粗列举),如:消费税。
l②概括税目:是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采用概括方法设计税目(又分为 小概括、大概括)如:营业税11二、课税对象l【例题·多选题】对税收实体法要素中有关课税对象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 有( )A.课税对象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B.税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C.从实物形态分析,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一致的D.从个人所得税来看,其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E.计税依据是从质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课税对象是从量的方面对 课税作出的规定l 『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从实物 形态分析,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不一致的;从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 个人所得税)来看,其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 课税作出的规定,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12三、税率l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 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 而它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l税率的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其他形式13三、税率l1.比例税率: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规定一个比例的 税率l(1)形式:产品比例税率,行业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有幅度的比例税率;l(2)特点:①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②课税对象 数额越大,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越轻;③计算简便;④税额与课 税对象成正比。
l2.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量的增大,征收 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l即: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等级,规定不同税率多用于收益 课税,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14级数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一Χ《 5005二500〈 Χ 《200010三2000〈 Χ 《500015四5000〈 Χ 《2000020五20000〈 Χ 《4000025六40000〈 Χ 《6000030七60000〈 Χ 《8000035八80000〈 Χ 《10000040九Χ 〉10000045级数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一Χ《 15003二1500〈 Χ 《450010三4500〈 Χ 《900020四9000〈 Χ 《3500025五35000〈 Χ 《5500030六55000〈 Χ 《8000035七Χ 〉 80000452011年9月1 日起适用级数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 额税率(% )一Χ《 50005二5000〈 Χ 《1000010三10000〈 Χ 《3000020四30000〈 Χ 《5000030五Χ 〉5000035级数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一Χ《 150005二15000〈 Χ 《3000010三30000〈 Χ 《6000020四60000〈 Χ 《10000030五Χ 〉100000352011年9月1 日起适用美国*1717已婚,合并申报的个人所税税率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美元)税率(%)1不超过12000的部分102超过12000至46700的部分153超过46700至112850的部分274超过112850至171950的部分305超过171950至307050的部分356超过307050的部分38.6已婚分别申报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美元)税率(%)1不超过6000的部分102超过6000至23350的部分153超过23350至56425的部分274超过56425至85975的部分305超过85975至153525的部分356超过153525的部分38.6单身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美元)税率(%)1不超过6000的部分102超过6000至27950的部分153超过27950至67700的部分274超过67700到141250的部分305超过141250至307050部分356超过307050的部分38.6户主(包括丧偶者)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 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美元)税率(%)1不超过10000的部分102超过10000至23350的部分153超过23350至56425的部分274超过56425至85975的部分305超过85975至153525的部分356超过153525的部分38.6美国2002年美国公司所得税税率表级 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美元)税率(%)1不超过50000的部分152超过50000至75000的部分253超过75000至100000的部分344超过100000至335000的部分395超过335000至10000000的部分346超过10000000至15000000的部分357超过15000000至18333333的部分388超过18333333的部分35级数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元 ) 一Χ《 1500050二15000〈 Χ 《3000010750三30000〈 Χ 《60000203750四60000〈 Χ 《100000309750五Χ 〉1000003514750级数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元 ) 一Χ《 150030二1500〈 Χ 《450010105三4500〈 Χ 《900020555四9000〈 Χ 《35000251005五35000〈 Χ 《55000302755六55000〈 Χ 《80000355505七Χ 〉 8000045135052011年9 月1日起 :3500 元三、税率l(1)全额累进税率:l【举例】征税对象为3000时,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3000×10%=300。
l(2)超额累进税率:l【举例】征税对象为3000时,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1500×3%+1500×10%=195 l超额累进税率特点:①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包括等级越多,计算步骤也越多;②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③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的透明度较差④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中有三个税目使用此税率22三、税率230-1500元9000-35000元 4500-9000元 1500-4500元三、税率l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 税额的差额为速算扣除数其作用是为了简化计算l【举例】征税对象为3000时,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 税额=3000×10%=300;l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1500×3%+1500×10% =195l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与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的 差额=300-195=105,为速算扣除数l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3000×10%-105=19524三、税率l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超 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l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全额累进税率 计算的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25三、税率l(3)超率累进税率--适用于土地增值税l(4)超倍累进税率(了解)l超倍累进税率的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 进税率实际上是超额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 增倍数换算成递增额;是相对数时,超倍累进 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 倍数换算成递增率。
26三、税率l【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累进程度缓和,税收负担透明度高B.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单,但在累进分界点上税负呈跳跃式,不 尽合理C.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D.计税基数是相对数时,超额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倍累进税率l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超倍累进税率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 实际上是超额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倍数换算成递增额;是相对 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倍数换 算成递增率l27三、税率l3.定额税率(1)含义:根据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征 税数额2)目前使用: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 、消费税中部分应税消费品3)基本特点:①税率与课税对象的价值量脱离了 联系,不受课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②适用于对价格 稳定、质量等级和品种规格单一的大宗产品征税的税种 ③由于产品价格变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因此,产品的税 负就会呈现累退性28三、税率l【考题·多选题】在我国现行税法中,采用地区差别定额税率的税种 有( ) A.资源税B.城镇土地使用税C.耕地占用税D.土地增值税E.城市维护建设税l 『正确答案』ABCl『答案解析』2010年考试当年,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 耕地占用税等属于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采取比例税率。
l【提示】按现在最新的规定,2011年11月1日起,资源税中的原油、 天然气采用比例税率29三、税率l4、税率的其他形式30三、税率l(1)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l名义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l实际税率是指实际负担率,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 实际缴纳税额占其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 l通常:名义税率>实际税率, l原因:(注意多选题)①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可能不一致;②税率差 异;③减免税的使用;④偷漏税;⑤错征税款31三、税率l(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l边际税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的这部分收 入所纳税额同增加收入之间的比例l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l而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 率32三、税率l(3)零税率与负税率l。
